教育
-
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优秀活动案例选编任伟宏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升事关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01年设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主要特色。
-
带着爱和儿童相遇皮孟玲暂缺简介...
-
课堂管理的方法迈克尔·林辛,中青文课堂管理并不复杂,只要掌握了课堂管理的诀窍和方法,每位老师都可以轻松打造有序、有趣的课堂。本书基于作者30余年的教学经验揭示了课堂管理的秘密,即创造一个让学生既热爱向往又勇于承担责任的教学环境。围绕这一核心原则,本书循序渐进地介绍了45个经过实践检验的课堂管理方法,展示了如何通过唤醒学生内驱力的方式来高效管理课堂。从如何建立一个简单易用的课堂管理计划,到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本书覆盖了常见的课堂管理场景与问题,为教师提供了即学即用、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
-
南京历代书院濮小南全书分四章,依次叙述南京历经宋、元、明、清四朝所创办书院的发生、发展、消亡之过程,即:第一章,宋代,发生形成期。民办官助,制度初成;第二章,元代,发展稳定期。委任山长,划归体制;第三章,明代,由盛转衰期。官学兴盛,书院式微;第四章,逐步消歇期。西学东渐,书院殆终。通过查检汇集有关记载南京书院史实的历史典籍,厘清南京书院在各个历史时期产生的真情实况,以及其办学初衷、师长选聘、生徒来源、经费出处、培养方向、管理方式等制度形成的原委。抽丝剥茧,正本清源,使读者清晰了解历史上南京历代书院真实的活动轨迹和存续概况。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极大地激发当代南京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北京模式的学校样本李雯,钟祖荣《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北京模式”的学校样本》选取了24所学校进行介绍,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涵盖北京市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发展梯度的学校,生动展示了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在基层学校实践中的真实样态和真实表现。通过对这24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深入系统研究,来洞悉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发生和真实获得。每个学校案例均呈现该学校立足既定发展基础,在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设计背景和实践推进过程中,锐意探索和积极开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内容、进程和实践效果。
-
探究式教学萨拉·斯坦利,郑晓梅,中青文用“P4C思维工具”赋能学生思考:导入——思考——提问——对话 这是一本在课堂中使用探究式教学法训练学生逻辑力与思辨力的实操指南!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成为优秀的思考者和学习者。本书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著名的P4C(Philosophy for Children,儿童哲学)教学法,P4C教学法对发展儿童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习惯起着极大的支持作用。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相互协作,组成探究共同体,通过热身、展示、提问、反思、对话、合作等多个环节,共同探讨对于事实性问题、概念性问题、逻辑性问题的认知。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如何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
-
高等教育心理学徐碧波,汪果本教材为高校新教师站稳讲台提供科学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内容涵盖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学生认知领域的学习、大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情感领域的学习——品德的学习、大学生的动作技能学习、大学生的学习迁移及其促进、大学生的群体心理与人际交往、心理健康与健全人格、 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其指导、高校教师心理等13章内容。 本教材既适合作为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教材,也适合作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教材。
-
定向培训高树平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治理相对贫困的有效手段。在我国脱贫攻坚对接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应该把职业培训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进路,开发依靠职业培训帮扶相对贫困者技能之新模式。本书聚焦乡村振兴与个体发展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提出需成立多方协作的培训帮扶共同体,设计“定岗—定培—定技能”定向培训框架,开发“志智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职业教育定向培训模式,从而有效推进我国乡村振兴的实现。
-
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张丰本书是面向有一定理论兴趣的中小学教师和研究中小学教学的专业工作者的,希望能“雅俗共赏”的一本书。它来自十余年的对教学改革实践的观察,以“学习任务”为切入点,通过比较丰富的案例来说明课堂教学的道理;又尝试以“学习设计”为关键词,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逻辑,以作为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实践的理论与方法指导。
-
李泽厚论教育李泽厚 著,杨斌 编李泽厚的教育思想扎根于其哲学观(人类学本体论)、美学观(自然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思想史观(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基础上,批判借鉴了马克思、康德、皮亚杰、杜威等人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形成了自己“立美育人”的教育美学思想。李泽厚认为,教育之美的前提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教育美的根源在遵循规律的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美学是教育最高的一种境界。提出“美育不只是艺术教育,更深层次的审美教育在于合规律合目的的实践”“教育学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最主要的中心学科”“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心理建设”“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全面发展”等振聋发聩的观点。科技的进步,要求重新定位教育的功能,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李泽厚的教育思想必将更加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