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新时代中国大学地理教育贺灿飞、彭建、苏筠等地理学是支撑国家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科。大学地理教育是地理学知识体系传承与创新的主要阵地。地理学人才培养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本书汇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17所高校地理学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实习实践探索,系统总结新时代中国大学地理教育经验、模式与成就。以期推动全国地理教育机构共享人才培养理念,交流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发挥学科特长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张海滨、郑如青 主编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和应对气候、疾病、贸易、发展、恐怖主义等众多全球性议题中的角色日益重要。随着其重要性的抬升,国际组织也成为学界和政策界关心和关注的热点。关于国际组织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但从青年学子的视角去亲身观察、体验和思考国际组织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可谓凤毛麟角。《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北京大学青年学子的思考》的主旨即在于探讨不同的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所发挥的角色及其所面临的形形色色的挑战。《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北京大学青年学子的思考》第一部分是对国际组织理论的思考,分别从官僚领导的角度检视了国际组织自主性的变化,以及从区域化和全球化关系的视角,分析了区域贸易协定的增加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和挑战。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不同国际组织的互动和比较。尽管国际组织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国际组织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有限的,但不同的国际组织在治理效能方面仍然存在差异。第三部分分析了国际组织的运作和国际体系的变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本部分分别讨论了全球社会和国际组织应对全球性问题面临的挑战,联合国难民署解决难民问题的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朝核问题中的尴尬处境和问题所在。第四部分分析了国际组织的改革及其前景。本部分分别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博弈的视角分析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格局发生变动的原因,从国际组织的原则与规范的角度分析了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公共卫生治理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从国际组织领导人作用的视角评估了谭德赛博士任下所开启的世界卫生组织机构改革及成效。
-
学习简史李韧《学习简史:从动物学习到机器学习》打破学科界限和思维局限,重新梳理学习历史,试图讲清“学习是什么、为什么学习、怎么样学习”三个基本问题,以简史的形式理清学习发展的主线脉络,确立学习的3个主体形态:动物(和作为动物的人)、人类、机器(或半机械人),辨析学习的6种媒介:基因、大脑、语言、文字、电子、机器,划分学习的5个时代:动物学习、语言学习、文字学习、电子学习、机器学习,形成了学习是每个人的进化、人类通过语言学习、学习是人的生产、教育的目的是去教育等整体论断,为读者绘出“学习是什么”的整体图景。本书集合学习科学、脑科学、认知科学、考古学、语言学、信息科学、生物学、人类学等学科有关“学习”的新成果,从神经连接组、人类通过语言学习、文字和数字学习的本质、机器学习如何学习等更接近科学的主题,融合多个学科前沿知识,将科学和历史编织在一起,只介绍经科学家证实的学习知识,而非未经科学验证的私人性学习经验技巧。本书系统整体地讲述学习是什么和该怎么学习,而非零碎片面地讲一些记忆考试等方面的经验或理论。书中涉及语文数学外语不同学科,婴儿儿童成年等不同年龄,记忆智能意识等不同功能,神经语言文字电子等不同媒介,打破学科边界,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知识,在知识日益碎片化的时代,为读者提供融通性知识,为读者绘出“学习是什么”的整体图景,从而加深我们对“为什么学习”的理解,寻到“如何学习”的路径。
-
大夏经典文丛20周年陈鹤琴 朱永新 钱梦龙 等著大夏书系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策划出版的系列教育图书。栖于一方厚土,以传承教育经典、传播教育常识为宗旨,服务教师、校长优质阅读和专业写作。截至2023年,大夏书系创立20周年,从已出版的近千种图书中,精选读者美誉度高、市场反馈好的著作,组成“大夏经典文丛”(共十本),其中包括诸如《给教师的信》《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优的经典作品,内容涉及教育理论、教师素养、教师专业发展、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等,收藏、馈赠皆可。1. 《家庭教育(精装本)》陈鹤琴 著为人父母者常被这些问题困扰:孩子好动怎么办?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孩子不肯穿衣服怎么办?孩子老是让抱着睡怎么办?…… 我国现代幼儿教育奠基人陈鹤琴先生,从儿童的心理、卫生习惯、游戏与玩物、待人接物等方面,探讨了教育儿童的101条原则,通过生动具体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告诉家长,怎样教育小孩。读来生动有趣、受益良多,是值得“天下父母共读”的家教经典。2. 《给教师的信:阅读与人生》 朱永新 著作者站在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高度上,根据教师、编辑所提出的各种“阅读”问题,以书信的形式,从如下三个层面展开探讨:阅读如何促进教师成长,阅读如何促进学校发展,阅读如何促进社会进步,值得广大中小学教师细细研读。3.《教师的价值》钱梦龙 著本书是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近年来颇具影响力的作品之合集,讲述了自己对教育、对人生、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钱老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现身说法,让中小学年轻的同行们也能在不断的求索中获得一份精神的愉悦,从而快快乐乐生活、快快乐乐教书,实现自身的价值。4.《语文品质谈》王尚文 著本书是王尚文教授对语文教育、语文学科品质方面的集中思考与发现。因有感于当下国民语文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比比皆是,“泛语文”“非语文”“语文 ”等现象泛滥成灾,2014年王尚文先生提出“语文品质”这一概念,“从语文品质的对象、范围与本质特征,衡量语文品质的标准,言语形式与语文品质的关系,语文品质论的学术遗产,语文品质与语文课程的关系等多个角度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极具开创意义,以期望通过改进语文教育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品质。5.《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成尚荣 著立德树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的第一基本功。除了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三大根本问题之外,还蕴含着另外一个问题,即谁来培养人。答案肯定是鲜明而坚定的:做中国立德树人的好教师,培养时代新人。作者在书中首先提出“做中国人的好教师”的命题;其次以教育家与优秀教师为榜样,确立好教师的精神标识与标杆;接着指出,做立德树人好教师的使命,要落实在课程、教学、学校发展中,落实在课程育人、学科教学育人、学校综合育人中,探索立德树人的切入口、突破点和实现方式;同时,还收录了作者对做立德树人好教师的一些随想,是作者真实的所见、所思、所悟。本书系统、全面,为做中国立德树人的好教师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具体思路。6.《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德育世界的探寻》檀传宝著当前的中国,不独德育、教育,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处在一个从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过渡的阶段。正是基于此时代背景,德育专家檀传宝教授提出: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全书分为“德育的概念与理念”“德育实践建言”等四部分。这些文章以论文、演讲实录、访谈等形式,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呈现出了作者关于德育和教育的深入思考。全书重在大的教育思考而非简单的德育论言说,其中既有作者对于中国德育现状的深切担忧,也有其对实现德育乃至全部教育审美化的急切呼唤。7.《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李政涛 著这是一本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智慧读本!在作者看来,人的“一生为一大事而来”,而“我的命运在教育里面,教育就是我的命运”。 本书共分六辑:教育的味道、在异域中思考、教师的宇宙、研究性变革实践、参悟改革、自我重生的历程。有的偏于“抽象的抒情”,有的指向“实践问题的解决”,通过不同文体和风格的文本,展现出不同的教育视角和声音。作者呼吁不仅要发现和呵护孩子的宇宙,更要重视教师自身宇宙的发现和重构;而对教师精神宇宙的发现和重建,不能仰赖他人,只能寄希望于自己,寄希望于阅读。8.《教师如何做课题》李冲锋 著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科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已从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论文进入到课题研究的阶段。本书从课题研究的价值、如何选择课题、如何进行课题设计、如何成功申报课题、如何做好开题论证、如何实施课题研究、如何面对中期检查、如何撰写结题报告、如何推广课题成果等方面入手,条分缕析地做出实战指导与疑难解析。力图帮助因为教学工作繁忙,面对课题不知入手的教师理清思路,顺利走上课题研究之路。9.《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李镇西 著本书是在基础教育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数十载的李镇西老师教育实践与思考的汇集,是他日常笔耕不辍的硕果,涵盖教师职业心态、教师专业成长、和谐师生关系等方面。他在书中倡导一个理念——“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认为“优秀”教师是有限的,而且往往和机遇甚至人际关系有关;但幸福的教师有千千万万,而且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我们自己。10.《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前景与启示》[美]韦恩?霍姆斯 玛雅?比利亚克 查尔斯?菲德尔 著冯建超舒越金琦钦 王铭军 译由美国课程再设计中心专家推出的《教育中的人工智能》一书,围绕着人工智能时代“学什么”和“怎么学”两大主题进行探讨。本书主张在人工智能时代学习内容要围绕着基础知识(核心概念与基本内容)和基本能力(技能、品格与元学习)展开,教育不仅要翻转课堂,同时更要翻转课程,更新学科门类和内容,建构意义学习方式,致力于培养M型人才,在专长与迁移两个方面保持恰当的平衡交替。本书探讨了已投入应用的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和已经开发了近五十年的应用程序,包括智能辅导系统、对话辅导系统、探索性学习环境和自动写作评价系统,还有语言学习应用、增强和虚拟现实、学习网络组建工具、协作性学习、学生论坛监测、持续评估、教学助手等。本书是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应用的历史总结与前景展望,是未来教育应该如何应对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的理论探索。
-
新课程关键词崔允漷,王少非,杨澄宇,周文叶,雷浩本书在新课程全面推进的背景下,聚焦新课程实施重难点和学校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遴选新课程中的关键词,厘清其学术源流、本质内涵,明晰其对新课程实施的意义或价值,并探讨相应的实践策略,以为学校层面推进新课程提供知识基础和实践方略。所选的新课程关键词包括三大类:①新课程的重要概念,如核心素养、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科实践、学业质量标准等;②新课程倡导的关键观念,大单元教学、项目化学习、教学评一致性等;③广为人知但需要澄清或有新的发展的观念,如因材施教、过程评价等。
-
印度尼西亚文化教育研究王名扬,汉迪-尤尼亚多《印度尼西亚文化教育研究》是"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中的一个分册,由总序、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四大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包括印度尼西亚国情概览、文化传统、教育历史、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师教育、教育政策、教育行政,以及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教育交流。本分册从不同方面和维度介绍了印度尼西亚的教育发展历史、现状、教育政策、发展战略、相关法规、现存体系、治理模式以及师资队伍等,为了解印度尼西亚的教育概况提供了窗口和视角,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可读性,有助于教育理论实践工作者、比较教育研究者、区域国别教育研究者和对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读者了解印度尼西亚的文化和教育情况。
-
跨界学习张怡暂缺简介...
-
外国文学刘建军暂缺简介...
-
深度教学研究郭元祥 主编《深度教学研究(第二辑)》是郭元祥教授研究团队关于深度教学的理论与实验的研究成果,第一辑是在2019年出版;本书是最新研究成果的合集。主要包括:课程教学的文化育人功能、学科的想象及其生成、深度教学的理论探微、深度教学的教学实践探索。该研究针对中小学普遍存在的表层教学、表面教学、表演教学的局限性,旨在促进学生发展。
-
文学概论赵慧平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