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生态意识的培育与践行研究于冰 著本书旨在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对生态意识加以理论阐释。首先立足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提出生态意识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亟需生态自觉。而后紧紧围绕生态意识这一主题,深入挖掘了中西方生态思想资源,特别是马克思自然观的丰富内容及其当代价值,为确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密切联系实际,重点阐发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并就生态意识的当代建构和实际践行作了具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看法。
-
牛津生涯发展手册(英) 彼得·J.罗伯逊, (英) 特里斯特里姆·胡利, (英) 菲尔·麦卡什本书汇集了42位世界生涯发展领域顶尖学者的深入研究与思考,以国际化、跨学科的视角全面概述并探讨了生涯发展所处的背景、理论进展和实践方向,为教育者、咨询师、人力资源从业者、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开展生涯发展工作提供洞见和灵感。
-
珞珈灵秀 书香稚子邓惠颖 主编本书围绕武汉大学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以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理论为基础,将抽象的文化建设理念,物化为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的事例,以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将幼儿园文化建设中遇到的制度文化、组织文化、环境文化、课程文化建设的方法与经验进行全面的展示和介绍,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形式,为读者揭示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思与行。每个案例都蕴含着幼儿园的文化特征,在案例中有启示,启示中见文化,实现了理论引领与实践操作的完美结合,为一线幼教工作者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文化实践模型,对指导幼儿园文化建设实践具有良好的借鉴价值。
-
探寻教育评价的力量方文跃开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十年来,温州市教育评估院围绕顶层设计、路径策略、实践案例等内容,从区域和学校层面进行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结果运用、综合素质评价、表现性评价、增值评价以及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的改革,积累了丰厚的实践经验。本书即是这些经验和成果的集结,尝试回答了教育评价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以及如何落地等问题,具有丰富的实践性和一定的探索性,对区域和学校开展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有较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
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22沈壮海 刘晓亮 司文超《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22》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武汉大学)推出的年度研究报告,包括研究报告、研究述评、事记与文献等部分,是基于2021年全国70余所高校大规模的实证调查形成的研究成果。报告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全面深入分析,梳理对比连续多年的数据变化情况,着力对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进行全景式呈现。 本书研究报告部分是基于对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问卷调查研究而形成。研究述评部分包括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进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研究新进展。事记与文献部分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年度大事记及文献选编。本书主要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使用,也可供行政部门和社会读者参考。
-
迈向职教强国王继平暂缺简介...
-
无限的可能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秘书处为深入探索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规律,引领全球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发展,本报告系统总结近年来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策略、主要经验成就,提出教育数字化发展倡议。在梳理全球数字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开创性提出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转化、转型、智慧”三阶段论,并首次从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四个角度来观察分析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的变革与挑战,为高等教育数字化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发布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指数,直观呈现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水平,对于探讨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内在发展规律、考察各国发展状况、寻求未来发展策略等将具有重要意义。
-
扎根与生长张全民本书为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本书借助于教育社会学的视域观照,运用质性研究的方式,通过对深嵌于中国现代性进程的课程演变的历史梳理,通过对当代乡村学校课程本土化实践的实地考察,对乡村学校课程本土化的演变、意义及其实践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选取龙镇为研究单位,通过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收集法等收集研究资料,采用情境分析等方式对研究资料进行了分析、解释和理论建构。在乡村学校课程本土化理论的建构过程中,尤其对于横亘在课程场域的权力、资本、惯习等进行了深入审视,对地方性知识与普遍性知识等关系作了深入探讨。
-
中国式现代化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研究彭静雯目前国内家庭教育研究的现状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对家长行为应然状态的理论建构性研究,但这种研究较少顾及真实的使用场景,无法回答“为什么家长不能成为他们应该是的样子”这个问题,这种试图把家长塑造为完美至善的抽象人的做法,是缺乏人性,尤其是缺乏东方文化背景的事实性根基的;另一种是拿来主义,指导市场上目前所使用的实训工具方法大部分是“舶来品”。不可否认的是,国外家庭教育指导工具的标准化特征,更便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操作,尤其这些指导工具涉及场景周全、步骤详尽、案例丰富,确实具有一定的价值。然而,这种过于标准化和工具化的家长训练方法,本质上正是对家庭个体自身交往模式及修复机制的漠视与不尊重。这种“直接拿来”、不经“本土化”实践检验的工具方法对我们自己问题的解决究竟能有多大意义呢?本书从成千上百个家庭教育指导的真实案例出发,力图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在传承中国式家风教育文化基因的基础上,结合对西方亲子沟通工具本质属性及其适用范围的局限性等的理性反思,提出了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所需的“至简”要素——家庭教育“铁三角”理论模型。它立足于中国家长自身的人格特质、素养底蕴、文化品质,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基点,尝试避开西方家庭教育指导现代化模式的各类陷阱,为家庭教育指导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让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文化在全球家庭教育指导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为此,本书还使用了大量古今中外名人的成长传记和现实中的家庭教育咨询案例来进行实证性研究,这既有助于对*终建立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和完善,也增强了可读性。
-
像艺术家一样教学(英)苏·考丽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样是一门艺术。《泰晤士教育副刊》专栏作家苏·考丽认为,艺术力并不像我们普遍认为的,是只有艺术家才具备的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本书从艺术的态度及具有艺术力的教师两个方面,讲述了教授不同学科的教师都应注重培养、训练艺术力,从而有机会以多元的身份(如画家、雕塑家、演员、舞蹈家、音乐家、剧作家、诗人、导演等)更富实验性、创新性、趣味性地阐释、传递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的设计元素,为学生提供接收信息、理解知识的多元角度,扩展思考的边界,尝试艺术的学习态度与方式,从而获得沉浸式的深度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