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利比里亚文化教育研究付吉军《利比里亚文化教育研究》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新时代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能力及策略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双一流”建设标志性项目“‘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之一。内容包括利比里亚的国情概览、文化传统、教育历史、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师教育、教育政策、教育行政,以及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等。本书从不同方面、不同维度论述利比里亚教育的发展历史、现行体系、教育政策、发展战略、相关法规、治理模式与师资队伍等,为读者了解利比里亚的文化教育概貌提供窗口和视角,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可读性,有助于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比较教育研究者、区域国别教育研究者和对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读者了解利比里亚的教育特色,并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思考与启迪。
-
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职业教育研究张力跃《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职业教育研究》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国别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13章,概括介绍了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四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各国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力图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四国中,俄罗斯的职业教育相对较为发达、底蕴厚实、更具特色,所以本书以相对较多的篇幅介绍了俄罗斯职业教育的相关背景、具体做法和成效,以期客观完整地展现俄罗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教训、优点和不足。
-
赋能双减薛海平“双减”政策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外补习问题是当前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揭示学生和家庭参与课外补习的深层次原因有助于化解学生和家庭对课外补习的需求,实现“双减”政策目标。本书基于历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相关数据,不仅探讨了学生个体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等对课外补习的影响,也探讨了社会经济和教育政策等对学生和家庭课外补习决策行为的深层次影响,提出“双减”政策背景下治理课外补习问题应该“堵”“疏”结合,以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校外教育三方协同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的和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相关实证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双减”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及后续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
约翰 怀特教育文集(英)约翰·怀特 著本书的第一章“幸福中心主义”简明呈现了约翰?怀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教育哲学领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可以使读者初步了解其思想发展轨迹。“教育与幸福”“幸福与教育:一种文化和权威视角的解读”“教育、工作和幸福”“教育、时间的有限性与幸福之关联”这几章则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了教育与幸福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了诸如生活的意义、文化的功能,以及学生在多数人都陷入时间短缺的情况下如何过上充实的生活这类问题。约翰·怀特还特别关注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的问题。“学校何谓?学校何为?”“小学教育的目标:一种政策的视角”“小学教育与儿童哲学”“何谓受过良好的教育?”涉及学校教育的目的应当是什么、何谓受过良好的教育等问题,尤其关注在理论和政策层面小学阶段的教育目的。此外,本书还有多个章节反映了作者对一些流行的教育理论、教育活动、教育制度等的看法,如多元智能理论、儿童哲学、学校考试制度等。
-
好教师形象与教师成长机制研究汪明帅本书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好教师形象的百年变迁与成长机制研究”(CHA170266)研究成果。本书以课程价值观念为视角,透视好教师形象的百年变迁,随着课程概念从“一套规范和作为教材的教科书”到作为过程的课程观念日渐流行,再到对课程的“学程”的强调,教师与课程的关系也经历了从“教师教课程”到“教师研课程”,再到“教师研课程”的深化的变迁;与之相呼应,好教师形象也经历了“教书匠”、“研究者”和“反映的实践者”的更迭。本书旨在突出教师的研究与反思机制,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更多的新时代好教师。
-
数智时代下教学做合一在外语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杜健,陈大千《数智时代下“教学做合一”在外语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紧密贴合当下数智时代发展趋势,从数智时代、高校教师代际差异中的信息技术素养、数智时代与“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在外语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做合一”在外语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案例研究等方面入手,阐述了数智时代对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推动,以期为构建数智时代背景下高校外语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参考数据及实践应用建议。
-
年轻的品格成尚荣 著探寻中国教师应该具备的“年轻的品格”的独特中国表达。信仰、梦想、方法、教育楷模、学习…… 《年轻的品格:教师的精神气象》是著名教育专家、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的教育随笔集。展现了他对教师如何专业成长、教师如何营造自己精神家园的深刻思考。全书从年轻品格的内涵、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儿童秩序和创新与挑战等四个方面一一展开。 成尚荣先生认为,弘扬教育家精神,教师的精神成长、教师精神世界的丰盈与深刻,比什么都重要。而弘扬精神要从培养年轻的品格开始,只有在年轻的品格与个人的精神气象中发生关联,搭起桥梁,才会为教师专业的发展铺设一条高速通道。
-
上海教师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教师》是在上海市jiaowei指导下,由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中文学术集刊,讲述上海教师的成长故事,总结教师发展的上海经验,书写上海教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本辑精心设计了特稿、理论前沿、教师发展、国际比较、未来教师、调查等专题,关注教师职业特征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集学术性与专业性、实践性与综合性于一体。其主要探讨教师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反映国内外教师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为各级各类学校校长、骨干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人员和一线教师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启迪。
-
走进艺术宫职教美育课程开发与实践许彦杰,石一萍本书是对“走进艺术宫”职教美育课程十年实施经验和建设成效的总结,分为概述篇、实践篇和成果篇三部分。概述篇介绍了“走进艺术宫”课程的面对面、手拉手、普及推广和数字化美育四个阶段,展示了教师的授课照片和学生的作品等。实践篇通过多篇教学设计,具体介绍了基于美术馆的职教美育课程分为艺术欣赏类、艺术实践创作类、文化融合类、专业学科类、德育主题类和实践研究类六大类课程,为推动美育课程走进场馆提供了参照路径和模板。案例篇分为课程活动、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新闻媒体报道、社会教育辐射五部分,详细阐述了“走进艺术宫”课程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
文化自信视域下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与教师信念培养研究王文倩本书从文化与语言理论概述入手,研究文化自信视域下将中国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机遇、挑战和路径,从大学英语的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翻译教学方面指出大学英语基本技能教学的策略与路径,进而探索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现状和对策,最终提出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英语教材与教师教学评价的改革路径,旨在从根本上提升英语文化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