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
-
国际商法田东文 编《国际商法(第3版)》立足于国际商事交易所需要的相关法律知识,较为系统、科学地阐述了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全书包括国际商法总论、国际商事主体法、国际商事行为法、国际知识产权法和国际商事救济法共五篇十一章,内容涵盖国际商事交易过程的各主要环节。《国际商法(第3版)》力求做到:在内容上充分反映国际商法学科及商事交易实践发展的新动态:将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判例及司法实践与国际商事交易实践相结合,在阐释理论的同时注重实务能力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和举例说明,配合解释各章的关键知识点,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便于读者学习使用。《国际商法(第3版)》可作为高等院校财经类、法学类、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国际经济贸易、国际商务、法律事务及跨国企业管理人员的学习用书,还可作为国际商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参考书。
-
国际私法入门笔记何其生 著《国际私法入门笔记》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内容相对简洁,力求通俗易懂;二是强化中国国际私法的“戏份”,突出对中国国际私法法律规定的解读;三是为求“易懂”,书中多有范例示之,并结合中国案例,向读者展示:新时代,国际私法何以重要!
-
航空运输法刘海安 著《航空运输法》以航空安全为核心脉络,将调整航空飞行活动、航空飞行保障活动和航空监管活动的规则统合起来,将航空法设计成为一个科学有序的法律部门,航空运输法便是这些规则在航空运输方面的体现。
-
海洋法学研究薛桂芳 编《海洋法学研究》第四辑,共设“学术争鸣”“域外视角”“专题探讨”“深海论坛”“学术动态”栏目。党的报告明确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在新时代,我国应如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深入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是学术界需要予以回应的重大命题。“学术争鸣”的4篇论文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拓展深海、极地新疆域,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作了深入探讨。在我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西方海洋强国海洋政策的制定、参与全球治理的先进经验可以为我国提供有益借鉴。“域外视角”选取3篇论文分别探讨了欧盟海洋政策、美国海上非战争军事行动以及区域海洋治理中的国际合作法律机制问题。2018年3月,国务院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第八次政府机构改革的序幕,此次改革对我国海洋管理体制作出了重大调整,必将对我国海洋管理各项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专题探讨”选取的三篇论文分别对此次政府机构改革背景下的我国海洋行政执法和海洋保护区管理实践作了阐述和分析。深海大洋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新领域,也是国际规则制定的新“战场”。关于国际海底资源开发规则和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则正在谈判之中。在我国海洋管理体制大调整的背景下,我国海洋生物保护的管理体制、法律体系如何与国际接轨、实践中的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备受国际社会关注。“深海论坛”带来了国际海底规则制定的新进展和深海装备产业化的战略思考。“学术动态”整理归纳了2018年我国关于海洋战略、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学术会议、极地深海活动的新进展以及本年度我国涉海法规的新动态。
-
国际环境立法的伦理基础林灿铃 著《国际环境立法的伦理基础》从厘清概念入手,在阐明伦理与道德、法与道德、法与伦理、环境问题实质的基础上,就自然的生存权、世代交替的伦理、地球有限性以及人类生活方式与科学技术选择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述,论证了环境伦理在国际环境立法中的基础地位和不二价值,后提出以“善”为念,以良知立良法,以良法促善治,让人性的善良与法律的善良综合外化,以人性的高度提升法的价值,构筑法的精神。
-
国际法案例教程孟庆瑜,刘晓蜜,赵虎敬 编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试点改革工作,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持续深化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们组织法学专家与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共同编写了高等学校法律实务系列教材。 本套系列教材共分为三辑:第一辑包括《宪法案例教程》《行政法案例教程》《刑法案例教程》《民法案例教程》《经济法案例教程》《刑事诉讼实务教程》《民事诉讼实务教程》和《法律文书实务教程》等8部教材;第二辑包括《商法案例教程》《知识产权法案例教程》《刑事诉讼法案例教程》《环境保护法案例教程》《民事诉讼法案例教程》《刑法(总论)案例教程》《公证与律师制度实务教程》《行政诉讼实务教程》等8部教材;第三辑包括《法理学案例教程》《法律史案例教程》《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案例教程》《行政诉讼法案例教程》《国际法案例教程》《国际私法案例教程》《国际经济法案例教程》《法律职业伦理案例教程》等8部教材
-
国际法原理重述余锋 著作为规范和调整国际关系的国际法,其西方标识性特征依然显著,尤其是基本理论部分。国际法正处在变动的十字路口,它究竟走向何方,除去国际政治经济结构这一变量外,大国的国际法观也是重要影响因子。从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视阈对国际法原理进行基础性检视、归纳、分析和阐述,倡导国际法的中国思维与中国智慧,为国际法的发展、变革与重塑提供中国“动能”,是本书的写作出发点与依归点。 《国际法原理重述》聚焦国际法基本原理,在进行通说介绍的同时,结合我国国际法实践,为认识国际法规范价值的另一面提供新的思路。譬如,将国际法的特征总结为“无政府状态下的法律规范,现实主义的法律制度,处于初级阶段的法律形态,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法律体系”四个方面;从“软硬法原理”“公私法原理”和“秩序原理”论证“南海仲裁”之中国立场等。 全书共分为六章,即国际法的法律属性、国际法的学说与研究方法、中国与国际法、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法的渊源,以及国际法行为体。既有理论分析与案例实践,也有规范探寻与实证观点,还有老议题与新问题,举凡观点,皆有据可查,为同业研习者提供有价值的文献、材料及案例索引。
-
保护的责任史晓曦 著本书以保护的责任原则作为研究对象,阐述它在国际法上的源起、理论基础、法律性质、制度形态以及实践效果。第一章研究保护的责任的发展过程。第二章探讨保护责任的法理基础。第三章研究保护的责任在国际法上的定位。第四章研究保护的责任的制度形态。第五章研究美国、中国、巴西三个不同类型的“大国”关于保护的责任的立场。第六章研究保护的责任在实践中遭遇的挑战。总而言之,本书认为,在当前的国际法制度环境下,保护的责任还有其重大的限度,如无法替代国家能力建设的作用、无法克服集体决策机制的内在缺陷、无法回应双重适用标准的批评。因此,需要把保护的责任限制在其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以此作为推进全球治理的国际法律手段之一,抵制以政权更迭为目的的军事行动以及以“新殖民主义”为目的的重建计划,尤其需要借助这个理念推动全球法治制度建设,拓展多元国际主体共同参与应对大规模人道危难的事业。
-
中国、东盟与美国矿产资源法比较研究张辉 著矿产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支柱性资源,对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矿产资源的权属配置及其开发利用管理直接决定了该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水平。 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美国以及东盟国家的矿产资源法律的规定及其主要制度内容,并从矿权设定、矿权流转、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
-
国际反恐合作法律机制研究张屹《国际反恐合作法律机制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恐怖主义的历史类型分析、恐怖主义犯罪属性分析、恐怖主义的社会根源分析、针对国际反恐合作的宏观机制性问题的研究、国际反恐条约的研究、国际反恐合作涉及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研究以及在法理学层面对反恐行为进行的总结性思考。《国际反恐合作法律机制研究》认为应当以在联合国框架内尽快推进全面反恐公约的早日制定作为当前的合作方向,这一进程需要首先以各国国内的反恐立法体系的不断完善作为基础,同时也要求各国在区域性国际反恐机制和部门性国际反恐条约的合作平台上取得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