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
-
国际法效力等级问题研究张辉 著国际法是碎片化和非体系性的,不具有国内法那样的金字塔体系结构。传统观点认为,除强行法外,国际法规范在效力等级上并无差别。但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实际上国际法规范之间的效力等级关系是多样而复杂的。少数自然法原则、强行法、优先适用的国际法规范等都可以成为具有更高效力等级的规范,并且在这些规范之间仍可以形成进一步的等级关系。此外,国际组织内部机关具有层级关系,其法律规范也可形成一个效力等级体系。但与国内法相比,国际法规范效力等级关系更为不确定,也更为复杂。《国际法效力等级问题研究》希望对国外相关研究以及国际实践作一梳理,提供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思路。
-
欧盟妇女劳动权利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郝鲁怡 著《欧盟妇女劳动权利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以《欧盟妇女劳动权利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为题,从妇女劳动力就业和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双重视角对欧盟妇女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状况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论证,以此为基础,深入探索和阐释了欧盟妇女劳动权利保护的法律制度。同时,结合我国妇女劳动权利保护法律制度的现状,予以比较分析,由此提出完善我国妇女劳动权利保护法律制度的对策与构想。
-
国际仲裁体制的若干问题及完善池漫郊 著现代国际仲裁是一种设计精密而复杂的第三方争端解决机制,常用于解决国际商事争端。当事人试图通过仲裁顺利解决争端必须至少满足三个条件:第一,鉴于仲裁管辖权在根本上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当事人之间须存在一份有效仲裁协议。第二,仲裁庭须按照准据法及当事人选择的仲裁规则来操作仲裁程序,直至作出仲裁裁决。即便仲裁规则赋予仲裁庭广泛的自由裁量权,但仲裁庭一般仍有义务保证整个仲裁程序的合法性。第三,仲裁裁决作出后,除非“败诉”的当事人主动执行,否则“胜诉”的当事人有权请求有管辖权的法院依据相关国际条约及法院地国的法律强制执行该仲裁裁决。一般而言,只有上述三个条件得到满足,争端才可通过仲裁解决。然而在现实中,在仲裁程序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出现超出当事人乃至仲裁庭预见的“意外情形”,典型情形如仲裁的一方当事人为主权国家、仲裁庭因故突然缺员、第三人在仲裁程序进行之中要求加入仲裁等。这些情形既可能导致仲裁的参与者的多元化,也可能导致仲裁程序的复杂化,并给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带来难以预见的风险。本文选择当前国际仲裁体制中悬而未决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展示当前国际、国内仲裁立法、仲裁规则、仲裁实践乃至仲裁理论对于这些问题的态度,并分析其异同之处、总结其发展趋势。本文认为,随着国际商事交易的复杂化,现有中国仲裁体制对于仲裁中的各种意外情形尚未做好充分准备,有必要借鉴国际实践加以完善。
-
论冲突中和冲突后社会的法治吴燕妮 著无论是在相对成熟的国内社会,还是正在发展中的国际社会。“法治”都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崇。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社会的法治进程却进展缓慢。传统“威斯特伐利亚范式”的苑囿,新安全威胁的挑战,不断使以联合国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体制陷入两难境地。《国际法新视野研究丛书·论冲突中和冲突后社会的法治:联合国的行动及中国的贡献》以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在冲突中和冲突后社会的法治努力作为切入点,探讨联合国建设冲突社会法治的三个主要路径,将国际法、国际政治理论与联合国践行法治的行动结合分析,并尝试探讨中国在联合国框架下的法治角色。
-
国际法律辩论赛何其生,肖永平,冯果 编《国际法律辩论赛:语言·技巧·规则·以Willem C.Vis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Moot为例》一书立足于实用,旨在提升参加国际法律辩论赛的法律辩护技巧和专业英语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将国际法尤其是国际贸易法,国际商事仲裁法外国法以及中外案件结合运用,强化学生运用英语研究国际性法律问题的思维意识。其内容包括:法律英语的流利表达;观点论证过程中法律、案例、说与事实的密切结合;灵活多样的庭辩和比赛技巧;国际谈判和庭审中正确的态势语。《国际法律辩论赛:语言·技巧·规则·以Willem C.Vis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Moot为例》注重在理论层面深度解析,同时更是一部参加国际法律辩论赛的实战手册。
-
国际私法原理杜涛 著《复旦博学·法学系列:国际私法原理》依据2010年颁布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和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结合最高人民法院最新发布的相关司法解释,对我国国际私法的主要概念和条文进行了详细分析。全书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结合我国涉外民商事领域出现的典型案例,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本书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对国外最新理论、立法和司法实践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本书资料新颖翔实,注释规范全面,不仅适合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国际私法教材,同时也可供各类法律工作者处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时参考。
-
地理标志国际保护问题研究姜琳 著《地理标志国际保护问题研究:利益纷争及中国制度选择》共六章,主要内容包括:地理标志的基本理解、地理标志国际保护标准介评、地理标志国际保护范围扩大的争论、地理标志国际保护标准的思考、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选择等。《地理标志国际保护问题研究:利益纷争及中国制度选择》在对地理标志国际保护基本问题论证的基础上,围绕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与国际接轨问题,提出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应对策略。
-
国际劳工标准与认证赵小仕,李雨晴 著《国际劳工标准与认证/高等学校劳动经济学与劳动关系系列教材》共由十五章构成。第一章介绍了国际劳工标准产生的时代背景,并结合当前劳动世界格局的转变,阐释其体面劳动愿景的内涵及其有待实现的战略目标。第二章介绍了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者与推动者——国际劳工组织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当前关注的工作重点。随后的九章阐释了国际劳工标准中核心劳工标准与非核心劳工标准的主要构成体系,并对其中所涉及的重要公约与建议书进行了分类分析。具体内容包括:反就业歧视、童工问题、废除强迫劳动、结社自由与集体谈判等核心劳工权利标准;社会保障、工资工时、职业安全保护等有关劳动条件的非核心劳工标准。在此基础上,第十二章阐述了国际劳工组织为推动国际劳工标准实施所构建的监督机制与促进措施。第十三章以SA8000为例,分析了国际劳工标准相关条款在企业中的实施方式与影响,并在第十四章中详细阐释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针对国际劳工标准与贸易的关系所产生的系列争论。最后,第十五章对比分析了相关国际劳工标准在中国的实施现况,并由此提出了中国面对国际劳工标准时的进一步应对举措。
-
北极航道法律地位研究王泽林 著,傅崐成 编随着北极冰融的加速,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又逐渐引起相关国家的关注,在涉及北极航道的诸多问题中,北极航道的法律地位始终存在争议,北极肮道途经的海峡是否构成国际海峡(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更是成为争议中的焦点,进而又涉及一系列法律问题:北极航道途经水域的法律性质,特别是这些水域是否属干历史性水域(历史性内水或历史性海峡);直线基线的划定是否符合国际法,是否影响到北极航道的航行制度;为保护北极海洋环境,尤其是“冰封区域”,北冰洋沿岸国家制定的国内法规是否构成对国际法的违反等。针对上述问题,《海洋法政文库:北极航道法律地位研究》依据国际法特别是国际海洋法展开分析,对北极航道法律地位进行了系统与客观的研究。
-
超越胜者之正义(日)田中利幸,(澳)蒂姆·麦科马克,(英)格里·辛普森 编 梅小侃 译《东京审判研究丛书5·超越胜者之正义:东京战罪审判再检讨》收录了25位作者的22篇论文及一篇序言,内容翔实、思路开阔,研究材料和角度都很新颖,既有对东京审判本身的回顾和独到分析,又有对审判未涉及范围的探讨,其领域跨越了国际公法、国际人道法、国际刑法、二战史、日本学、近代日本史、细菌战、性奴役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论文之间既互相独立,又并非毫无关联,而是按照内在的逻辑编排成一个整体,读起来感到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