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
-
中非产能合作国际法律保障机制研究吴卡,田峰 著《中非产能合作国际法律保障机制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①国际法学与国际关系理论跨学科分析,就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及包括中非产能合作在内的国际产能合作的策略即作用、举措、观念和目标,采用了该研究方法;②历史分析与逻辑推理相结合,该书通过考察中非法律外交、中非BITs等的历史发展,揭示中非间相关法律机制的一些固有特点,并穿插运用了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的方法,分析中非产能合作法律保障机制的构建路径;③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该书通过考察中非产能合作中法律风险防控和争议解决实践中的一些具体案例,研究中非产能合作国际法律保障机制的理论,开拓了海外投资与国际产能合作理论研究的新内容;④国别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该书以埃及与坦桑尼亚为例,就中非产能合作中的典型法律风险防控进行了国别研究,又分别以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和义乌涉外商事纠纷调解机制为例,就中非产能合作重点项目中的典型法律风险防控和中非产能合作争议解决中调解机制的构建分别作了研究。
-
渔权即海权江卫平 编《渔权即海权:国际履约谈判纪实》通过整理汇编几十位优秀专家学者的履约谈判故事,宣传他们热爱祖国、博浪天涯、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展现了我国对海洋权益保护的各项制度安排与为保护海洋权益所付出的努力,体现了我国对海洋权益的重视,进一步坚定了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决心与信心。
-
权力政治与国际法论彭何利 著《权力政治与国际法论:大国成长逻辑中的美国国际法观》从宏观角度探讨了美国大国成长与国际法的历史演变进程,从而进一步揭示权力与国际法的理论关系,并总结成败经验,以期为我国未来的大国成长之路提供有益的思想进路。《权力政治与国际法论:大国成长逻辑中的美国国际法观》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阐述了国际法的基础理论与历史渊源,第二章至第六章作者根据大国的成长的一般规律,将美国的大国成长进程划分为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分段介绍,第七章阐述了通过美国的大国成长逻辑得出的历史经验以及给中国发展的启示。
-
中国的海疆与海洋权益范少言,《中国的海疆与海洋权益》编委会 编21世纪,海洋在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强化,海洋将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能源和空间的接续地。随着海洋经济持续的快速发展,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一方面,海洋经济会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竞争格局,导致世界经济发展失衡和地缘安全等问题,另一方面,人类发展导致的海洋环境污染也达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海洋灾害性天气、全球气候变化和潜在的海洋生态破坏也将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产生潜在的毁灭性危害。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推动海洋观念产生了深刻变化,沿海国家对其海洋权益和世界各国对公海权益的认识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海洋秩序产生重大调整,世界主要大国和沿海国家对海洋权益的争夺日益激烈,世界大洋和地区海域国家关系成为沿海各国和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是世界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权益。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17年海岛统计公报,我国大陆海岸线长度为19057千米,海岛数量为10312个,近海海洋可再生能源总蕴藏量为15.80亿千瓦。自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以来,我国不仅在海洋权益维护上成效显著,通过综合机制,强化了对东海、南海海域的有效管控,而且在海洋经济、科技、管理、防灾减灾等各项事业上取得了长足发展,海洋外交呈现出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等特征,在多边机制中的话语权和地位不断提升。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宽广的海域空间,海洋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我国逐步步人海洋经济大国的行列,国家海洋事业进入了历史上好的发展时期,为建设海洋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周边和国际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使得中国海洋权益的格局趋于复杂和不稳定,衍生出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随着中国陆上边境渐趋稳定和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国家周边海洋争端逐渐显现,海洋主权争端、域外大国介入争端、海外利益安全、海上航道安全、海洋整体管控能力不强等问题导致海疆权益局势更为复杂,客观现实要求构建完善海洋权益建设战略。
-
国际人权法实施机制研究郭曰君,马玉丽 等 著国际人权法被称为“弱法中的弱法”。长期以来,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相关的国际法的实施机制较为薄弱,《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有助于改善这一状况。《国际人权法实施机制研究: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为中心》综合运用法律解释学、法律社会学和比较研究的方法,较为充分地利用国际人权法立法史料和国际人权机构的判例法,借鉴国内外学术研究成果,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为中心,从约文谈判、文本规定、实施状况和效果等多个方面对国际人权法的实施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和立体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不仅对进一步改进国际人权法的实施机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而且就我国进一步积极参与国际人权合作、履行人权保护义务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
水下文化遗产国际法律问题研究孙雯 著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关乎东道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利益,而且关乎全人类基本的共同利益。《水下文化遗产国际法律问题研究/南海文库》界定了海洋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大体勾勒出与之相对应的法律理念、制度和规则。《水下文化遗产国际法律问题研究/南海文库》旨在梳理现有的涉及海洋文化资源的法律法规,并按照国际法和国内法、公法和私法的标准加以排列,以明确当前水下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框架。在此基础上,《水下文化遗产国际法律问题研究/南海文库》从水下文化遗产的所有权、管辖权、法律适用、商业开发等不同角度,通过对国际法的法律理念、制度和规则的分析,探讨在水下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国际法前沿问题,并就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协调问题、国内法的修改问题、争议水域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
东西方的国际法观刘大群,[英] 苏珊娜·林顿,朱利江 编人们常说,东西方具有不同的法观。《东西方的国际法观:北京和杭州会议论文选集》收录了2015年至2017年在中国浙江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举行的一系列法学术会议上提交的英文论文,涵盖刑法、海上武装冲突法和法有效控制原则中的诸多热点问题,是集中体现这些领域东西方法观的新研究成果。《东西方的国际法观:北京和杭州会议论文选集》收录的论文都是从参加上述法学术会议上提交的英文论文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论文的作者不仅包括法学界的学者,还包括刑事法庭中的实务人士和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对于关注刑法、海上武装冲突法和法有效控制原则的人来说,《东西方的国际法观:北京和杭州会议论文选集》是一本难得的呈现东西方学者观点的英文论文集。
-
国际海事条约汇编李冠玉章文俊,张宏声 编《国际海事条约汇编(第17卷 汉英对照)》收录的是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5届会议至98届会议、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68届会议至72届会议以及便利委员会第40届会议通过的修正案,分别是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其议定书修正案、国际使用气体或其他低闪点燃料船舶安全规则(IGF规则)、《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规则)》修正案、《国际海运固体散货规则(IMSBC规则)》修正案、《2011年散货船和油船检验期间加强检验程序规则(2011ESP规则)》修正案、《(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年议定书》附则的修正案、《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97年议定书》附则的修正案、《2008年氮氧化物技术规则》修正案、《1965年国际便利海上运输公约》修正案、经修正的《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及其附则的修正案、《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修正案、压载水管理系统认可规则(BWMS规则)。
-
海上共同开发管理模式法律问题研究邓妮雅 著,杨泽伟 编《海上共同开发管理模式法律问题研究》是“海上共同开发靠前案例与实践研究”丛书中的一本。《海上共同开发管理模式法律问题研究》通过研究并总结海上共同开发管理模式选择与实践的大量靠前案例,分析了影响管理模式选择的核心要素,并对前述影响管理模式选择的核心要素对共同开发将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管理模式的选择原则或方法和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中国选择海上共同开发管理模式的若干建议。
-
国际投资条约中的利益拒绝条款研究明瑶华 著目前,国内外对利益拒绝条款的研究大多从国际投资仲裁案件开始,也止于国际投资仲裁案件,主要注重对某个或某几个案件的分析和阐释,尚未形成对利益拒绝条款的整体研究。国际投资法和国际仲裁案件并未形成完整的独立体系,对利益拒绝条款的理解无法仅从条文本身或个别仲裁案件中得出结论。究其原因,首先,国际投资仲裁案件虽然数量呈连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从实践法学的角度来看,其数量仍不足以达到形成统一国际投资法制解释或者习惯国际法的程度。其次,国际投资仲裁案件往往由不同的仲裁员裁决,其判断标准尚未统一。再次,国际投资案件的判决仅对双方当事人有效,对于相同投资协定下的其他案件不存在拘束力,因此增加了适用的随意性。本文将基于国际公法、国际税法以及公司法等多个方面的分析,形成对利益拒绝条款适用的较统一的思路。利益拒绝条款适用不统一的原因还在于条款本身表述不清和不同国际投资条约中利益拒绝条款的表述不同。因此,本文也将对利益拒绝条款文本本身进行比较研究,从国际投资立法目的、国际关系、跨国公司治理等角度出发对利益拒绝条款本身的文本完善提出意见和建议。因此,本文研究内容既包括利益拒绝条款适用的统一也包括其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