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
-
海洋法视角下的北极法律问题研究刘惠荣,董跃 著《海洋法与海洋权益文丛:海洋法视角下的北极法律问题研究》首先从考察北极权益争端出发,总结由此衍生出的海洋法及相关国际法问题,归纳北极争端对海洋法及相关国际法提出的挑战。其次在海洋法提供的制度框架下,对适用于北极的现有国际法和国内法制度进行总结,包括海域划分、航行、科考、环境保护的制度,斯瓦尔巴群岛法律制度,以及北极域内国家及欧盟有关北极的法律与政策。之后分析解决北极争端的海洋法路径,针对三大核心问题:北极群岛海域法律问题、北极航道法律问题及北极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最后总结北极现有的主要法律冲突及法律秩序的总体表现,从北极法律秩序运行过程中的核心矛盾出发,对于北极法律秩序的走向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应采取的立场及策略提出一些初步的框架性建议。
-
法国刑事司法(美)杰奎琳·霍奇森 著,张小玲 等 译本书的分析大多建立在对法国刑事司法首次进行的实证研究基础上,这是比较刑事司法领域的重大突破。本书不是对司法监督之下的侦查作理想化的描述。而是对这一植根于审问式的诉讼程序在实践中的运作以及影响其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法国刑事司法的结构与运作处于广阔的背景中,包括政治、职业和法律文化等因素,由此其侦查监督与问责模式与更具对抗性的程序形成了鲜明对比,特别是在确保证据可靠性与保障被追诉人权利等方面。杰奎琳·霍奇森编著的《法国刑事司法:侦查与起诉的比较研究》通过多地点、多阶段对警察、宪兵、检察官与预审法官的日常工作进行系统观察,对法国刑事诉讼的实际运作进行了独特而细致的描述。由实证资料获得的认知还被置于广泛的法律和政治分析之中,涉及诸多问题,如政府对司法事务的影响和干涉、司法职能与辩护职能的比较分析以及在这一倚重司法监督之下的侦查权威的程序中,《欧洲人权公约》的“公正审判”保障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法律和理念的变革等。《法国刑事司法:侦查与起诉的比较研究》将成为比较刑事司法、犯罪学以及法国与欧洲研究等领域中,教师、研究人员、学生和政策制定者们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
-
暴力的限度徐进 著战争法是国家问对战争中的暴力行为适当性的共享信念。任19世纪下半叶以前,战争中的暴力权是国家的合法权利。此后,近代战争法的发展使国家在战争中的暴力权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暴力的限度:战争法的国际政治分析(创新工程)》对战争法发展的原因和动力进行了研究,并试图厘清三个问题:为什么在19世纪下半叶以后国家才开始有意识地、系统地建立规范以限制武装冲突中的暴力?影响战争法发展的因素及作用机制是什么?影响战争法有效性和执行力度的因素是什么?《暴力的限度:战争法的国际政治分析(创新工程)》认为,战争法规范的变迁是人类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或者说是人道主义原则和军事必要性原则进行平衡的结果。《暴力的限度:战争法的国际政治分析(创新工程)》揭示了主导150年来战争法形成与发展的真实因素,特别是19世纪下半叶战争法诸公约迅速建立的原因。从而拓宽了国际规范的研究范围,为沟通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两个相互分立的学术领域做出了一定贡献。在国际关系学界多关注国际规范如何塑造和约束国家身份、利益或行为的情况下,本书反其道而行之,将国际规范视为因变量,着重考查了国际规范的合法性发生嬗变的原因,促使国际规范研究者的触角向反方向延伸,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对国际规范的认识。
-
国际货物运输法律热点问题研究李志文 主编《国际货物运输法律热点问题研究》为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结合《鹿特丹规则》和相关国际运输立法以及我国的航运和海事司法实践,针对近年来国际货物运输法领域理论和实务中出现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和剖析,为完善我国的海商立法提出相应的建议。
-
国际法研究陈泽宪 主编陈泽宪主编的《国际法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主办的国际法学术书刊,秉持“正直、精髓”之精神,坚持客观、公正和学术自律的方针,力求成为展示中国国际法学研究之成就的新园地。本刊每年四期,内容涵盖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私法等国际法诸领域,设有《学术论坛》《前沿动态》《创新工程专栏》《信息综述》等栏目。
-
捕鲸的国际管制及其变迁孙凯 著《捕鲸的国际管制及其变迁》是国内第一本专门研究国际捕鲸机制的著作。国际捕鲸机制从“捕鲸者俱乐部”到“反捕鲸者俱乐部”的,变迁是由于国际层面主导环境理念的变化、主导国家偏好的改变及非国家行为体的推动等动力共司作用的结果。作者认为,当前国际捕鲸机制已陷入僵局,有必要对《国际捕鲸管制公约》进行改革,加强国际捕鲸机制与其他相关机制的联系,并促进非国家行为体在围际捕鲸机制中的参与,才能更为有效的实现对鲸的保护。
-
国际法边永民 著《国际法(英文版)(第2版)》编选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多样性。首先案件的裁决机构十分广泛:本书收集了多个国际性司法机构的案例,诸如国际法院、国际常设仲裁法院、欧洲人权法院、海洋法法庭、审判前南斯拉夫战犯刑事法庭和临时仲裁庭裁决的案例。编者希望在向读者介绍案例的同时,也让读者有机会了解这些解决纠纷的国际机构,了解这些机构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国际法和正义所作的贡献。
-
国际货币合作法律化研究张川华《国际货币合作法律化研究》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国际货币合作法律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以国际法律化的四个维度为指标对国际货币合作的法律化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估,继而研究国际货币合作法律化的制约因素,分析国际货币合作法律化的未来趋势与中国的对策。《国际货币合作法律化研究》研究的主题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所采用的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全书观点明确,结构合理,资料翔实,思路清晰。
-
理性实践法律张青波《理性实践法律:当代德国的法之适用理论》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引介和探讨了当代德国和德语区关于法律方法论和法律论证理论的重要作品,他们的作者是埃塞尔、菲韦格、克里勒、菲肯齐尔、吕斯曼等身名显赫的一代学者;而且,《理性实践法律:当代德国的法之适用理论》还涉及司法裁判中的后果考量、经济学对法学的可能贡献、违背法律的正当裁判、法律适用中的权衡决定这样较为新颖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本书,读者能够了解上述理论在德语世界中的讨论现状,为开展相关研究收获启发。
-
WTO中国案例精选杨国华 主编法律教学应当使用WTO案例,因为研读这样的法律分析,学生必定会得到很好的法律训练。此外,对于中国是当事方的案件,裁决涉及中国的贸易法律和政策以及中国的经济利益,因此使用这些案件教学是饶有趣味的。对于中国并非当事方的案件,由于它们涉及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取消数量限制等重要的国际贸易规则,覆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等主要的国际贸易领域,而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有短期或长期的利益,因此使用这些案件教学,不会让学生有“事不关己”的“陌生感”。而对于研究者,研究这些案件所涉及的国际规则和中国利益,提出对策建议,对中国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以及“全球治理”的参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杨国华编著的《WTO中国案例精选(1)》即精选了这些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