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
-
国际私法李双元,欧福永 编《国际私法(第四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采用了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国际私法学体系,结合大量国内国际立法、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深入系统地阐述了国际私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全书共分5编18章,第一编是“总论”,第二编是“财产权”,第三编是“债权”,第四编是“婚姻家庭与继承”,第五编是“国际民事争议的解决”。《国际私法(第四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运用比较的方法,结合国际私法学的最新发展变化,对上述内容进行了深入透彻、多层面和多角度的、繁简适度的阐述和论析,反映了国内外国际私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
中欧关系新管窥叶江 著;陈志敏,戴炳然 编为了回应西方尤其是欧洲学者对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负面看法,《欧盟与世界丛书·中欧关系新管窥:以国际体系转型及全球治理为视角的分析》将在前述中外学者近年来关于中欧关系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将后冷战时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中欧关系放在当前国际体系深刻转型、全球治理的全面发展大背景下做考察和分析。在深入探讨欧盟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中的角色及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系统分析欧债危机中欧盟所突显出来的真实身份,以及着力考察美欧跨大西洋联盟的新动向等问题的基础上,《欧盟与世界丛书·中欧关系新管窥:以国际体系转型及全球治理为视角的分析》力图用超越传统的现实主义强权政治理论视角来透视冷战终结后中欧关系的发展与演变,并进一步剖析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21世纪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著作权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徐妮娜 著《著作权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在著作权法领域,由于作者权法律体系与版权法律体系的并存,国际公约只是为各国的著作权保护规定了最低标准,因此,各国之间的法律冲突井未止息。针对这些法律冲突,《著作权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首先对跨国著作权纠纷的管辖权行使原则进行了探讨,井对此类纠纷的法律适用规则和方法进行了剖析。然后对互联网背景下的跨国著作权纠纷的管辖权行使和法律适用新难題进行了阐释,建议对传统管辖权规则和法律适用规则做一些改良或者进行新的解释。最后,通过观察国际私法基本制度例如识别、先决问题、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等在涉外著作权案件申的使用,认为不仅应制定更为灵活的复合性冲突规范,而且应由司法机关在适用冲突规范时带有目的性地运用这些基本制度。
-
PCT实战手册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编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明智地运用专利战略和进行专利布局,离不开寻求有效的专利保护。除了传统的《巴黎公约》途径,PCT途径由于具有可靠性、灵活性和安全性,已经成为企业对外专利申请和专利布局的得心应手的友好工具。《PCT实战手册》的作者在PCT体系的不同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PCT实战手册》汇集了他们多年的PCT实战经验,涵盖了从PCT申请的提交、修改、国际检索、国际初步审查、国际公布、国家阶段的各个环节,以及在一些特别技术领域的PCT申请需要注意的事项,不仅具体的法规、流程等细节详尽,更对中国企业在PCT申请上作出具备前瞻性的布局给予了建议和指导,以期对中国企业和其他申请人从容面对PCT申请复杂、多变的情况有所帮助。
-
国际法的基本范畴与中国的实践传统江河 著国际法的范畴体系可以从两个视角进行划分,一是横向的互动的范畴体系,二是纵向的以基石范畴为核心的范畴体系。前者可分为包括主体论范畴、价值论范畴、本体论范畴、客体论范畴、运行论范畴和关联论范畴;后者可分为普通范畴、基本范畴、中心范畴和基石范畴。因为国际社会结构的并列性和国际法的原始性,横向的范畴体系比纵向的范畴体系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分析工具,所以江河所著的《南湖法学文库:国际法的基本范畴与中国的实践传统》在整体上以横向的范畴体系为研究路径。由于各种基本范畴的内在关联性,上述六大范畴并非都作为独立的章节来予以论述。
-
鹿特丹规则承运人制度研究余筱兰 著《鹿特丹规则·承运人制度研究:兼论对中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影响》是为了丰富这两大块研究而做的选题。笔者通过对比研读传统海运公约与《鹿特丹规则》,发现《鹿特丹规则》与传统公约在对待海运核心制度——承运人制度的态度上是完全不同的,首先从体制安排上与传统公约不同,这就反映出《鹿特丹规则》与传统公约一个实质性的不同:传统公约没有区分承运人的责任与义务,而《鹿特丹规则》明确地将二者区分开来。从这个角度展开,笔者对《鹿特丹规则》的核心制度——承运人制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进行剖析,认为承运人制度由承运人义务制度、承运人责任制度、承运人特殊制度构成。承运人义务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承运人适航义务、管货义务、签发单证的义务以及交付货物的义务。承运人责任制度又包括承运人的责任基础、责任期间、责任限制、免责事由以及迟延交付之责任五大内容。承运人的特殊制度,是指《鹿特丹规则》首次纳入国际海运公约的制度,而且是一些颇有争议的制度,甚至包括传统观念认为不合法的制度,包括海运履约方、批量合同、货物控制权以及无单放货。《鹿特丹规则·承运人制度研究:兼论对中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影响》还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鹿特丹规则》可能给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和行业带来的影响,最后认为,我国暂不适宜加入该公约,而是应该加紧对公约本身条文的研究以及公约对我国相关行业的影响的评估研究,并认为应该吸取公约的一些先进制度,将其纳入我国国内法。
-
国家统一国际法学问题研究范宏云 著《台湾研究系列:国家统一国际法学问题研究》从国家承认理论的发展、国际法上的国家标准、国际法上的分离权、国际法的继承理论与两岸关系、国际法的国家同一性理论等多方面分析了国家统一与国际法之间的关系,以两德统一为例论证了现代国际法是支持和促进国家统一的法律体系。
-
国际私法学李双元,欧福永 编《国际私法学(第3版)》采用了国际上普遍接收的国际私法学体系,深入系统地介绍了国际私法的基本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定义、性质和基本原则;国际私法的历史发展;关于冲突规范问题;法律选择的基本方法;外国法的适用和排除;国际私法关系的主体;亲属法;财产法;合同法;国际商事关系;法定之债;继承和遗嘱;国际民事诉讼程序以及国际商事仲裁等。本书稿知识概念明确,法律释义精当,重点突出,文字表述流畅,反映了国内外国际私法教学与研究的最新成果。
-
海难救助法初论刘刚仿 著《海难救助法初论》从海难救助法律制度的概念、调整对象范围、法律渊源、历史发展人手,以比较法的视角,探讨了海难救助的概念、性质;阐述了海难救助主体的界定和海难救助主体之救助人和被救助人的分类和维度,剖析了作为海难救助标的之海难救助客体的概念、范围,通过深入研究英国和美国以及我国海难救助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和判例,结合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对作为海难救助客体的船舶、其他海上财产以及人命的救助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和分析,论述了海难救助主体在不同海难救助类型中的义务和职责;阐述了海难救助报酬的原则,海难救助报酬的分摊、分配,海难救助报酬实现保障和海难救助报酬留置权等问题,分析了难救助中LOF和SCOPIC原理及在中国的应用等问题。《海难救助法初论》试图从比较、司法和实务等多维视阈探讨我国现有海难救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海难救助法律制度的理念和建议
-
国际法专题研究王丽华 等 著《法律硕士教材建设丛书:国际法专题研究》采取国际法学的基本介绍、热点问题探讨与作者本人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十三个研究专题展开论述,涉及国际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与热点问题,体现了学术的前沿性、问题的现实性及视角的新颖性等特点,为硕士研究生修读本课程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学术理论体系。
《法律硕士教材建设丛书:国际法专题研究》虽然以《国际法专题研究》命名,但由于时间紧迫,参编人员学术水平与研究能力有限,有些问题的研究可能不够深刻,错误疏漏在所难免,恳请学术前辈、同仁及读者朋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