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
-
国际法中有效控制规则研究曾皓本书是““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国家权益问题研究”丛书中的一本,是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项目,也是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本书作者是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博士曾皓。本书以国际司法判例为研究对象,结合当代国际关系的实践,探讨了国际法中的有效控制规则的基本理论,从建构意义上探讨了国际法院、国际仲裁庭的适用规律与逻辑,得出了若干规律性的认识和总结。本书以国际司法判例为研究对象,结合当代国际关系,分析探讨了国际法中有效控制规则的内涵、历史发展、理论渊源等。
-
人权知识联合国核心人权公约与机制柳华文《人权知识联合国核心人权公约与机制》内容简介:首先概述了联合国人权制度,然后分9章依次阐述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等联合国核心人权公约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实施机制、中国与该公约的关系。
-
国际货物运输风险法律防控实务何智慧,孙智本书是对国际货物运输风险管理的法律问题研究,主要探讨国际货物运输风险规避基本原理及国际货物运输风险问题,着重分析报关报检业务风险、无船承运人提单业务风险、无单放货风险等国际货物运输实务中常见的风险预防和管控技术等问题。
-
国际环境法学林爽,吴喜梅进入21世纪,重塑国际环境治理新秩序是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培养国际化环境法律人才上升为我国高等院校环境法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国际环境法学课程设置为管理学、经济学、体育学和国际贸易学等学科的本科生选修课程或研究生的专题课程。提高国际环境法学课程质量的关键是国际环境法学教材和相关辅助性教学参考资料的建设。本书作者所编写的这部《国际环境法学》主要取材于我国缔结的国际条约和参加的国际组织的相关文件与报告,采取中英文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深入浅出的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梳理与概述了国际环境法学基础理论性知识,分析了一些与国际环境问题有关的经典案例,反映了我国参加国际环境治理的理念、战略、制度和实践。从具体内容的结构上看,本书共有十五章,主要包括国际环境法的历史渊源、国际环境法主体、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国际环境治理体系、大气保护机制、水资源保护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绿色贸易与绿色科技激励机制,以及国际环境治理中的争端解决机制等。鉴于体育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近年来,国际体育组织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方面,贡献越来越大,本书在内容选择上,摘录了国际组织关于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些软法条款,不失为本书在选材上的一项特色。从体例上看,本书除了正文,还附加了关键词、专业术语、注解和练习题等相关知识的拓展阅读和训练。这些辅助性教学资料,为读者加深理解国际环境法相关制度与实践提供了循序渐进的引导,突出了本书简明实用、便于阅读理解的写作宗旨。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经济专业和管理专业本科生或硕士生的教材或课外阅读资料,同时可以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要参考工具。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法学理论读本,同时也是一本法律英语读物,适合法律英语的爱好者阅读。
-
国际投资法梁开银,谢晓彬本教材以法学课堂“ 五步教学法”的理念和方法为指导,力求在一定程度上创新国际投资法的教材内容体系和方法: :以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重心,不断提炼和优化教学内容; :以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理念为指导,具体运用“五步教学法”,努力实现教程内容编排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有机统一; :以培养法科学生法律思维能力为中心,努力实现教学过程与司法过程中的法律思维有机统一; 本教材吸收时新立法成果,关注国内外科研前沿和仲裁案例,努力提升教材的可读性和直观性,减少师生“教”与“学”的负担,体现“便教易学”的教学原则。
-
迈向生态文明那力,王彦志本书敏锐捕捉到国际环境法的一系列前沿、热点、核心问题,做了富有见地的探究与论说。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国际环境法的新问题与新发展”, 下编为“环境保护与WTO法”。上编阐释了人类共同财产、人类共同继承遗产、共同关切事项、对世义务,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等概念;诺贝尔奖获得者奥斯特罗姆的公共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管理,安东尼?吉登斯的气候变化政治的“保证型国家”VS“赋权型国家”,民用核能风险与国际法规制下的“整体风险”VS“量化风险”等理论;削减以PM2.5为代表的短期影响气候变化物质等问题;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私法化趋势;国际法院对乌拉圭纸浆厂案的裁决等案例;本书对上述概念与理论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揭示其背景与内涵,分析其与传统的渊源与流变,阐释其如何触动和促进了国际环境法乃至国际法的发展,以及对转型的呼唤。下编论述环境保护与WTO、REACH等国际贸易法的互动,包括低碳经济、生物燃料、渔业补贴、生物技术、技术标准、公共健康六个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视为前两部书《WTO与环境保护》《WTO与公共健康》的续篇。
-
罗马环境法要论李飞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古罗马人在环境法律保护方面的理念、法律制度构建,以及反思与借鉴,具有补白意义。首先,从宏观角度对罗马人的环保理念、相应的设施建设与法律制度构建进行了梳理。其次,从微观视角对四种主要的环境要素(空气、水、森林与矿产)在罗马法中的处遇进行检讨,进而探讨了作为一种特别环境要素的非人动物在罗马法中的地位。*后,通过审视罗马人在环境法律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可资借鉴的经验,为我们解决当下的环境问题提供启思。
-
国际投资仲裁透明度改革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国际法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巴西)卢卡斯·李新基文化遗产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宝贵资源。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本书从国际法视角,重点关注来自人类学及传统法律研究的批判性思考,详细论述了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由法律规定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制定回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质性措施。 本系列立足于世界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现状,适当借鉴各国经验和方法,就构建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体系进行了有益探讨,以期对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所裨益。
-
世界海洋法译丛张海文,黄影《世界海洋法译丛》经联合国海洋法事务司授权,由张海文担任主编及主译,内容包括世界沿海国家的海洋立法汇编8卷(非洲卷1卷、欧洲卷3卷、美洲卷2卷、亚洲卷1卷、大洋洲卷1卷)及海上边界协定1卷、海洋法争端解决靠前案例汇编1卷、海上边界国家实践发展现状4卷,共计14卷,约500万字。本套图书旨在通过向中国靠前介绍靠前海洋法律、条约及世界主要沿海国家的海洋立法和相关的国家法律实践案例,并结合我国海洋法研究的近期新研究和翻译成果,为维护我国领土主权、海洋安全和海洋权益,更好地参与靠前海洋合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确处理靠前海洋事务、解决靠前海洋争端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借鉴,进而促进中国的海洋法治建设,助推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国民的海洋版图意识和海洋权益意识,很终促进中国海洋事业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为我国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