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与计算机文化
-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暂缺作者《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先进文化传播文库》是参加2016年12月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的“自信·自觉·自洽——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论坛“的作者论文结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先进文化传播文库》对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取得的成绩,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效果如何,中华文化在日本、新加坡、德国等国家的传播与影响,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文化的海外传播方面有哪些异同,如何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良好态势下更好地促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进行了讨论。
-
礼俗之间程晖晖 著本书通过综合视角,对明清时期以南京秦淮为中心的乐籍制度的女乐进行深入探究。明清是乐籍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明清秦淮有鲜明的时代文化标志,明清的秦淮女乐活动很为“兴盛”、女乐事迹很为“彰显”,构成了以南京为中心,苏州与扬州为副中心的“秦淮乐籍文化圈”,这一区域是乐籍文化之代表,又是个性鲜明的江南区域文化原点,本书也重点讨论秦淮乐籍文化时也兼及苏州与扬州的乐籍文化。
-
大曲的演化柏互玖大曲是我国音乐文化史研究中受关注的“音乐事象”之一,《大曲的演化》作者温州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柏互玖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制度、功能为视角,按礼、俗两条脉,分别从结构体制、音乐机构、承载群体等层面对大曲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拓宽了大曲研究的视野,揭示了大曲动态演化的意义。
-
泰山岱庙东岳庙祭祀用乐研究逯凤华《泰山、岱庙、东岳庙祭祀用乐研究》对泰山不同时期历史脉络中,国家祭祀与区域祭祀用乐进行考察,从制度层面全面梳理泰山祭祀的历史沿革。这一历史沿革显示出大祀、中祀、小祀递衍发展的规律。梳理出泰山帝王封禅等国家高层级仪式及用乐形态,泰山作为岳镇海渎祭祀以及望祀陪祀时的用乐形态;明清时期岱庙、东岳庙作为国家小祀和群祀意义的礼制仪式及用乐形态;历史上国家祭祀与民间信仰小祀一直是一个交互影响的过程,民间神灵在特殊条件下与国家权力互动,一些民间信仰被纳入小祀的祭祀范畴,名正言顺地进入到国家祭祀体系,如此使得各地小祀神祇一致性的同时,又有差异性。
-
明清国家小祀三皇先医仪式用乐研究常江涛国家吉礼小祀仪式用乐,是中国礼乐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是探讨古代国家礼乐文化的重点,也是辨析当下民间传统礼俗音乐文化内涵的关键。《明清国家小祀“三皇先医”仪式用乐研究》以明清国家吉礼小祀之三皇先医为切入点,一方面把握小祀之全国”通祀”性质及官/民共同参与性,并结合京师宫廷、各级地方官府教坊机构体系之全国化存在,以及其中在籍官属乐人为主承应小祀祭礼仪式用乐(鼓吹细乐)和场合用乐(戏曲、歌舞等)等情状;另一方面,在把握礼制——仪式——用乐三者关系基础上,通过将历史上三皇先医仪式及用乐与当下民间祭祀用乐进行对比互证,深入探究封建制度解体后,国家礼制仪式用乐转化为民间礼俗仪式用乐的原因、条件和过程等问题,并以此进一步辨析在国家制度性传播影响之下,官方、宗教(佛道)、民间三者之间的用乐关系,以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呈现出的”整体一致性,区域丰富性”情状的深层原因。
-
音乐史学新探项阳《音乐史学新探》收入了8篇关于中国历史上重要朝代的礼俗音乐研究,关于包括北朝礼乐观念的探析、隋唐时期西域音乐的文化研究、唐宋教坊音乐研究、明代北曲的探究、聊城鼓吹乐研究等一系列礼俗音乐研究。通过从人、制度等层面切入,结合史料的辅佐,进一步探析各朝代礼乐的发展脉络、职能、身份特征和承载的音声形式。
-
礼俗之间李卫 著本书收入了7篇论文,包括还愿仪式音乐研究、鼓吹乐与民间婚丧礼俗的关系、上党梆子的生成发展、河北吹歌辨,对中国各地区的礼俗仪式在音乐的种类及其本体做客观和具体的描述,通过研究音乐在仪式上的实施和应用,对从中折射出的民间信仰、礼俗和艺术形式的关系、功能性问题。也有利于学者对我国各地区民间仪式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有微观认识与宏观把握,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乐种研究体系。
-
礼俗之间张咏春 著本书以中国封建社会国家礼乐的一个特殊承应群体――“礼乐户”为研究对象,是首部较为全面研究中国礼乐户的正式出版著作。全书共四章,分别梳理了礼乐户自萌发到解体的历史,分析了该群体的“非贱民”特征、职能与承载之太常雅乐,以及管理、分布及影响。礼乐户是一个特殊的用乐承应群体,承载特定的礼乐类型。研究中国礼乐户,明确其主要特征,有助于全面认知礼乐户所处历史阶段的中国音乐文化。
-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研究朱喆刊发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深入研究的理论成果,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探讨,推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供学术支撑。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中外文化实践。
-
现当代中国戏剧文化观潮吴戈全书分戏剧人、戏剧演出、戏剧教育、戏剧历史四个部分,内容上连接成为一个气脉相同、气韵相汇的整体,在历史当中看到当下;在当下分析中预见未来;在对戏剧潮头的扛鼎人物的分析中,托举中国当下舞台所需要的航标;在戏剧文化新动向当中,看到戏剧的未来。无论是意义把握,还是现状分析,或是历史脉络的梳理,还是未来走向的展望,都使学术研究成果充满了当下意义与未来指向。 关注全国戏剧舞台,也瞩目艺术教育中戏剧人才的培养;强调实践基础的感性经验、感性技能、感性能力和感性智慧,也强调戏剧发展的历史经验和个人成功案例;关注戏剧发展热点,也解剖成见痼疾,使得本书具有观察高度、辨析角度和历史厚度。戏剧文化潮汐,表情生动;观察记录内容,气韵生动,是本书的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