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与计算机文化
-
蒙古马精神解读傅锁根《蒙古马精神解读》共分五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章为“蒙古马精神”的孕育与提出。主要从历史纵深的视角对“蒙古马精神”的缘起、“蒙古马精神”的历史孕育、“蒙古马精神”的提出进行了探讨。第二章为“蒙古马精神”的丰富内涵及其价值传承。主要从“蒙古马精神”的基本内涵、“蒙古马精神”是内蒙古人民特有的奋斗精神、“蒙古马精神”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进行了思考。第三章为“蒙古马精神”是兴区强区之魂。主要站在文化的视角,从“蒙古马精神”与草原文化的关系、“蒙古马精神”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重要精神源泉、建设亮丽内蒙古必须弘扬“蒙古马精神”做出分析。第四章为“蒙古马精神”是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基础。主要从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弘扬“内蒙古精神”做出分析。第五章为“蒙古马精神”丰富了“中国精神”的谱系。主要从“蒙古马精神”蕴含的“中国精神”“蒙古马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集中体现、“蒙古马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进行了探讨。
-
马科学芒来,白东义马科学(Horse Science)是以马业基础理论研究为目的的理论性学科。马经历了约5000万年的进化,经历了迁移、驯化、扩张和发展等阶段,逐渐形成了当今的马业模式。在马属动物发展过程中,驯化是主要的事件,是人类高贵的征服。在马被驯化前,大多是马本身为了适应环境能够更好的生存而出现扩张和消亡并存的状态,而在被人类驯化后,人类按着马产业的发展需求进行了定向培育,从而导致了各个用途品种的形成和分化,这个过程大约进行了五六千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人类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马这个动物,展开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探索,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形成了严格的马科学体系。这些马科学体系对马产业的发展、马文化的传承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马科学》在编写过程中,广泛汲取国内外现代马科学新内容,结合我国马业发展状况和实际需求,系统地进行科学编辑,形成了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专著,既满足从事马科学专业人员的需要,又兼顾广大爱马者和马产业、马文化从业人员学习马科学知识的需要。同时采纳了近年来国内外马科学领域的一些具有代表性、崭新的研究成果,力图使之成为全面、系统、前沿,并与马产业紧密结合的专著。内蒙古自治区是世界上马品种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为了充分发挥我区地域特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以适应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中国乃至世界现代马业发展模式的需求,为今后我国马业跻身世界马业强国打下坚实的科技基础:为了响应和落实2017年12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的内政发(2017)147号文件《关于促进现代马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了迎接2019年首届内蒙古国际马业博览会的胜利召开,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协调组织下精心编写了内蒙古马文化与马产业研究丛书之《马科学》,希望为广大农牧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马,为我区马科学、马产业和马文化的更好发展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
马文化黄淑洁《马文化》从远古传说人手,介绍人马关系之嬗变,系统梳理中国古代马文化内涵、现代体育中的马文化及不同艺术领域中的马文化表现形式,还特别介绍了蒙古族的蒙古马文化,探讨马文化的研究价值及其传承与开发。
-
马旅游董杰,全小国,韩冬我国的马旅游产业,在2008年至2018年的十年间,经历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与变革,逐步由高端消费向大众休闲化发展。截至2017年,我国马匹存栏量343.6万匹,是世界上马匹存栏量第二大的国家;2016年,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建立国家马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建议》信息专报;2017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关于加快推动我国马产业转型升级的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与马产业相关的产业链条发展受到国家与地方的重视。其中,马旅游产业具有文化休闲、体育健身、乡村牧区振兴和文化传承等诸多优势,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马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休闲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拥有5000年养马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世界马文化与马种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养马国,拥有丰富的马文化历史资源、优质的马种资源和良好的自然资源。马在战争、交通、礼仪及耕种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作用,很早就被称为“六畜之首”。因马匹生长所需要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经济条件的变动,近代以来我国马匹的数量显著减少。但养马的文化根基依然深厚,并在历史的发展中完好地保存下来,无论是秦始皇陵兵马俑、东汉的“马踏飞燕(马超龙雀)”,还是云南大理三月街的赛马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哈萨克族民间歌舞等,都彰显了我国马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为恢复农业生产和满足国防建设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从苏联等国家引进良种,学习养马技术,建立马场,设立马匹配种站,全面开展对马匹的改良工作,培育新品种。到1977年,我国马匹数量已经从1949年的487万匹增长至1145万匹,位居世界□□位。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马匹数量呈现衰减趋势;近年来,受各类马产业专项政策和马旅游等文化消费项目的推动,马匹存栏量不断上升,马产业业态逐渐丰富,并呈现出新的繁荣发展趋势。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文旅特色小镇等项目的推进,以马为核心要素的文化旅游消费快速扩张,这将会切实推动我国马产业实现新一轮的转型升级。近年来,无论是马旅游产业的经济规模和效益、旅游产品的丰富程度、旅游流量,还是服务水平和资源利用情况等,都有了极大的进步和提高,进一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近些年来,各级□□制定了一系列专项产业推动政策,为做大、做强马旅游产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各地的马主题行业协会和马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各协会、□□部门为落实相关政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同马旅游企业共同开创了我国马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在过去的十年中,马旅游产业在由小变大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但还有很多地方不尽人意,亟待改进。
-
马产业王怀栋聚焦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内蒙古社科联组织策划了“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内蒙古马文化与马产业研究丛书”。作为丛书的组成部分,《马产业》的写作任务由自治区马产业专家王怀栋教授主持,项目承担单位为内蒙古农业大学。近年来,国内现代马产业逐渐兴起,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内蒙古现代马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借鉴国内外现代马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马产业》以内蒙古马产业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内外马产业发展现状、特点及趋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内蒙古马产业发展的问题,基于“一带一路”的国际视野,从全产业链和产业融合视角提出内蒙古马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马产业》的主要内容有内蒙古马产业发展的背景和重大意义、马产业发展基础理论、马产业发展历史沿革及特点、国外马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我国马产业发展现状、内蒙古马产业发展现状、内蒙古马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内蒙古发展马产业的环境分析、内蒙古马产业发展战略等。
-
大汖村最后十三人王晓岩作者对大汖这一空心村做了深入的田野调查,通过对留守在村中13位老人有血有肉的口述史和影像志,讲述了大汖村的历史、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生活及传统习俗。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剖析了在城镇化这一历史变革中中国村庄的命运和变化。通过以小见大、以点及面的方式,唤起更多人对空心村命运的关注与反思。
-
大汖村志唐娜 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以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为背景,融合田野调研、口述史访谈、视觉人类学等方法,在密切跟踪、持续关注此村人员递减状况下,完成了对大汖村的纪实性记录。《大汖村志》遵从基本的档案规范,从村落源流、地理自然、生产方式、人口宗族、民间生活、物质遗存等几个方面对大汖村的历史、文化变迁进行书写,并以时间年表的方式记录大汖村起源、发展、成熟、凋零的经过,从中可见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过程对一个村落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具体而真实的影响过程。《大汖村志》为大汖村留下了一份详实的消亡记录,对于传统村落空心化的现状具有一定现实性、学术性的价值。同时,中心也期望将大汖村作为传统村落空心化过程中的一处范本,通过以小见大、以点及面的方式,唤起更多人对空心村命运的关注与反思。
-
草原文化读本李悦《草原文化读本》主要内容包括草原文化回顾,草原民族往事,草原民族的社会生活,草原民族的物质文化,草原民族的哲学、宗教、语言文字与文学艺术。
-
同安吴招治薄饼庄华毅本书介绍了厦门名小吃“同安吴招治薄饼”由名不见经传的街边小吃发展到中华老字号、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程。书中穿插同安吴招治薄饼店在厦门抗击莫兰蒂台风中的感人事迹,以及为厦门金砖会议所做的贡献。本书是对厦门文化传统的传承,发扬了爱拼才会赢的闽南精神。
-
千年酒风—中国古代文人与酒王红波本书以酒为线索,重点写人,写人生感悟,读者或许可以从书中某个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代入感较强。读千年酒风,品百味人生。本书散文体裁,所有与酒相关的知识点都经过严格考证,与人相关的故事原材料以正史为主,旁涉其它。文笔力求通畅,兼顾趣味性与知识性,雅俗可赏,亦可增添读者谈资。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酒人酒事”,主要写人,计79篇文章;下编“酒风酒俗”,主要写酒的派生话题,写成38篇,计划取30篇。酒,在中国流传几千年,是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几乎成为了中国人生活中必需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因素。本书的出版必将提升大众对酒文化的认识和掌握,进而以酒为媒介,带动传统文化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