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
-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技术孟令奎 史文中 张鹏林本书主要介绍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相关原理和技术。全书分为九章,分别阐述了GIS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GIS基本原理、网络GIS数据存储技术、WebGIS技术、移动GIS技术、网格GIS技术以及网络GIS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常用网络GIS软件介绍等内容。书中前八章均附有习题,以加深读者对网络GIS的理解与掌握。本书可作为测绘、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了解、掌握网络GIS的参考用书。
-
现代信息检索Ricardo Baeza-Yates,Berthier Ribeiro-Neto等著;王知津等译;王知津译本书对信息检索领域的最新进展作了严谨、完整的剖析,内容涉及信息检索的数学模型、评价、查询语言与操作、文本语言与操作、多媒体语言及其特征、标引与检索、并行与分布式检索、用户界面与可视化、多媒体信息检索的模型与语言、多媒体信息检索的标引和检索、Web检索、图书馆与书目系统和数字图书馆等。本书内容广泛、细节丰富、深入浅出,可以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对从事信息检索及其系统与网络的分析、设计的实际工作者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前言前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现代的、廉价的图形用户界面和大容量存储设备的出现,信息检索(informationretrieval,IR)领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得传统的信息检索教材变得过时,所以很有必要引进新的信息检索图书。我们坚信,读者非常需要一本从计算机科学的观点(相对于用户中心观点)严谨完整地剖析该领域的书。本书正是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并适合作为信息检索的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的教材。本书由两个既相互补充又相互平衡的部分组成。前九章是核心部分,由本书的设计者编著或合著;第二部分共六章,与第一部分紧密相连,是由本领域的杰出研究者编写的相关学科最新成果。所有章节都使用相同的注释和术语。因此,尽管本书由多人合著,但实际上是一本很好的教材,而不是将各个作者所写的章节简单地编辑在一起。此外,我们还精心设计了本书的内容和结构,力求全面展示现代信息检索各重要部分的观点。从信息检索模型到标引文本、从信息检索可视化工具到Web界面、从信息检索多媒体到数字图书馆,本书内容广泛、细节丰富。鉴于信息检索对现代社会的紧密相关性和重要性,我们希望本书为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图书馆学的学科研究成果做出贡献。译者序RicardoBaeza-Yates和BerthierRibeiro-Neto是国际信息学界人士非常敬重的信息检索方面的专家,他们的作品都是口碑极佳的上乘之作,为他们的作品写译者序,这个念头本身就比较僭越。拜读此书,沉思良久,深感此书确实讨论了信息检索中许多非常重要的问题,而它们又是非常实际的,有些也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文中的讨论和分析通俗易懂,又寓意深远,读后颇感收获甚丰,不免由此萌生了将这本书介绍给国内同行的想法。几经辗转,了解到机械工业出版社有意出版此书,便自告奋勇地承担起了翻译的工作。信息检索是信息管理领域中的核心部分。面对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而积累起来的海量知识,如何高效、准确地查找所需要的信息,是每一个人在学习、研究和生活中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信息检索最早起源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和书目工作,后来,随着信息的急剧增加,人们对信息的利用也日趋广泛,信息检索也逐渐普及开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大容量存储技术的发展和流行,使得信息检索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信息检索与计算机科学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信息检索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目前,环顾国内外,关于信息检索的教材可谓琳琅满目,但大多数都是由图书馆学家、情报学家编写的,侧重于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操作性较强。Baeza-Yates和Ribeiro-Neto两人本身是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又熟谙信息检索的理论;他们从计算机科学的观点出发,将计算机理论与信息检索结合起来,重点阐述了信息检索的数学模型和实现技术,不啻为一部开历史之先河的佳作,本书的价值也在于此。我们相信,任何从事信息检索领域工作的人们,任何希望能快速、便捷地检索信息的人们,都会从本书的阅读中受益匪浅,这也是我们愿意做这件事的原因所在。受益于此书有余,不揣冒昧地为本书的读者们建议一条高效的阅读途径。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由第1章至第9章组成,以数学理论为基础,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信息检索的模型、评价、查询语言与操作、文本语言与操作、多媒体语言及其特征、标引与检索、并行与分布式检索等,内容严谨而又翔实,这部分构成了本书的核心。相比较而言,第4章“查询语言”是读者更合理的起点,第2章“建模”是理解全书的关键所在,任何检索都是在此基础上推广而来的。后一部分由第10章至第15章组成,这是计算机科学应用于信息检索领域的最新成果,主要涉及用户界面与可视化、多媒体信息检索的模型与语言及其标引与检索、Web检索、图书馆与书目系统、数字图书馆等,这部分是前一部分的合乎逻辑的延伸和扩展。从事信息检索研究的人们可以此为开端,了解新形势下的信息检索。此外,每一章都有“发展趋势与研究课题”和“书目讨论”两节,给读者提供了广阔、深入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空间。本书的内容还有很多,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将会发现许多新鲜生动而又非常深刻的东西,会发现许多你本该知道而至今尚未知晓的东西,这也是我们在阅读和翻译这本书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一部英文论著在汉语中的旅行,永远是无法捉摸的。对本书的译者来说,全书讨论的正是译者们最为熟知的一个领域。这次翻译的前提是对原文的彻底领会,因此,不会存在任何技术细节会因为译者的生疏而发生扭曲。事实上,译者们所面对的主要是“词汇”方面。同一个词或短语,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理解,鉴于此,我们结合自己多年的信息检索知识和经验,遵从教科书的习惯用法,参考了《英汉计算机词典》、《英汉数学词典》等,并请教了一些该领域的专家,力求做到准确无误。依循学术惯例,或许不无感激,我们要感谢对本书的翻译有所襄助的学人们。本书由王知津、贾福新、郑红军主译,李明珍、孙鑫、蒋伟伟、翟娅、刘建准、王辰君、武丽辉、范志雯、路彩妹、马爱萍、谭周明、张国华、孙美丽、孙立武也对本书部分内容的初译作了很多的工作,在此予以衷心感谢。全书由郑红军进行了一校和部分内容的重译,王知津负责全书的二校和最后审定。译文虽经多次修改和校正,并根据本书官方网站的最新勘误表订正了绝大部分错误,但由于译者的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疏漏及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我们真诚地希望同行和读者不吝赐教,不胜感激之至。致谢我们向在过去几个月中给予我们无私帮助的那些人致以诚挚的谢意。如果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本书可能无法得以出版。首先,我们要感谢所有章节的作者以及他们所做的贡献。ElisaBertino、EricBrown、BarbaraCatania、ChristosFaloutsos、ElenaFerrari、EdFox、MartiHearst、GonzaloNavarro、EdieRasmussen、OhmSornil、NivioZiviani,他们文章中的专业知识是我们所不具备的。在整个编辑和反复审核的过程中,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在此我们表示感谢。其次,我们要感谢对本书的出版有着很大兴趣的所有人,尤其是ScottDelman和DougSery。再次,我们要感谢AddisonWesleyLongman出版公司在整个过程中所做的工作以及KeithMansfield、KarenSutherland、BridgetAllen、DavidHarison、SheilaChatten、HelenHodge和LisaTalbot的兴趣和鼓励。他们联系的评论人阅读了本书的一些早期方案,并给我们提供了好的反馈和非常宝贵的意见。“并行和分布式信息检索”一章从“信息检索应用”(在书中并不适用)部分移至“文本信息检索”部分,这是因为一个不知姓名的推荐人对此进行了客观的论证。“检索评价”这一章也是另一个热情的推荐人强调了这一主题的重要性后才添加进去的。第四,我们要感谢与我们讨论这个方案的所有的人。DougOard对草案做了初期的评论。GaryMarchionini是早期的支持者,并与我们保持着紧密的联系。BruceCroft从一开始就鼓励我们尽力地做好。AlbertoMendelzon提出了初始的建议,并在检索了Web后汇编了各章的参考文献。EdFox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绪论”这一章做了非常有见解的评论(使得这章有很大的改善),并对“建模”这一章做了详尽的评述。MartiHearst对我们早期的草案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并在整个编辑过程了给予了帮助,是一位热情的支持者和参与者。第五,我们要感谢我们单位的支持,智利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FederalUniversityofMinasGerais对我们无私的支援。国家研究局(巴西研究委员会(CNPq)和智利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CONICYT))、国际合作项目尤其是西班牙的美洲西班牙语区发展科学技术部(CYTED)项目ⅤⅡ.13AMYRI(万维网中的信息管理和检索环境)、Pronex计划下的巴西科技部科研项目信贷局(Finep)项目SIAM(移动计算机信息系统)给我们提供了资金支持。最为重要的是,感谢Helena、Rosa和孩子们,为了本书我们做了许多旅行调查、错过了许多周末而且工作时间没有规律,而她们默默忍受了这一切。
-
Creator可视化仿真建模技术王乘、周均清、李利军本书根据Multigen-Paradigm公司专门针对可视化仿真行业应用特点开发的实时可视化三维模软件系统—— Multigen Creator系列软件应用的经验编著而成,系统地介绍了Multigen Creator的软件功能及基本可视化仿真建模技术与方法。全书分上、下两篇,共17章,涵盖了可视化仿真技术的基本知识、 Creator软件基本使用技巧、建模工具箱的具体命名 用方法基本三维可视化仿真建模技术及技巧、高级建模技术及应用、模型数据库优化技术以及针对大场景仿真应用的地形仿真建模技术等内容。本书将三维视景仿真的理论与方法与 Creator软件功能使用融为一体,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教材,也可以作为 Creator软件用户的使用指南,对从事虚拟仿真技术应用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
EDA培训教程甘登岱,田富鹏,朱利娜主编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熟练掌握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电子工程师必需具备的基本技能。本书旨在帮助电子工程师掌握常用EDA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并能以计算机为工具完成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本书共分四篇,分别介绍电子电路分析软件(EWB)、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编程逻辑器件(ISP)、常用开发软件(MAXplusII)和单片机开发系统软件(WAVE)。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和中等专业学校电气类专业通用教材,也可供广大电子电路设坟人员和在校学生自学使用。本书前言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熟练掌握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电子工程师必需具备的基本技能。为帮助电子工程师掌握常用EDA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并能以计算机作为工具完成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特编写了本书。本书共四篇,分别介绍了电子电路分析软件EWB-ElectronicsWorkbench、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rotel99SE、可编程逻辑器件(ISP)常用开发软件MAXplusII和单片机开发系统软件WAVE(伟福)的应用。各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篇电子电路的仿真(EWB)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等工作的人员,经常需要对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验和调试。以往的实验往往在面包板上进行,根据实验结果不断更新元器件或修改参数,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但由于受工作场地、仪器设备和元器件品种、数量的限制,有些实验往往无法及时完成。即使能完成,由于插装元器件和连接导线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电路的仿真或模拟已成为电子系统设计的必要手段。在仿真过程中,仅需操作鼠标即可设计电路、更换元器件、修改参数、测量数据和观察波形,直至电路最优。80年代末90年代初,加拿大InteractiveImageTechnologies公司推出了专门用于电子电路仿真的虚拟“电子工作台”(ElectronicsWorkbench——简记为EWB),它可以仿真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混合电路,目前已在电子工程设计和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本篇中,我们以4章篇幅介绍了EWB软件的功能与安装方法,基本使用方法,EWB的分析功能,并利用该软件对若干典型电路进行了分析。第2篇印制电路板设计(Protel99SE)Protel99SE是Protel公司开发的功能强大的电路辅助设计工具,是EDA行业的主流产品。Protel99SE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版本,利用它可以方便地绘制原理图与PCB图。在本篇中,我们以3章篇幅介绍了Protel99SE的基本使用方法,原理图设计方法,以及PCB图设计方法。第3篇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本篇主要介绍了MAXPlusII软件的使用方法,其中,第8章介绍了PLD器件的基本结构,以及GAL系列和Altera公司MAX7000系列CPLD器件的结构和性能;第9章主要介绍了VHDL语言的基本语法、常用语句,并通过基本组合、时序电路的设计介绍了利用VHDL语言设计逻辑电路的方法;第10章主要介绍了MAXPlusII软件的使用方法,分别介绍了原理图设计、文本设计、文件编译和文件仿真等关键设计步骤;第11章通过设计几个完整的实例详细讲述了使用VHDL语言设计逻辑电路的方法和步骤。第4篇WAVE单片机开发系统单片机技术是电子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单片机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低廉的价格,已成为电子系统设计的首选方案。近年来,随着Flash存储器的广泛应用,可以反复擦写的ISP单片机已经成为主要的单片机系列。应用程序的调整可以不依赖硬件仿真器,直接在仿真软件环境中完成,再通过简单的下载线,写入用户单片机,大大降低了单片机开发的门槛。WAVE软件是WAVE硬件仿真器的开发软件,具有纯软件开发的功能。其Windows版本功能强大,中文界面、英文界面可任选,用户源程序的大小不再有任何限制,支持ASM、C、PLM语言混合编程,具有项目管理功能,是调试单片机用户程序的优秀工具。在本篇中,我们首先介绍了WAVE单片机开发系统,然后介绍了WAVE软件的仿真开发环境,以及WAVE仿真软件分析功能的使用。本书由甘登岱主编,参与本书编写的主要有郭玲文、李晨光、孟宪礼、白冰、黄瑞友、李红、郭燕、章银武、林军会、乔震、贾敬瑶、张安鹏、齐华杰、甘露、李金龙、刘春瑞、王立民、李鹏、崔元胜、谭建、郭玲玫等。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作者希望能以更容易接受的方式给读者介绍EDA知识,衷心希望该书能对读者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有错误及疏漏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备更正。编者2004年11月
-
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修订版)》的再版,同时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共分十五章,在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关概念、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Web开发的基本技术、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信息系统的发展等内容。与前一版相比,《管理信息系统》新增加的章节为第四章Web开发的基本技术、第十二章电子商务和第十三章电子政务,此外,对其他各章也都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新发展做了修改和补充。《管理信息系统》配有教学演示软件,内容包括网上图书销售、旅馆管理、UML代码自动生成与逆向工程、航空预订票、文献查询等50多个管理应用软件演示系统,SQL练习系统和概念测试题等。《管理信息系统》还配有上网学习卡,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课程指南、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和教学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出版的教学资源有《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习题集》、《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案例集》和《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教学课件》。《管理信息系统》可作为高等学校管理学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人员的参考用书。
-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傅铅生著《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讨论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信息系统的分析与开发人员不仅要具有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还应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因此《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可作为培养企业信息系统的工程开发和管理专业人才的理论结合实践的综合性教材。《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依据“先进性、创新性、适用性”的要求,结合对企业信息系统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目前实际获得应用的信息系统前沿开发技术,重点讲述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使用的开发理论,介绍了当前我国企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实践中获得应用的结构化开发方法和技术,并就面向目标开发技术、信息系统建模分析等信息系统建设的最新应用研究进行了讨论。全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各章都配有练习思考习题,供读者学习本章内容时进行重点复习和实际演练。《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系统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项目经理、企业主管的参考资料。
-
信息检索原理与方法教程赵岩碧主编《信息检索原理与方法教程》以计算机信息检索基本原理知识为主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当前电子信息资源检索的基本方法。全书内容涉及信息资源的概念、信息检索原理、中文文摘型数据库检索、外文文摘型数据库检索、中文全文型数据库检索、外文全文型数据库检索、各种特种文献数据库检索和因特网上信息资源检索等。在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主要介绍信息载体的不同形式及其特点,特别是各种载体信息资源的新内容、新结构和新方法。根据目前各种类型检索工具的实际使用情况,对个别数据库介绍了对应的印刷型手工检索工具,少量数据库介绍了其光盘版,大多数数据库则只介绍它们的网络版。《信息检索原理与方法教程》适用于理工科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学科研人员,也可作为相应学科专业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及各类信息咨询人员获取信息的参考书。
-
电脑写作胡元德 编著这是一本专业写作老师在计算机教你如何写文章的书稿。他教你如何编辑文稿,如何安排版面,如何巧用电脑的功能做到既省时、省心,又美观、实用,是一本区别于计算机操作手册的写作工具书,为一切有写作需求的人提供便捷的实用手段。
-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教程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公司规划与信息系统规划杨青著本书对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各种总状况做了全面综述,尤其对企业战略规划和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关系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达到了这方面的前沿。因而,对从事企业战略和信息系统战略的研究者来说是十分有益的。本书中这些成果的取得是作者辛勤劳动和大量付出的结果。本书在实际应用方面的内容也是十八深入的。本书介绍了许多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这对实际工作者很有参考价值。本书在内容和方法上均有创新:其一,本书的研究主题是基于美国麻省理工的重要学术研究成果;其二,本书以我国大中型企业为对象,设计了研究模型的结构化调研问卷,首先在复旦大学MBA进行了导航 研究;其三,本书完全按照国际上主流的实证分析方法展开研究。本书立足于最新的BP-ISP战略关系研究,即以第五代战略管理的核心思想“战略能力观”战略匹配模型“进行剖析,对基于能力的BP-ISP战略关系从本质剖析、内容构成验证、实现方法以及实现过程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了研究。本书深入、翔实地分析了BP-ISP战略关系研究的现状,界定了研究的范围和性质,明确了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核心问题。同时,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研究提出了基于公司内部特质的BP-ISP战略地位与BP-ISP战略集成阶段和影响系统概念模型,并在对我国300多家大中型企业展开调研、直接走访等实践工作基础上设计了相关衡量指标,且利用收集的大量经验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