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及软件方法学
-
软件体系结构实用教程付燕,李贵民 编《软件体系结构实用教程(第2版)/高等学校新工科计算机类专业系列教材》共分10章。第1章简单介绍了软件重用和构件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它们是学习软件体系结构有关知识的基础。第2章介绍了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发展和研究现状。第3章对软件体系结构的风格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并给出了一些应用实例。第4章讨论软件体系结构的三种描述方法。第5章介绍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过程中使用的一般原理和设计模式,以及关键质量属性需求驱动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法。第6章对Bass等人提出的一种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过程做了详细介绍。第7章介绍软件体系结构评估方法,重点介绍SAAM和ATAM方法。第8章介绍基于服务的体系结构,对SOA、Web Services和微服务架构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第9章对特定领域的软件体系结构进行介绍,详细讨论了其建立过程。第10章介绍了软件体系结构集成开发环境的具体功能。《软件体系结构实用教程(第2版)/高等学校新工科计算机类专业系列教材》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软件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软件开发人员的参考书。
-
软件工程刘玮,刘军,李伟波 编本书遵循软件开发“工程化思想”,主要讲述软件工程各个重要阶段的核心理论、原理、方法以及应用技术。全书共9章,包括软件工程概述、结构化需求分析、结构化软件设计与实现、面向对象的软件需求分析、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与实现、软件测试技术、软件工程项目管理概述、软件配置与软件维护和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等。
-
打造流畅的Android App萧文翰 著暂缺简介...
-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常晋义,宋伟,高婷玉 著本书以应用型本科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专业为基础,讨论软件开发过程中工程技术问题与过程管理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软件生命周期中的技术与方法,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相关问题,以及应用方法。本书力求清晰而简洁的描绘软件开发的工程学与管理学,并用大量案例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
交互设计由芳 著本书以交互设计的理论方法为主线,建立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通过六个步骤,从三个角度介绍交互设计的流程和思维方法。六个步骤主要包括市场调研与设计研究、用户研究与任务分析、商业模型与概念设计、信息架构与设计实现、设计评估与用户测试、系统开发与运营跟踪。本书通过真实、完整的案例,与读者分享作者的实践心得,帮助读者加深对交互设计方法的理解,掌握其在实践中的运用过程。本书也涉及一些交互设计在商业中的应用。学习交互设计的目的不仅是成为专业的交互设计师,更需要通过掌握相关的技能将交互设计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本书可作为设计学专业交互设计、用户研究、可用性测试等相关课程的专业教材。读者对象主要包括专注于数字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师、界面设计师、项目经理、可用性测试工程师,以及交互设计、用户体验和数字媒体等相关方向的学生。
-
软件质量与可靠性保证技术陆民燕 编暂缺简介...
-
运用有限和无限排队论的软件可靠性评估张楠,宫妍 著本书研究如何将故障检测工作量、故障修正工作量、故障修正延迟和排错等待延迟考虑到基于排队论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中。 测试工作量是影响测试过程的重要因素,与日历时间相比,测试工作量随测试时间的变化情况对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具有显著影响。在软件测试中,适当规模的软件项目在系统测试过程中通常由不同的团队人员进行故障检测和故障修正。因此可以认为,软件故障检测资源和故障修正资源是相互独立的资源。本书将软件故障检测和故障修正过程的资源进行区分,即将软件测试工作量分为两部分:故障检测过程所需要的资源称为故障检测工作量,故障修正过程所需要的资源称为故障修正工作量,并分别为它们建立模型。 大多数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都假设检测到的故障被立即修正。这个假设与实际的软件测试情况并不相符。实际上,从故障检测到故障被修正完成之间会有一定的延迟,而且此延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书使用无限服务台排队(infinite server queuing,ISQ)模型来解释这个软件故障修正延迟,即已检测到的故障和故障修正人员分别对应于排队模型的到达顾客和服务人员。此外,书中重点讨论影响故障修正延迟的因素——故障检测工作量和故障修正工作量,并将它们应用到ISQ模型中,提出一个考虑故障检测工作量和故障修正工作量的基于ISQ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即ISQFDEFCE模型,并对ISQFDEFCE模型做了进一步修正,即在故障修正时引入新故障。 绝大部分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都假设故障修正率服从同一分布。但是在实际故障修正过程中,故障修正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旦这些因素发生变化,软件的故障修正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即故障修正率既非不变的又非平稳的,而是可能在某些点发生变化,这就是软件可靠性建模中的移动点(change point,CP)问题。本书提出在考虑故障检测工作量和故障修正工作量的基于ISQ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基础上,将移动点应用到软件故障修正延迟建模过程中。建立基于移动点的ISQFDEFCE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即ISQFDEFCECP模型,并对ISQFDEFCECP模型做了进一步修正,即在故障修正时引入新故障。
-
仿人机器人原理与设计[英] 艾蒂安·伯德(Etienne Burdet) 著本书是作者在运动控制和神经力学领域多年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的积累,综合了生理学、工程学和计算神经科学的方法,从神经控制系统适应性和机械设备性能适应性的角度,提供了对人类运动控制的全面和严格的阐述。
-
亚对数空间限定多墨水点交替式下推自动机的计算复杂性王建良 著交替式下推自动机是当前并行与分布式计算环境的数学模型,而墨水点是对移动智能体在宿主机器上写入信息的一种模拟,交替式下推自动机的研究对于解明基于互联网的并行与分布式计算的复杂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交替式是由Chandra、Kozen和Stockmeyer提出来的一个并行与分布式计算的理论模型。交替式图灵机(Alternating Turing Machine)是对非确定性图灵机的一个扩展,它的有穷状态被分为全称状态(Universal State)和存在状态(Existential State)两种不同的计算状态。交替式图灵机采用交替的方式,不断采用存在和全称两种计算方式进行计算,已经证明,这种交替式计算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计算能力,交替式下推自动机则是比交替式图灵机更为简单的计算模型。关于亚对数空间限定的交替式图灵机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目前国际上关于多墨水点交替式下推自动机的研究还比较少。 本书引入两种类型的机器模型,即具有亚对数空间的2方向交替式下推自动机和具有多个墨水点的交替式下推自动机,并对这两种类型自动机模型的一些重要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多墨水点交替式下推自动机的概念;研究了在亚对数空间下,墨水点个数对仅有全称状态的多墨水点交替式下推自动机计算能力的影响;证明了亚对数空间限定的仅有全称状态的多墨水点交替式下推自动机计算能力随着墨水点个数的增加而增强,研究了在亚对数空间下,仅有全称状态和仅有存在状态的多墨水点交替式下推自动机计算能力的关系,证明了它们的计算能力是不可比较的;论证了在亚对数空间下,仅有全称状态的多墨水点交替式下推自动机所识别的语言族,以及仅有存在状态的多墨水点交替式下推自动机所识别语言族的闭包属性,证明了这些语言族在补、与正则语言的连接、星号及保持长度的同态运算下是不封闭的;引入自验证的1墨水点2方向非确定性下推自动机,证明了在亚对数空间下,具有1墨水点的非确定性下推自动机计算能力比具有1墨水点的自验证非确定性下推自动机的计算能力强。本书最后讨论了相关的几个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
全栈软件测试工程师宝典顾翔 著本书是是《软件测试技术实战 设计、工具及管理》一书的姊妹书,是一本全面介绍全面软件测试的书籍。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技术篇(第1章——第5章),主要介绍软件测试技术;下篇为工具篇(第6章——第12章),主要介绍软件测试工具。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可以使您尽快从一位软件菜鸟变为测试领域的达人,当然这里需要您的努力和天赋。另外阅读此书后,您对于软件测试工作不会变得枯燥,让您可以在工作中享受逮BUG的乐趣。本书适合于有3年以上经验的软件测试从业人员,也适合于在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