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理论与基础知识
-
计算机技术在天文航海上的应用李启华编著本书介绍了天文航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计算机技术在天文航海上的各种应用及作者在教学中应用的天文航海综合程序等。
-
微机原理及应用顾可民主编全书共分8章,全面详实地介绍了十六位(8086系列)微机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实际应用,其具体内容包括:微机的总体结构、基本原理及工作过程;8086微处理器采用的技术、结构、支持的芯片以及系统总线的形成;8086/8088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以及顺序、分支、循环、子程序等四种程序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存储器系统结构、典型芯片以及连接方法;输入输出子系统,中断技术;常用微机接口芯片与实际应用举例;最后对目前较高档的微处理器及指令系统进行介绍。《微机原理及应用》按总学时70学时设计,其中实训部分占总学时的1/3,并且每章中都安排了实训内容。本教材中的全部程序、实训内容均在机器上及实训装置上调试通过。
-
计算机应用基础同步自测杨明福主编本书内容紧扣考试大纲,按章节顺序给出同步自测试题,并提供了参考答案和典型试题的题解分析。书中所选例题的典型和启发性极强,应试者应反复进行自测练习,以求熟练掌握和应用于考试。
-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王移芝[等]编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组织编写的,是北京市教委2003年“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被高等教育出版社列为“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本书在原有《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以及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现状和水平,对教学内容、体系结构做了重大的修改,并且配有丰富的数字化的教学资源。本书的作者都是多年从事教学和教材建设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教师,较好地保证了教材的质量。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与计算机文化、信息安全、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硬件基础、操作系统基础、软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和网络技术基础。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各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材,也可作为开展网络化教学课程使用的教材,也适合作为各类计算机培训班的教材和自学参考书。
-
数字原理(美)R.L.托克海姆(Roger L.Tokheim)著;陈文楷,徐萍萍译本书为“全美经典学习指导系列”之一.本书为大学工科电子技术类基础课教学参考书。本书主要内容有数制与编码、逻辑门、逻辑电路的化简、TTL和CMOS集成电路、数码转换、二进制运算及其运算电路、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存储器以及其他器件和技术。本书结构合理,便于读者逐步掌握数制理论及设备器件等知识,并介绍解决实际相关问题的方法。书中穿插有一定量的习题,使读者迅速掌握并巩固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每章结尾的补充练习便于读者扩大知识面。每道题后都附有答案,因此本书比较适合于自学。本书可以作为电子信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及其相关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传递过程原理王运东,骆广生,刘谦编著本书从研究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3种传递过程的机理入手,阐明传递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概念、基本物理现象以及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内容包括传递过程微分方程、不可压缩流体运动、边界层理论、湍流、导热、对流换热、传质、分子扩散、对流扩散等方面的内容。本书力图从物理和数学上阐述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过程之间的相似性,用统一的和对照的方法研究这3种传递过程,加深读者对它们的理解。全书共11章,书末有附录。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工、机械、热能、冶金、食品加工以及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亦可作为上述专业的研究人员、设计人员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多值逻辑电路与神经网络和模糊计算机陈书开著本书是一部关于多值逻辑电路与神经网络和模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专著。全书分两篇进行论述:第1篇内容包括多值逻辑代数、三值门电路、四值门电路、八值门电路、多值组合逻辑电路、任意值解发器、任意值时序逻辑电路及四值计算机等;第2篇内容包括模糊逻辑的集合论基础、基本模糊逻辑电路、神经网络与模糊计算机的设计思想。本书介绍的各种多值逻辑电路、模糊逻辑电路、多值计算机结构体系和模糊计算机结构体系均是作者的创新结晶。本书内容新颖,系统实用,理论密切结合实际,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大的参考价值。本书可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控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及通信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亦可供从事多值逻辑技术与模糊逻辑技术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阅读。
-
可视化仿真技术及其应用钟登华等著本书重点研究可视化仿真理论方法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可视化仿真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图形辅助仿真建模方法、全过程三维动态仿真理论以及基于GIS的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技术等,实现了仿真建模、仿真计算过程及成果的可视化,为简化仿真建模及直观逼真地表达仿真过程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复杂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系统的可视化仿真与优化、水电工程施工导截流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及优化、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交通运输系统可视化仿真与优化分析以及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动态仿真分析等问题,并结合具体工程应用,研制开发了相应的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软件系统,为复杂大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从而弥补了传统设计方法定量计算分析的不足,为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制订与管理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另外,书中详细介绍了我们研制开发的几个实用的工程可视化仿真软件的系统结构、主要功能、开发方式及其使用方法等。本书或作为高等院校水利工程、系统工程、管理工程、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亦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人中的参考材料。
-
信息技术基础实用教程樊孝忠,瞿有利,王梅英编著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相关知识,主要包括三类内容。一、基础知识:信息基础知识,计算机发展历史、经典设计思想,计算机的特点、分类、系统组成和工作机理,数据、信息及其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网络和数据通信基础等,为进一步学习或阅读专业书籍奠定必备基础。二、实用知识:Windows 2000,Word 2000,上网浏览,电子邮件,系统失效防范措施等,还简单介绍了国产软件WPS 2000和红旗Linux,使你很快就能使用计算机,享受计算机。三、时尚知识:介绍新技术、新设备,如数码相机、活动硬盘、DVD、多媒体、因特网等,同时还讨论了信息时代的安全意识和道德规范等在我们周围日益突出的问题,使你能感知未来,作些思想准备。该书可用做大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中小学信息课程教学参考书,也适用于管理人员和家庭用户阅读。
-
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钟毅芳等主编本教材是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编写的,是机械基础课程改革的主要教材之一。本教材以机械类大专业的学生为对象,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能力和结构设计能力;教学内容以机械设计为主线,将传统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和《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三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并注意取材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及适度拓宽基础。本教材分为四篇共25章,第一篇机械设计总论(二至五章)主要介绍有关机械设计的中的基础知识,如机械系统和机构的组成、机械设计中的强度和刚度问题及有关的精度设计基础等;第二篇机械零部件和机构设计(六至十八章)主要阐述机械零、部件和机构的参数设计和运动设计;第三篇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十九至二十一章)主要阐述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及密封结构;第四篇机械系统设计和系统动力学设计(二十二于二十五章)主要阐述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系统动力学设计和尺寸链等。本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类各专业机械设计方面的基础教材,也可供高等学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