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
山东省环境质量报告书山东省环境保护厅 编著《山东省环境质量报告书(2006-2010年)》以《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2010年)为规范依据,根据山东省各级环境监测站2006-2010年的监测数据和生态环境调查成果,通过对各类资料数据分类汇总和环境质量的综合分析,分四个部分十九章对山东省环境质量状况作了全景式阐述。从专业技术角度对全省“十一五”期间空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辐射环境、土壤环境、近海海域和生态环境等多要素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对其变化规律、变化趋势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真实、详尽地反映了山东省环境质量状况与变化趋势。
-
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与实用徐广华 等著《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与实用》对应急监测的前期准备、如何编制《应急监测预案》、监测方案和监测报告的编写、应急监测现场的组织与实施及注意事项、应急监测采样方法和设备、现场监测分析方法和设备、应急监测实验室分析方法和设备、质量保证、信息系统等进行了论述,并列举了大量的相关实例,还附有环境应急及监测工作中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文件、标准和规范,供读者在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可供从事环境应急管理、应急监测技术、实验室监测分析、监测科研人员和应急处置专家及相关人员借鉴和参考,也可作为应急监测培训教材。
-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案例讲评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 编为总结战略环评的实践经验,促进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推动战略环评的深入开展,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案例讲评》前四辑的基础上,精心遴选了8个典型案例,编辑出版《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案例讲评(第5辑)》。 本案例辑覆盖面较广,行业上覆盖了区域、矿区、航道、港口、轨道交通等,同时特别选取了两个地方环保部门推荐的环评案例。
-
拯救地球生物圈姜春云 著全球环境恶化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大祸患。当今的环境危机是传统工业文明的副产品。全球环境恶化有其深层次根源,但最根本的还是人类没有正确对待大自然,在处理与大自然的关系上,犯了极严重的错误。破解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人类文明转型。加快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是全人类的当务之急、共同责任。 拯救地球生物圈,实践人类文明转型,是人类发展史上空前宏伟、艰巨而壮丽的事业,也是一项极其庞大而又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人类潜心研究、正确认识和回答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诸如,人类与大自然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在茫茫宇宙空间数以亿万计的天体中,为什么唯有地球是生命的绿色摇篮?何谓地球生物圈,地球生物圈的正负向演替对人类生存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拯救地球生物圈——走生态文明之路,如何做到各国通力合作、协调动作,等等。 本专著在综合汲取中外专家学者和有关研究机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紧密联系当前全球环境的实际,深入探讨和剖析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观点、见解、思路和对策举措,集中论述了“人类文明转型”的必然趋势,抓住了环境危机迟迟得不到根本好转的根源,深刻揭示、论证了唯有走生态文明之路,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本书资料丰富、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观点新颖、理念独特,对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工商业人员有较高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
中韩围填海环境影响与管理政策研讨会论文集王曙光 等主编围填海是世界一些沿海国家缓解土地资源不足、增加建设用地的重要途径。荷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是填海造地的典型代表。这些国家通过填海造地,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的经济生产活动和社会发展。但与此同时,填海工程在局部海域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局部海岸和海滩的侵蚀或者淤积问题,严重破坏生物的栖息地,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损害近海生态系统的健康,削弱了近海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难以修复的破坏。围填海问题已经对当前的海洋管理工作形成新的挑战。《中韩围填海环境影响与管理政策研讨会论文集》共有38篇论文,其中,18篇论文进行了会议交流。为了让更多科研工作组和管理人员分享研讨会的成果和报告人的智慧,我们遴选了33篇论文,集结为论文集出版。论文集分四个专题:围填海管理政策、围填海环境影响、围填海经济、围填海工程及应用。围填海问题复杂,涉及海岸带科学、海洋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认识深浅不一。
-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编为使各级环境监测站更加系统地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各项质量管理规定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推动各级环境监测站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工作,《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实用性的角度出发,收录了当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相关文件和常用的各项技术规范、标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手册》是从事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必备读物。 也是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书。
-
作业环境检测与评价徐桂芹 主编《作业环境检测与评价》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作业环境检测与评价方面的基本理论、技术原理、检测方法以及监控系统应用技术。本书分为绪论、常用的检测仪器及其原理、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与评价、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检测与评价,作业场所其他职业卫生因素检测与评价、作业环境的监控、质量控制共七章。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用书,以及作业环境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人员的培训教材,同时也可作为从事职业卫生管理、生产安全管理等人员的参考资料。
-
环境监测技术季宏祥 编“环境监测技术”是环境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环境监测技术》结合环境监测岗位任务、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依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编写而成。打破了传统教材学科体系的构建模式,按照“行动导向,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重组教材结构。全书以环境监测对象为主线,基于环境监测岗位任务、项目和方法,分别介绍了水和污水、大气和废气、土壤、噪声的监测,并设计了环境监测的情境和监测项目,突出实用性,重点培养环境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完成岗位监测任务。 《环境监测技术》为高职高专环境类专业教材,也可供其他各类学习环境专业、分析专业师生及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
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袁国富,张心昱,唐新斋 等著《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归纳和总结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站水环境野外长期观测的质量控制方法和规范。分别从水环境长期观测和数据管理的各个环节人手,明确了水环境观测过程的质量管理描施,包括样地的质量管理、野外现场观测的质量管理、野外采样的质量管理、室内分析的质量管理等;归纳了水环境长期观测数据质量审核与评估的方法和技术。《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还系统总结了野外生态环境长期监测的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以及相关的各类规章制度和质量文件等。《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可供农业、林业、生态环境监测等行业部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
生态系统气象辐射监测质量控制方法胡波,刘广仁,王跃思 编著《丛书:生态系统气象辐射监测质量控制方法》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叙述陆地生态系统大气长期监测质量管理的目标、任务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其次,从数据产生过程的关键环节着手,详细描述了监测系统的顶层设计、技术条件和仪器,监测系统的运行、维护以及传感器的定期更换标定等;归纳了数据管理系统,提出了相应要素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对CERN生态系统的气象辐射观测QC/QA作阐述:最后,根据CERN长期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的经验,归纳总结数据检验和质量评估方法,并制定了相关的数据规范。《丛书:生态系统气象辐射监测质量控制方法》可供气象辐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等行业部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相关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