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及其防治
-
中国区域减灾基础能力初步研究高庆华本书在对我国自然灾害灾情和减灾能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减灾基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减灾基础能力和相对减灾基础能力进行了区域评价;并结合多个方面的减灾需求,对区域减灾基础能力建设需求度进行了初步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区域减灾基础能力建设的重大措施建议。. 本书资料丰富,立论新颖,可供从事灾害管理、科研、教学的各界人士参考。...
-
环境水力学理论及应用《环境水力学理论及应用:赵文谦教授论文选集》编辑委员会 编《环境水力学理论及应用:赵文谦教授论文选集》收集了赵文谦教授参与和发表的一些水力学方面的前沿课题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复杂条件下湍流模型在热污染、含沙水流等方面的应用及实验测量技术和复杂条件下石油污染的环境水力学问题研究等。对从事环境水力学研究的工作者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环境水力学理论及应用:赵文谦教授论文选集》里收集的42篇文章,是多年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部分成果的反映。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我和我的研究生及一起工作的年青学者们共同研究的成果。当今的时代,科技进步的速度愈来愈快快,面对的科学问题愈来愈尖深,相形之下,个人的力量显得渺小。按我的理解,教师的基本责任在于培养人,为年青的后人开路,这比自己直接做出研究成果更为重要,如果我们能在某一领域对年青的后来人起到启蒙作家长就很知足了。
-
灾害应急管理丛书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编本丛书分《中国自然灾害管理体制和政策》、《中国灾害管理实践和重大灾害案例》、《灾害科学和灾害理论》、《灾害管理的国际比较》4册,既有对灾害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也有地方基层操作层面的具体剖析、情况交流;既有对我国灾害管理经验的总结,也有对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学习借鉴,是城乡社区防灾、减灾的普及提高读物,将对加强基层社区的知识培训、减灾教育,提高广大社区居民的减灾知识和社区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
气象预测减灾一体化业务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潘志祥本书是中国气象局“十五”预测减灾一体化业务服务系统建设资助项目。主要内容包括:重大暴雨天气过程形成机理分析,流域面雨量预报技术研究,MM5中尺度数值模式的本地化试验,多普勒天气雷达短时预警技术研究,城市环境气象指数预报业务的建立,省会长沙市空气质量分析与预报技术,大气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森林火灾监测与危险天气等级预报,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等方面。本书围绕湖南省“十五”预测减灾一体化业务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集中体现了该省在这一领域所做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主要内容包括:重大暴雨天气过程形成机理分析,流域面雨量预报技术研究,MM5中尺度数值模式的本地化试验,多普勒天气雷达短时预警技术研究,城市环境气象指数预报业务的建立,省会长沙市空气质量分析与预报技术,大气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森林火灾监测与危险天气等级预报,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等方面。一体化业务服务系统的建立,增强了气象预测预报预警能力,使气象服务更加深人,业务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气象服务的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系统全面,科学性和实用性强,可供气象部门从事预测预报、系统开发、气象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技术人员以及从事气象部门领导工作、业务管理人员阅读,同时也可供其他从事防灾减灾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
防灾投资的效益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王晓丽我国对防灾投资效益评价方法的研究较少,为了针对我国国情提出客观、合理的防灾投资效益评价方法,本书首先对国内外现有的防灾投资效益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找出其各自的优缺点,作为本研究的参考。防灾投资是一种将现有的经济资源投入到将来的行为,有将它与其他社会基础投资一样,对其投资效益通过公平、合理的尺度进行评价。防灾投资又是一个概率投资,因灾害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投资以后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回报,这样会使人们在将现有的经济资源投入时产生担忧,所以如何对防灾投资效益进行正确、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是目前急需研究清楚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书的研究目标是要建立在一种能同时把握防投资的不确定性、防灾投资对土地选择行为的促进作用及对社会的波及效果的社会经济学模型、提出全新的防灾投资的效益分析与评价方法。
-
汽车排放与环境保护葛蕴珊本书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用书。本书详细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有害排放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污染控制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和控制措施,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和控制措施,三效催化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柴油机微粒捕集器的技术现状,在用车的排放控制措施和排放诊断技术,排放法规和测量技术,车用燃料的发展和代用燃料技术等。本书的编写面向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工作实际,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必备教材,还可供从事汽车设计、运用与维修工作的有关人员参考。本书由葛蕴珊、郝利君、张付军、黄英编写,葛蕴珊主编;杨景义主审。
-
长期排污河对地下水影响的试验研究李志萍,陈肖刚 著《长期排污河对地下水影响的试验研究》以北京市凉水河为例,就长期排污河对地下水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采用室内模拟柱实验和野外现场试相结合的方法。室内实验研究的多种污染在不同岩性条件下迁移转化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动态特征,分析水中与土中污染物量之间的关系,探讨排污河水污染地下水的可能程序,并通过野外实地抽水试验探讨排污河水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序和范围;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排污河还清后河床中残留污染物的释放规律及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以为污水治理、水资源规划、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长期排污河对地下水影响的试验研究》可作为水文水资源专业、环境科学专业、地下水科学与环境专业等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教材,也可以作为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技术人员的选读书籍。
-
应急避险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组织编写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一直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近年来,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综合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左右,约占我国GDP的6%。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事件时有发生,威胁着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2004年2月,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2006年1月8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正式发布,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总纲、25件专项预案、80件部门预案和31个省(区、市)总体预案为框架的全国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的发布和实施,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提供了行动纲要和处置原则。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充分体现,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检?政府执政能力的试金石。
-
大气污染跨区影响研究牛仁亮,任阵海 等著《大气污染跨区影响研究:山西大气污染影响北京的案例分析》简介: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近地层空气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全球性大气污染引发跨区域、跨国界的环境纠纷,已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中国也同样存在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大气污染跨区影响研究:山西大气污染影响北京的案例分析》是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助的“山西省大气污染物中距离输送对北京影响”专项研究的成果总结。全书分为背景篇、方法篇、影响篇和对策篇,共18章,旨在解决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揭示大气污染的跨区域影响,将多种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和区域大气污染数值模式系统进行有机地结合,定量地研究了山西大气污染对周边地区特别是对北京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区域协同控制对策。
-
2006年春季的东北亚沙尘暴张小曳本书聚焦2006年春季的东北亚沙尘暴,详细介绍了以中国气象局观测网为主体的沙尘暴监测情况,给出了所有沙尘暴过程实况的统计结果及其与近7年报道的对比,分析了其天气、气候成因,详细介绍了数值预报系统及其预报与评估结果,对其中在我国和周边地区造成较大影响的5次重大沙尘暴过程作了天气学成因、变化、输送和发展过程的详细分析,并摘录了部分灾害简介,分析了当前沙尘暴观测、预报与服务工作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和减灾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