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及其防治
-
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张我华 等编著《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从大系统的角度,在总结不同学科中大量的各种灾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应用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现代非线性理论,结合信息论、模糊理论、灰色理论和复杂性理论去认识、研究灾害系统发生、演化的普遍规律,提出了“灾害系统和灾变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讨论了如何研究灾害孕育、演化、发生、传播、影响,评定、预测和防止的普遍规律和方法。《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从写作意图和写作内容上体现了基于上述新学科的交叉与创新。《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的内容将对灾害研究中灾害现象的认识、灾害规律的描述、灾害演化过程的分析、灾害发生的预测、灾害后果的评价以及防灾减灾技术与管理等问题提供新思路。《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可供防灾减灾的工程技术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老师和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参考。
-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导论李宁,吴吉东 编著本书在阐述自然灾害及其应急管理的基本原理基础上,分别从灾害、管理、灾害管理、灾害应急管理、灾害应急管理的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灾害应急的备灾与响应机制、灾害应急的评估方法与重建机制、灾害应急管理的法律体系等角度,阐述和分析了中国的“一案三制”建设,探讨了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工作流程、重要环节、方法手段、总结了中国灾害应急管理和最新的国际灾害应急管理的经验及教训,最后还介绍了灾害的国际紧急救助和中国的国际行动。同时附以相关的典型案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
-
多学科视野下的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研究郝平,高建国 主编《多学科视野下的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研究》讲述了2009年7月11日至13日,由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山西省历史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灾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举行。本次会议以“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为主题,旨在对灾荒与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做进一步探讨,总结防灾减灾的经验教训,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来自海内外数十家科研部门的近40位学者参加了研讨,提交论文30余篇。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论文集,就是本次研讨会的一项成果。文集中大多数作者均为当前活跃在中国灾荒史研究领域的一线学者,且以灾荒史为主要研究方向,少数学者虽不专门从事灾荒史研究,但对本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体现了多学科的特点,这就保证了本文集较高的专业性和学术水准。文集第一部分包括5篇文章。研究者们从各自学科立场出发,并不专注于历史时期的某一次重大灾害问题,而是基于对灾害史学科的整体关照,提出了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颇具启发性。第一篇论文的作者通过大量例证对灾害史料的现代利用问题作了探讨,认为这一研究可分史料的数量化(如频率统计、强度统计、综合统计)和数字化(如查询功能、复原功能、对比功能)两个阶段进行。
-
2003中国火灾统计年鉴公安部消防局 编《中国火灾统计年鉴2003》是一本反映2002年全国火灾情况的资料性年刊,内容共分四个部分;1.全国火灾情况;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火灾情况及重大、特大火灾案例;3.铁路、港航、民航火灾情况;4.附录。2002年是实施新的火灾统计方法的第六年,全国“分地区火灾综合情况”和“分月季火灾综合情况”中,每起小火损失按5000元计算,其他全国汇总表均为公安消防机构调查的火灾数。“全国火灾情况”均按照各地上报的火灾原始登记表汇总编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火灾情况”是根据各地上报的汇总表编写的;“特大火灾案例”和“重大火灾”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案例编写。
-
瞬息万变的海洋灾难谢宇 主编海洋——生命的摇篮,海洋为地球上生命的诞生与繁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地球上的生命诞生于海洋,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的过去和现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将继续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对于海洋,人类已经做了很多:但人类做得还远远不够。海洋的无穷奥秘和未解之谜又说明人类对海洋仍是一知半解。它们只是一部浩瀚巨著的一段引子,期待人们去撰写它丰富多彩的华章。我们更希望它成为一种诱饵,吸引当代青少年,从而开拓我们民族的新视野,在21世纪刻上我们民族的海洋印记!21世纪已经降临,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也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蓝色的海洋在向人们招手,海洋的宝贵资源需要人们去开发,海洋新疆界需要人们去开拓!权威人士精心策划、资深编辑倾力奉献!一本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的海洋百科全书。
-
2010年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图集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办公室 主编图集由序图、灾害概况、灾害专题分析以及减灾备灾、应急响应与恢复重建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序图”,为读者认识了解、分析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了翔实的地理、历史背景基础信息,完整反映了中国疆域及与邻国的关系。第二部分“灾害概况”,包括自然灾害情况、重大自然灾害情况和灾害损失区域评价三项内容。第三部分“灾害专题分析”,原则上选择车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急响应4级以上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以灾害事件影响严重程度为序,包括青海玉树地震灾害,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西南旱灾,南方、东北洪涝灾害,新疆北部雪灾,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渤海、黄海海冰灾害,“凡亚比”台风灾害和重大沙尘暴共九类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分别描述了灾害发生空间范围、孕灾环境、致灾因子、灾害损失和抗灾灾部署等内容。第四部分“减灾备灾、应急响应与恢复重建”,包括减灾备灾、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三项内容。
-
综合风险防范史培军 著《综合风险防范:科学、技术与示范》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部分研究成果,丛书之一,重点对综合风险研究的国内外进展与发展趋向、综合风险分类体系与标准、综合风险评价模型体系、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综合风险防范之救助保障体系与保险体系,以及诸如全球气候变化、能源与水资源保障、食物与生态安全等风险的诊断、评价与防范措施等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综合风险防范:科学、技术与示范》可供灾害科学、风险管理、应急技术、防灾减灾、保险、生态、能源、农业等领域的政府公务人员、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的师生等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教材。
-
综合风险防范姚庆海,李宁,刘玉峰等 著《综合风险防范:标准、模型与应用》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部分研究成果,丛书之一,主要对综合风险分类及标准、巨灾保险数据采集规范、石油石化行业综合风险分类标准以及巨灾风险管理模型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并在农业风险、环境污染风险、中国高速铁路承运人风险以及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等领域进行了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综合风险分类标准、巨灾保险数据标准以及巨灾风险管理模型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是灾害风险科学和技术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做好这些工作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综合风险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可供灾害科学、风险管理、应急技术、防灾减灾、保险、生态、能源、农业等领域的政府公务人员、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的师生等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教材。
-
综合风险防范邹铭,袁艺,廖永丰,张云霞,吴建安,杨思全,吴玮,张磊 著《综合风险防范(中国综合自然灾害救助保障体系)》(作者邹铭、袁艺、廖永丰、张云霞、吴建安等)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部分研究成果,丛书之一,重点阐述中国自然灾害及其风险形势、风险管理体系、救助保障体系和救助保障技术体系,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评估和综合风险制图等技术体系,灾害应急救助预案编制与模拟、应急救助资源配置与调度、灾民转移安置和灾害风险转移分担决策支持技术,以及救助保障数据库、系鲩集成与运行机制。《综合风险防范(中国综合自然灾害救助保障体系)》可供灾害科学、风险管理、应急技术、防灾减灾、保险、生态、能源、农业等领域的政府公务人员、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的师生等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教材。
-
灾害学新论车安宁 等著灾害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这不仅是因为诸如全球气候变化、病毒流行、空气质量下降等与我们每个地球人都有关系,也更因为,我们谁都说不清楚,在我们立足的土地上,下一次大地震会在哪里发生?会在什么时间发生?下一次大洪水会在哪条江河泛滥?会在什么时间泛滥……因此,人们对于灾害这个词,是相当敏感的,对于与灾害相关的每一条新闻,也都给予相当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