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及其防治
-
抗震救灾实用手册中国地震局宜传教育中心 编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2010年青海玉树强烈地震再次让几千人丧生,灾区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新中国成立以来,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36万余人,比其他各类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的总和还多。统计表明,我国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7%,发生的7级以上大陆地震却占到35%,平均每年发生20次5级以上地震。这一串串让人揪心的数字,一次次提醒我们必须正视地震强度大、分布广、频率高、损失重的国情!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没有力量阻止它的发生,但预防与不预防效果确实大不一样,灾前的预防比灾后的救援更加经济也更加人道。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示,防灾减灾能力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显著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几十年的实践表明,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必须坚持防御与救助相结合,走综合防御的道路。
-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预警体系邹铭 等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预警体系》以国家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为出发点,在分析、总结大量重大自然灾害应对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自然灾害时空分布规律;介绍了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理论、实践和体系建设的进展;围绕“一案三制”建设的需求,研究了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和预警体系的构成、具体内容以及相应技术支撑体系的组成和建设内容。《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预警体系》可供从事防灾、减灾、救灾相关业务的工作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广大读者提升防灾、减灾知识的基础读物。
-
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Desertification and Its Control in China慈龙骏,杨晖 编著Desertification and Its Control in China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s desertification from the views of formation,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and control models. This book truly elucidates basic theory and control models of desertification, especially the numerous results from research carried out for the UN Convention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This book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as well as 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restoration for desertification projects. It will also provide practical examples.
-
防震减灾实用知识手册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编地震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震灾严重。自20世纪以来,我国因地震死亡约59万人,为全球震灾死亡人数之首,约合同期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新中国成立以来,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各种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4%,最大的灾难就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经济越发展、城市化建设水平越高,人口、财富在有限空间就更加高度集中,致使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建筑物等日益庞大和复杂,导致危险增加和危险管理复杂化。一旦较大地震发生,无疑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毁灭性的灾难。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世界性科学难题,要把地震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就必须提高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防御地震灾害的局面。第七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有这样一句名言:“灾前预防,不仅比灾后救援更人道,而且更经济。”大量国内外的地震事件表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安全教育,是减轻地震灾害影响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对目前安全教育相对缺乏的我国民众而言,一项最迫切的防震减灾工作任务,就是加强公共安全教育,让公众面对灾难时,不再盲目无知,也不再惊惶失措,最大程度保障民众在地震灾害来临时的生命安全。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经常持久、科学求实”的宣传原则,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我们编写了《防震减灾实用知识手册》,以帮助民众掌握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努力使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
上海自然灾害史刘昌森 等 著以丰富的史料与大量的灾害实例,系统而具体地反映了上海地区自有独立建置以来的1250年间的风暴潮、洪涝、干旱、突发性强对流灾害性天气、严寒酷暑与反常天气、生物灾害、疫情、饥荒与赈灾、地震、地质灾害、旱涝与寒暑交替与变化趋变等诸多方面的灾情概况,对认识上海地区的自然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研究今后减轻灾害的措施及设防标准等都有较大的参考和使用价值。《上海自然灾害史》是一项地方性自然灾害的综合性研究初步成果,资料翔实、丰富、可靠,可供从事自然灾害研究与防御的社会各职能部门、院校及有志于减灾工作的科研与教学人员参考。
-
灾害救援预防手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编《灾害救援预防手册》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组织权威专家编写的防灾救灾手册。《灾害救援预防手册》主审王一镗教授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人道救援医学、急诊医学专家,创办了我国第一批急诊医学本科专业;主编刘晓华院长是国家医疗救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公安消防总队医院院长,曾亲自参加汶川地震灾区的抢险救援行动。《灾害救援预防手册》图文并茂地逐章介绍了火灾、地震、洪灾、泥石流、矿难等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预防、应急和救援措施,尤其系统讲解了如何制定应对灾害的紧急预案,理论与实践并重,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灾害救援预防手册》是各级党政干部防灾备灾不可或缺的决策性参考读物,可以作为社区、公司写字楼、学校等人群密集地区制定紧急疏散预案、进行防灾备灾的培训教材,同时也适合从事急诊医学、灾难医学的医务人员阅读。
-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培训教材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办公室 编《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培训教材》中的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是基于新世纪扶贫工作中整村推进和参与式村级扶贫规划的基本经验,并结合了在四川、甘肃和陕西灾区19个贫困村进行的灾后重建规划试点的基本经验。《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培训教材》的第四、五章制定了贫困村灾后重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界定了贫困村灾后重建的范围和内容,提出了贫困村灾后重建的基本框架,推荐了贫困村灾后重建规划的过程和方法,阐述了规划的实施与管理。其中,贫困村灾后重建规划的过程与方法是一个在贫困村进行灾后重建和扶贫规划的基本的过程和方法,各地在参考这个过程和方法的同时,可以进行相应地调整,并鼓励各地进行创新性地使用。
-
火灾现场调查与火场物证分析何洪源 著《火灾现场调查与火场物证分析》是一部火灾现场物证分析的学术专著,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教科书。《火灾现场调查与火场物证分析》系统地介绍了火灾调查中火场物证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的最新情况,具体包括火灾现场调查的步骤、火灾现场勘查、火场物证的收集和保存、火场物证实验室分析的技术和方法,以及检验结果的解释与结论等。《火灾现场调查与火场物证分析》可供希望获得该知识领域的法庭科学家、公安机关的侦查和刑事技术人员、消防部门的火灾调查人员和消防指战员、检察官、律师以及公安院校、消防院校师生阅读与参考。
-
土壤风蚀测试与控制技术麻硕士,陈智 著《土壤风蚀测试与控制技术》以土壤风蚀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土壤风蚀理论及其测试与控制技术。《土壤风蚀测试与控制技术》共6章,主要包括:流休与大气边界层的基本特性;土壤风蚀颗粒起动与输送、风沙流结构、输沙率和输沙量、磨蚀与沉积、土壤风蚀影响因子、土壤风蚀方程等土壤风蚀的基本理论;用于土壤风蚀测试的相关工程测试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以移动式风蚀风洞原位测试为主要内容的土壤风蚀测试技术及其应用,包括移动式风蚀风洞测试系统的构建、风洞大气边界层模拟技术和移动式风蚀风洞原位测试技术;针对农田与草地的各种土壤风蚀控制技术,提出了截留率与抗风蚀效率2个土壤抗风蚀能力评价指标,建立了农田与草地抗风蚀模型,确立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抗风蚀耕作尺度以及相应的土壤风蚀控制技术指标。《土壤风蚀测试与控制技术》既可作为土壤风蚀研究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农业工程学科与水土保持学科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
-
灾害医学必读总后卫生部 编著14本畅销书精心汇集,280名专家精心打造,瞬间查清所需知识,无需安装任何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