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综合研究
-
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曾群 著曾群所著的《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只是对武汉城市圈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从空间信息的角度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希望能在该区的相关研究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研究处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都尽可能地在本书中列出,以便后来者研究该区时直接查用,省掉繁琐的数据处理工作,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
2011国际生态安全年度报告蒋明君 主编生态安全思想最早是由先哲老子提出来的,老子倡导“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按今天的解释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世人要爱护自然、尊重自然,因为不懂得自然就不懂得生命。违背自然规律,违背科学发展就等于自取灭亡。因此,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实现科学发展。现今发生在一些国家的地震、火山、海啸、飓风、强台风、泥石流、特大洪灾、特大干旱、流行性传染病、核泄漏、核污染等,有自然因素更有人为因素。以日本为例,特大地震、海啸属自然因素,而核泄漏与核辐射则属人为因素。再如,我到山西、宁夏、内蒙古等地调研发现,一些地方除了特大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以外,还有一些乡镇长期对煤炭资源和地下水过度和不科学开采,导致地表裂缝、房屋倒塌、断水断电,由此产生大批生态灾民,国家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安置。如果这些灾民安置不当势必影响社会发展和国家稳定,这就是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而不顾生态安全导致的严重后果。命在于时,时在于天。虽然我们无法改变自然界的规律,但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那就是要实现“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科学发展”。
-
生态长江口评价体系研究及生态建设对策叶属峰,程金平 主编2004年提出“生态长江口”(Eco-Yangtze RiverEstuary,EcoYRE)这一概念,作为长江三角洲近岸海洋生态建设目标“生态、和谐、繁荣”的三大主题之一,但一直以来没有进行过严格的定义和深入的研究。本书受上海市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上海市908专项)和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经费专项联合资助出版,以上海市长江口海域为评价范围,比较系统地研究建立了以绿色GDP核算体系为核心的生态长江口评价体系,并提出了长江口生态建设的具体对策与措施。全书共分为九章,内容包括绪论、长江口海洋产业分类与绿色GDP核算体系构建、长江口滨海宜居环境评2004年提出“生态长江口”这一概念,作为长江三角洲近岸海洋生态建设目标“生态、和谐、繁荣”的三大主题之一,但一直以来没有进行过严格的定义和深入的研究。《生态长江口评价体系研究及生态建设对策》受上海市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上海市“908”专项)和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经费专项联合资助出版,以上海市长江口海域为评价范围,比较系统地研究建立了以绿色GDP核算体系为核心的生态长江口评价体系,并提出了长江口生态建设的具体对策与措施。全书共分为9章,内容包括绪论,长江口海洋产业分类与绿色GDP核算体系构建,长江口滨海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长江口海洋生态保护目标及指标体系构建,长江口关键污染物的筛选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长江口生态修复目标、类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生态建模及情景假设模拟,生态长江口建设对策以及研究展望。《生态长江口评价体系研究及生态建设对策》适合从事海洋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人员参考,亦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部门、相关涉海单位的科研与管理人员参考与借鉴。价指标体系、长江口海洋生态保护目标及指标体系构建、长江口关键污染物的筛选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长江口生态修复目标、类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生态建模及情景假设模拟、生态长江口建设对策以及研究展望。本书适合从事海洋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人员参考,亦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部门、相关涉海单位的科研与管理人员参考与借鉴。
-
恢复生态学原理与应用魏志刚 等编《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列研究生教材·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恢复生态学原理与应用》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基础介绍,l—11章,主要介绍恢复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生态系统退化的成因与分类,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恢复过程,植被恢复误区与方法.污染生态效应的发生机制与防治,生态恢复及其监测的研究技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的关系。第二部分,专项介绍,12~18章,介绍森林、草地、荒漠、农田、湿地、农牧、矿山诸多生态系统退化的恢复途径与方法。本书可作为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和相关专业的培训教材。
-
低碳城市与城市品牌王勇 著《低碳城市与城市品牌》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低碳城市与城市品牌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理论研究、对策研究、实证研究为逻辑思路,运用了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数量分析、理论抽象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对低碳城市品牌提升的机理与路径进行了探索,最后《低碳城市与城市品牌》以杭州市低碳城市品牌建设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
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的生态经济过程及效应评价党小虎 著黄土丘陵区是黄土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面积的48%),大都属于生态退化与贫困交织地区,退耕还林(草)等大规模的生态建设活动在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加剧了该地区紧张的人地关系,使农民生存面临很多问题。以往的黄土高原治理经验表明:由于生态治理或生态建设项目的治理措施相对单一,与农民生计、农业及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结合不够,治理效果与人们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如何协调生态安全与农村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决策者和学术界共同面对的挑战。《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的生态经济过程及效应评价》以陕西省延安地区的生态建设试验示范区为例,综合应用经济分析手段、能值(emergy)、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和虚拟水(virtualwater)学术思想,评估了生态试验示范建设对地区生态经济过程的基本影响,探讨实现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能途径,并就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建议。《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的生态经济过程及效应评价》由党小虎编著。
-
变化中的生态系统(美)卡斯珀 著,赵斌,郭海强 等译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改变不断加剧,当前地球正日益变得温暖,动、植物的栖息地,动物的行为模式等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未来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作者试图通过考察变化中的森林、草原、极地、荒漠、山地和海洋等生态系统来回答这一问题。《变化中的生态系统:全球变暖的影响》利用大量的科学研究结果和观测数据,讨论了人类活动对各种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一些特定的问题,如干旱、林火以及物种灭绝等也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其经济学影响;探讨了动物和植被产生适应的可能性,并倡议决策者与相关科学家保持密切合作,制定合理的决议,积极而冷静地思考应对全球变暖的减缓与适应策略。《变化中的生态系统:全球变暖的影响》还用较多的篇幅探讨了减缓全球变暖的碳封存策略;在正文之间插入的许多有价值的专题讨论,有助于读者加深理解正文的内容;附录总结-人类认识全球变化问题的大事记和术语,并介绍一些相关参考书和网站。
-
中古黄河中下游环境、经济与社会变动李文涛 著秦汉魏晋北朝时期,是黄河流域中下游环境、经济、社会变化与变革的重要时期。《中古黄河中下游环境、经济与社会变动》从环境史视野出发,借鉴气象学中历史时期气候的研究方法、农学中气候与农业的研究方法、经济学中的风险理论和社会学中的农民行为理论,比较系统地讨论、解释这一时期的环境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刘青 等著《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由刘青、鄢帮有、葛刚、谭晦如等人著,是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鄱阳湖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研究”项目的“湿地生态修复、重建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全书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湿地退化与湿地修复概论,主要介绍湿地的功能、退化与修复以及湿地植被恢复技术;第二部分是关于鄱阳湖湿地演替与修复重建技术,主要介绍鄱阳湖湿地及其特征、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及其动态、鄱阳湖湿地退化现状及其原因、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第三部分是鄱阳湖湿地修复与资源高效利用实践,主要介绍两个试验示范研究案例的情况,一个是在鄱阳湖双退区和退化湿地进行生态修复与重建试验示范的案例,另一个是在鄱阳湖单退区开展湿地修复与资源高效利用试验示范的案例。《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和管理人员及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参考。
-
太湖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与质量目标管理技术示范研究论文集闵庆文 主编闵庆文主编的《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质量目标管理技术示范研究论文集》共收录论文72篇,涵盖水生态系统调查与评估、水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及其应用三个方面,其中65篇论文已发表在《EcologicalEconomics》、《QuaLtemaryInternational》、《自然资源学报》、《生态学报》、《资源科学》、《湖泊科学》、《地理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环境监控与预警》等期刊上,其他文章也已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