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综合研究
-
中古黄河中下游环境、经济与社会变动李文涛 著秦汉魏晋北朝时期,是黄河流域中下游环境、经济、社会变化与变革的重要时期。《中古黄河中下游环境、经济与社会变动》从环境史视野出发,借鉴气象学中历史时期气候的研究方法、农学中气候与农业的研究方法、经济学中的风险理论和社会学中的农民行为理论,比较系统地讨论、解释这一时期的环境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全球环境问题研究金莉,李英桃 等著全球化的现实让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整体的、多元的、战略的、前瞻的角度重新审视和思考人类已有的有关社会发展知识和理论,这也是对人类智慧和能力的考验与挑战。当世界各国的首脑和各政治集团的领导人频频聚集共商人类前途命运和大国政治责任的时候,北京外国语大学社会性别与全球问题研究中心的研究者们,却用她/他们默默的创造性的研究和独特的放眼全球的视野,诠释着她/他们对人类发展模式和全球问题的新的思考。她/他们用自己独特的分析视角,重新诠释着“国际政治”和“全球问题”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把环境问题纳入了“国际政治”这个久远的专业领域,拓展了人们对传统的“国际政治”的认识。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召开的人类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会议,或许可以从中发现她/他们独特的理解国际事务的历史脉络和知识背景。
-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洪冬星 著《经济管理学术文库·经济类·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基于中国西部地区的研究》基于中国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的现实,对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和配套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阐释了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特征和运行现状,说明在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设计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原因及其设计方式;评价了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绩效,在此基础上寻找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新途径;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和Tobit模型分析,揭示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需要与其他政策一起配套实施才能确保草原生态建设全面、协调开展和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改善。
-
经济、能源、环境关系王虹 著面对北京经济发展迅猛,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规划目标约束加强的现状,王虹的《经济能源环境关系:北京地区实证研究案例》利用“脱钩”“复钩”理论和方法,对北京经济、能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观察其变动走向,并对今后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经济能源环境关系:北京地区实证研究案例》主要包括:基础篇,对北京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环境压力的现状研究;产业篇,根据各产业发展、能耗,废弃物排放之间两两关系,利用“脱钩”理论与方法,测度其“脱钩”“复钩”状态,利用指数分解法,对影响三次产业能耗变动的因素进行因素分析;行业部门篇,测度了北京工业,建筑业经济发展与其能耗和废弃物排放之间的“脱钩”“复钩”关系,分析生活能耗变动的影响因素;案例篇,对我国4个直辖市能耗的影响因素分别从相对量和绝对量进行了因素分析,利用非全面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民对于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进行调查,并进行了系统分析。
-
雪山之书郭净 著卡瓦格博地区作为全球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一直以来倍受世人的关注,但在这样一个不同文化广泛接触和融合的时代,卡瓦格博地区淳朴的民风和清净的自然,仍免不了全球化浪潮的冲刷。郭净先生背着简单的行囊走村串户、翻山越岭行走在山间。为了真实记录和观察当地的情况,与村民同吃同住,得到当地人的认可。村民给他的称呼是“桑匹记者”,而不是外来的“甲”。在这本《雪山之书》中,郭净先生从中国最严重的梅里(卡瓦格博)山难入手,以纪录片拍摄者和文化研究者的身份,开展长期调查,深入了解当地藏族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信仰,以及外来探险与开发活动对当地文化的影响。《雪山之书》以口述历史和调查笔记结合的方式,探讨当地人如何与山、与身边的自然打交道,描述了卡瓦格博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神山文化的变迁。以纪实的方法,呈现了卡瓦格博地区的环境历史、传统民间环境保护法则与现实利益之间的种种冲突、民间传统文化在自然保护中的有益作用等等内容。
-
生态系统管理与绿色发展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态系统管理与绿色发展(2010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度政策报告)》综合了国合会2010年政策研究成果,以及在政策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国合会2010年年会给中国政府的政策建议。政策建议充分阐述了保护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以生态系统管理方式为核心的管理理念,以及实现这一管理目标从法律、规划到政策、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建议,供国内各级决策者、专家学者和公众参考。
-
生活满意度视角下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曹大宇,常瑞甫 著本书的主旨在于从生活满意度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这就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为什么要研究我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其二,为什么要从生活满意度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
汶川特大地震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滕彦国 等著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域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影响范围波及大半个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就震区农田土壤中的典型污染情况,重点调查分析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主要危险化学品环境安全状况,化学品泄漏事故的数量与分布、土壤污染范围和程度,重污染区的处理处置技术;调查了重灾区消杀药剂使用类型、数量和方式,高用量区的分布范围;探索了消杀剂的测试方法,查清了持久性、有慢性毒性效应的消杀药剂对土壤污染状况,提出了土壤污染应急处理处置技术方案,评价了污染土壤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完成地震对农田土壤污染的综合评估和地震对农田土壤污染应对措施及方案。《汶川特大地震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可作为环境应急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工程的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使用。
-
通往自我觉醒之路刘余莉 主编现代社会之所以出现生态危机以及其他严重的社会问题,是因为人们对古老的伦理道德教育丧失了信心而盲目崇尚科技所导致的。面对人类当前面临的诸多困境,本书力求从中西文化中寻求生态和谐的智力支持和道德资源,从制度、精神信仰、道德等多个领域、不同视角探求生态危机的原因及出路,揭露食品标准法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真相,提倡素食,提倡重新重视礼仪,尤其认为,所有生物都天生拥有自身的尊严和内在的价值,而不仅局限于经济的或其他可能最终为人类服务的功利主义的价值,而传统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发现和获得人类在宇宙中的真实地位的重要导向。 《通往自我觉醒之路:环境伦理与生态危机及其出路》提出的种种建议颇具针对性,切实地提供了合理解决问题的出路。这些建议值得每一位有智慧的理论家、政治家用心领会和认真参考。只有真正落实这些建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生态危机乃至其他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
城市生态版图理论与应用覃盟琳 著《城市生态版图理论与应用》由覃盟琳编著。《城市生态版图理论与应用》简介:城市生态版图是指城市发展消费的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在地球表层所形成的空间格局。传统上人们习惯采用计算城市生态承载力(即在不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条件下,城市生态系统能为外部提供的最大生态系统服务,或吸收的最大容量污染物)的方法来分析与评价城市的发展状况,并借此决定城市未来发展的模式和规模。但是这一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缺陷,例如,以城市生态承载力来分析,北京、上海就无法发展成现在的规模。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简单地认为城市行政区就是计算城市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单位。城市生态版图与城市生态承载力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打破了研究的行政边界,用一种动态、全局的观念来观察与研究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