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博弈视角下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研究王冰 著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针对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多方治理主体博弈关系进行分析,探寻地区多元主体以各自利益获得为目标向整体利益协同转变,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协同学理论,构建包括形成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为地方政府实施区域性生态环境多方协同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杜清运,任福,唐旭,胡石元,程洋 著本书以可持续发展为引,以理论和实践支撑为目标,分动因、框架、对象、关系、容量、潜力、决策、应用及技术九个部分对双评价进行了介绍。以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形势与需求为背景阐述了双评价的实践地位,基于系统思维对双评价体系框架进行了抽象归纳,按照业务逻辑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特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适宜性特征、区域自然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承载压力,以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等的概念内涵、数据关系、评价过程和结果表达进行了梳理,从业务数据衔接角度概括了双评价成果在自然资源环境监测、国土空间规划等领域的应用,总结了双评价的信息技术需求,并以实例介绍了双评价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
-
中国西部脆弱生态区生态修复研究陈宗兴 著,费世民 编全书紧紧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四川省“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战略,重点对生态修复相关概念、脆弱生态区生态修复等进行研究探讨,以中国典型的脆弱生态区——长江上游川西南山地脆弱生态区为例,对长江上游金沙江干热河谷困难立地造林与植被恢复、山地偏干性森林更新恢复和安宁河流域山地造林与生态治理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创新提出了干热河谷“适度”造林与植被恢复技术、偏干性森林人工促进更新技术、林窗更新恢复技术、无底营养袋育苗技术和侵蚀坡面治理技术等,为中国西部及长江上游脆弱生态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参考。
-
云南石漠化吴宁,李世成,任晓东,吴照柏 著按照国家林业局石漠化监测中心统一要求,以全国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取得的各项成果为基础,充分对比分析一、二次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数据,编著完成《云南石漠化》。《云南石漠化/中国石漠化治理丛书》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综合治理情况、动态变化情况,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可为全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管理决策、法规政策制定、综合治理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云南石漠化/中国石漠化治理丛书》出版,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表现,也有助于公众认识和了解岩溶地区石漠化,普及石漠化知识,增强生态保护的认识。
-
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置国际经验研究唐艳冬,常杪,张晓岚,王世汶,李奕杰 等为补足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置能力短板、吸收各国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经验,建立长效的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体系机制,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与相关合作单位就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日本、韩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医疗废物、感染性废物处置的政策法规、管理体系,特别是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机制和对策进行了研究,梳理了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该领域已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制度体系,其经验可供我国借鉴和参考。本书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国别包括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置情况进行分项比较和归纳总结。
-
保护性耕作稻田温室气体减排原理与实践李成芳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引起的全球变暖对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当前多学科的研究热点。本书针对稻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碳效益低等生产问题,探明保护性耕作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土壤有机碳固定的机理。全书在重点阐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有机碳固定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明确不同耕作措施、秸秆还田量、秸秆还田方式、秸秆处理方式下稻田土壤碳氮动态、温室气体排放、有机碳组分、团聚体碳固定和碳效益的变化特征及其微生物的调控机理,提出了一系列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碳效益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本书可供农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土壤学等学科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及科研人员阅读。
-
四川石漠化朱子政,李守剑,苏月秀,张震,吴照柏 等 著《四川石漠化/中国石漠化治理丛书》以四川省三次石漠化监测成果为基础,系统描述了四川省岩溶区域基本情况,全面介绍了石漠化现状,深入剖析了石漠化的发生机理、危害与治理。通过对比三次石漠化监测数据,分析了石漠化动态变化情况及原因,总结了石漠化治理情况,对石漠化治理的典型案例和模式进行了系统归纳,展示了当前四川石漠化研究的新科研成果,概括了当前四川石漠化相关政策情况。《四川石漠化/中国石漠化治理丛书》内容丰富、数据翔实,不仅能够为四川省岩溶区石漠化管理决策、法规政策制定、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是有关人员关注和了解四川石漠化的工具书,也可以作为对石漠化防治、规划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有兴趣的人士和大专院校师生等的读物和参考书目。
-
深圳坝光区域生态学研究黄玉源,许斌,梁鸿,杨立君,余欣繁等 编本书对深圳市坝光社区范围的主要区域进行典型区域调查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村落、海边、平地和山地都选择了调查的样地,对25个植物群落进行了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的研究。同时对外围区域及滨海区域进行了13个植物群落的调查研究;同时对整个区域的16条河溪进行了红树林等水生植物及其沿岸植物群落的测定研究;还开展了多个地点的昆虫、鸟类、微生物的调查研究。对坝光区域各地区的生态学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与评价。在掌握了其大量的生态学数量指标的基础上,针对坝光国际生物谷科技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如何能保住当地良好的生态系统与环境方面进行分析本书旨在为深圳市坝光国际生物谷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建成后的运行等,在如何科学、合理保护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有机融合、建成生态型的经济园区方面,在使新区开发建设尤其是工业等产业园区建设与运作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方面,以及在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策略的制定及实施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
湖南石漠化康江华,周诗捷,但新球,吴照柏,卢立 等 编《湖南石漠化/中国石漠化治理丛书》以湖南省三次石漠化监测成果为基础,系统描述了湖南省岩溶区域基本情况,全面介绍了石漠化现状、危害与治理。通过对比三期石漠化监测数据,分析了动态变化情况及原因,总结了石漠化治理情况,对石漠化治理的典型案例和模式进行了系统归纳,展示了当前湖南石漠化研究的新科研成果。《湖南石漠化/中国石漠化治理丛书》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应能为湖南省岩溶区石漠化管理决策、法规政策制定、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也将是有关人员关注和了解湖南石漠化的工具书,同时可以作为对石漠化防治、规划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有兴趣的人士和大专院校师生等的读物和参考书目。
-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石顺存 编《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是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论课程相配套的实验教材,也是水处理实验技术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贯穿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主线,重点突出科学实验素质、实验技能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共分七章。首章简要介绍了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的教学任务、基本要求及实验安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第三至七章对18个实验项目的背景、目的、基本原理、实验设备、实验步骤、数据记录与处理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且每个实验后面附有问题讨论。《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内容涵盖面广、实验可操作性强。尤其是一些实验项目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实用性强,内容更具启发性和针对性。《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环保设备工程及环境生态工程等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及其技术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