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二氧化硫信号分子研究孟紫强 著一般认为二氧化硫(SO2)是大气中有毒气体污染物,而近年来我们的研究发现SO2不仅是一种具有全身性毒性作用的环境气体污染物,而且它还可以在体内生物合成,具有多种生理作用,是一种生物气体信号分子。本书从SO?及其衍生物的理化特性及其内源性生物合成与调节,对心血管、免疫、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对基因组或多种基因表达的调节,对离子通道的作用及对多种信号转导的调控等方面,论述 SO?生理、病理生理与信号分子作用,阐述 SO2及其衍生物不仅是重要的生命小分子,而且具有潜在的医疗或药用价值。本书注重描述试验方法的创新和研究工作的逐步进阶,从提出假设、反复试验、研究挫折及其克服,直到最终把 SO2确定为生物气体信号分子的全过程均有详细论述。因此,本书也是二氧化硫信号分子研究史。本书适用于从事医学、生理学、生物医学及环境科学等方面研究的专业人员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教师及科研人员等阅读参考。
-
环境污染物人体健康毒性参数推导技术于云江 等本书分为9章。第1章介绍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涉及的毒性参数一般概念及其类型;第2章介绍国内外污染物毒性数据源,主要包括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等国外以及我国现有主要数据库现状;第3章重点介绍现有剂量-效应关系模型和评估方法,包括NOAEL/LOAEL法和BMD法等;第4章主要介绍环境有毒有害污染物和高风险污染物的筛选方法,为后面毒性参数推导有关章节提供目标污染物;第5~8章对目标污染物现有毒性数据的丰富程度进行分类,分别阐述不同类型污染物的毒性参数推导技术;第9章阐述场地土壤污染物毒性数据库的指标体系和结构特征。
-
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战略研究万军,杨桂山,程翠云,葛察忠,董战峰 等著为了便于有关机构、部门和专家学者能更好了解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的思路与要求,技术组将研究成果进行集成整理,形成了《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战略研究: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战略研究: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全书分为13章,包括区域生态环境形势分析、总体思路研究、区域绿色发展研究、区域大气环境共同保护研究、基于陆海统筹的水环境共同保护研究、区域船舶污染控制研究、区域土壤环境安全利用研究、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区域生态体系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区域固体废物协同共治研究、区域环境风险联合防控研究、重点地区生态环境跨界协调机制与政策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研究等,基本涵盖了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研究。
-
碳核算理论与实践马翠梅 等著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加剧了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重大风险,对全球生态系统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气候变化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乎人类前途命运。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009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 2020 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40%~45%,并要求将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2015 年我国政府提交给联合国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提出,2030 年前后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60%~65%。2020 年 9 月 22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 年 10 月,中央层面出台了顶层设计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紧随其后,国务院发布了《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以及具体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也陆续发布。
-
能源与环境工程实验教程杨丽、廖传华、许辉 主编本书分别对实验设计、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设备与仪器的选用、有机固废的理化性能测定及能源化利用技术、有机废水的理化性质测定及能源化利用技术、有机废气的理化性质测定及污染物的脱除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的基本程序及其重要性、实验设计的方法、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实验所需的主要设备与仪器、有机固废和有机废水的理化性质测定及能源化利用技术、有机废气的理化性质测定及污染物脱除技术。本书针对能源开发利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过程中的能源化利用问题设计了32 个实验,其中有机固废的理化性质测定及能源化利用包括13 个实验,有机废水的理化性质测定及能源化利用包括10 个实验,有机废气的理化性质测定与污染物脱除包括9 个实验。本书可作为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碳中和科学与工程等新工科专业师生的教材,也可供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环境工程、资源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及相关行业从事化验与分析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
二氧化硫植物学仪慧兰著本书内容是作者有关二氧化硫植物效应的研究结果,反映了二氧化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对环境高浓度二氧化硫的响应,以及二氧化硫保鲜果实的生物学机理。主要内容包括:对作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遗传毒性试验,氧化胁迫和氧化应激,气孔运动调节,小分子信号的作用,全基因组转录分析,基因组重编程,次生代谢、硫同化作用的改变。研究特色:阐明了毒理学作用,也揭示了植物逆境适应和果实保鲜的生物学机制,发现二氧化硫可以诱导植物获得交叉抗性,并能诱导植物防御反应。书中数据丰富,系统阐述了植物与二氧化硫的相互作用。可供高等院校生物科学和食品科学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
-
油气甲烷100问秦虎大气中的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作为一种短寿命的温室气体,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化石能源排放的甲烷在20年尺度下的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是二氧化碳的82.5倍,化石能源排放的甲烷在100年尺度下的全球增温潜势是二氧化碳的 29.8 倍。因此,减少甲烷排放是一种快速、有效且经济的减缓气候变化的方式,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深度减排被认为是全球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于 21 世纪末将全球升温控制在 1.5 ℃以下的必要条件。同时甲烷还是对流层臭氧的前体物,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此外,与二氧化碳不同的是,甲烷是优质气体燃料,被回收后可以作为清洁能源利用,同时也是制造合成气和诸多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因此,重视甲烷排放控制问题,具有气候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和健康效益产品认证。等多重效益。
-
面向大数据的环境预测与决策研究蒋洪强 等 著暂缺简介...
-
水体达标与保护方案编制的方法与成都实践贾滨洋 著暂缺简介...
-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编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