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长江口杭州湾水环境影响研究徐贵泉,夏雪瑾在广泛收集整理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水文总站、上海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的水文水质和污染源监测数据资料基础上,本书调查分析了长江口杭州湾水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实验研究了其水环境中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的相应关键水质参数;建立了河口海洋水动力水质基础调查数据库以及二维、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系统研究了长江来水、黄浦江出水和沿江海其他支流排水量质变化及沿江海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升级改造尾水排放对长江口杭州湾水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协同治理和综合保护对策、措施及建议。本书对从事河口海洋水污染系统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修复保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的科研、规划、设计及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作为水务(利)、海洋、生态环境等部门及相关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的研究参考。
-
沿江型城市工业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研究陈名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全局的重大战略。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丰富、航运交通便利,产业结构较完整,经济相对发达,但也存在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水环境污染较严重、水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沿江型城市工业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研究》基于系统耦合视角,运用“机理(mechanism)-测度(measurement)-效果(effect)-优化(optimization)”(MMEO)的范式,对沿江型城市工业经济与水资源环境间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以南京市为例,提出工业经济与水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关系的优化路径。《沿江型城市工业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研究》可为管理科学研究提供方法借鉴,也可为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环境保护利用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沿江型城市工业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研究》可供管理科学、应用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阅读参考。
-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气象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研究李良福,林勇《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气象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研究》是作者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气象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研究”(2019ZDIANXM07)的科研成果,结合重庆市气象局12年蓝天保卫战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污染防治野外科学试验的实践经验,参考、借鉴、吸收四川、上海、北京、天津等部分省(市、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实践成果和有关大气物理、大气化学、云雾微物理学、高分子化学、人工影响天气工程技术、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文献资料编著而成。《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气象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研究》共分六章和一个附录,分别对气象工作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重要性、紧迫性、可行性,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及其气象工作的相关理论基础,不利气象条件下的大气污染形成机理研究、大气污染风险管理及其对策措施研究、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污染防治实践与思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可供气象部门从事大气污染防治、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工作的气象管理人员、理论研究人员、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同时也可供生态环境部门和其他经济行业从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
-
京津冀城市灰霾污染的数据挖掘与分析郑林昌,付加锋,高庆先,段世江 等本书利用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对采集的京津冀城市灰霾数据进行了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1)海量数据的采集和多尺度数据的兼容。实现了长期站点小时监测数据的采集,实现了监测数据(小时尺度)、经济相关数据(年、季度、月度尺度)的兼容,站点数据、市区数据以及城市数据的兼容。(2)多层面展示灰霾特征。从站点、城市、区域的对比和小时、日均、月度的对比,多层面分析城市灰霾特征及其变化。(3)多方法挖掘灰霾关系。结合分类、关联、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挖掘站点与站点、城市与城市间的灰霾空间关系,以及灰霾与其它污染物之间的关系。(4)动态和静态角度探索灰霾的形成。基于“人地关系”协调的视角,分析灰霾、灰霾污染形成的背后“推手”,从静态、灰霾分布特征等角度分析地形地貌、人文活动对灰霾的影响,从动态、灰霾浓度值变化角度分析气象要素以及人文活动对灰霾的影响
-
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王娟等本书是云南乌蒙山***自然保护区首次全面系统的综合科学考察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6个部分,共22章,从综合评述、自然地理环境、植被与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社会经济及管理评价与建设等学科领域,分25个专题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为综合评述;第二部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等研究;第三部分为植被与植物资源,包括植物物种资源、植物区系特征、资源植物、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植被类型及大型真菌等研究;第四部分为动物资源,包括哺乳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多样性特征和区系成分;第五部分为社会经济与历史文化,包括社会经济、民族历史文化、社会林业和生态旅游等的分析研究。最后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自然保护区管护与发展的角度对怎样实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总体目标做出综合评述。
-
严寒村镇水净化技术孙楠,张颖,刘靳 等本书针对严寒地区特有气候条件下村镇高铁锰地下水、嗅味地表水、生活污水及内分泌干扰物畜禽养殖废水等污染问题,以建设节能环保村镇为目标,制备碳化稻壳、改性凹凸棒土,培养活性污泥、浮萍-藻类,并以其为载体,研发高铁锰地下水净化技术、高有机物高氨氮地表水净化技术、嗅味地表水净化技术、生活污水净化技术、内分泌干扰物畜禽养殖废水净化技术等。通过设计组合工艺,考察系统低温除污效能及其影响因素,优化运行参数,揭示反应机理。本书完善了严寒村镇水处理技术理论体系,突破了低温限制瓶颈,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
污染水文地质学原理邓一荣本书以污染场地调查、监测、修复和环境监管为主线,重点介绍污染水文地质学的基本原理,污染物迁移途径及调查方法,地下勘探、样本采集及测绘,地下水监测井设计和安装,地下水监测井采样,监管和法律框架,地下水地球化学和含水层分析,修复技术和案例等,旨在阐述污染水文地质条件对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重要作用,剖析典型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特点,推动场地环境调查方法和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
城市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史聆聆,李萌,黄翔 等著《城市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力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国内外生态经济体系理论研究为基础,以珠三角城市群为典型案例,构建城市生态经济体系评估模型,寻找城市生态经济体系的实践路径,最终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中探讨科学适用的城市生态经济体系,助力中国经济持续、绿色发展。《城市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可供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及相关科研单位人员、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等,在环境经济或环境管理工作中参考使用。
-
燃气用户安装检修张丽娜,刘晓鹏 编为加快燃气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行业全面发展,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我们邀请了多位知名专家和学者,通过对燃气行业现场的经验的总结以及对燃气工程项目的实地考察,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行业工程理论体系,结合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共同编写了“燃气经营企业从业人员专业培训教材”系列丛书,为燃气行业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服务,以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燃气用户安装检修》是“燃气行业从业人员专业培训教材”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五章,内容包括识图基础知识、户内燃气管道安装、燃气灶、燃气热水器、燃气设施的运行等内容。
-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编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丰硕。过去10年,中国森林资源增长面积超过7000万公顷,居全球首位。长时间、大规模治理沙化、荒漠化,有效保护修复湿地,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实现恢复性增长,朱鹮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6600只,大熊猫野生种群超过1800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近百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得到抢救性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坚定支持和践行多边主义,认真履行生态环境相关国际公约义务,全球生物多样性“爱知目标”的中国实践取得显著进展,20个“爱知目标”完成情况均优于国际总体水平。宣布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倡议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与百余个国家开展环保交流合作,稳步推进《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工作,与国际社会共商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展望未来,中国将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加快构筑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技术标准体系和保护成效评估体系。持续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管能力,严控重要生态空间用途改变,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的全过程监管。提高社会各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和参与度。深度参与《生物多样性公约》进程,提升应对全球环境挑战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