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生态工程云正明,刘金铜等著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关关系的科学,严酷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生态学家必须在管理、建设、调控、改造生态系统中有所作为。这是人类面对当代世界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所进行的一个新的尝试和探索。《生态工程》从多角度分析了国内外生态工程的差异,并着重介绍了种植业、林业、养殖业、污染、沙地、庭院、城市等生态工程的设计与建设等内容。
-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编近年来,中国政府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给予了相当关注,制定了多个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关的法律和法规,确定了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和国家保护生物资源的政策,建立了799个自然保护区、200余个动、植物引种繁育中心,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了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但要使中国复杂多样的生物多样性全面有效地得到保护,目前的措施还很不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不能扭转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的局面,我们的经济建设将受到影响,我们的后代将面对一个生物多样性贫乏、生存基础薄弱的国土,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将难以实现。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要求,在联合国环境规则署的支持下,在有关国际专家的帮助下,组织编写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是对中国广阔国土和海域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称及有关生境 的理论研究,对农、林、牧、渔等实践活动所积累的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资料以及近年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各种活动及其经济评估的全面总结。
-
环境微生物工程马文漪,杨柳燕主编本书以环境微生物工程所涉及的环境微生物学基础和环境微生物工程实例为基本内容,相关的实验技术和工程技术贯穿其中,同时阐述了某些环境微生物工程最新的研究与应用成果,为从事环境微生物工程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实践提供了技术思路和方法。《环境微生物工程》教材主要适用于环境生物学专业或其他相关环境科学专业的高年级专业课程,也可供其他从事环境事业的科技、生产和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张帆著暂缺简介...
-
有机污染化学进展王连生,韩朔睽等著本卷收集了从1991年至今在国内发表的主要研究工作.
-
石油化工设备抗震计算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工程抗震振动技术中心站本书主要介绍了塔式容器、常压立式储罐、加热炉、卧式容器、球形储罐、支腿式立式容器、支耳式立式容器及空气冷却器等石油化工设备的抗震强度计算、抗震结构要求和抗震加固措施。本书可供从事石油化工设备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
中国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计量徐嵩龄编集入本书的文章分为三类四个部分,并以实例研究当先,理论研究次之,专题评论居后。这种编排次序的目的是表示此类研究中实践的重要性。它说明理论来源于实践。实例研究(1):包括三篇文章。它们是“90年代中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研究的主要成果。其中,郑易生、李玉浸、王世汶、钱薏红等人的“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1993年”一文,建立了更为全面的损失计算类目,并采用了主要污染受害部门——农业与卫生部门的最新研究结果。实例研究(2)是徐嵩龄的“1992年中国城乡工业污染排放的经济损失计算”。这是他在中国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局部经济效益的社会成本》中“环境污染成本的经济分析”报告的一部分。概念与方法研究包括两篇文章。徐嵩龄的“生态资源破坏经济损失计量的规范化”一文,对反映在这一研究中的概念与方法的问题作比较全面的说明。郑易生的“冰山现象——论人估算环境损失的能力”一文,以作者惯用的学术聊天风格。专论与评论部分是徐嵩龄的“中国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计量:它的意义、方法、结果及研究建议”。此文虽早已完成,但最近又根据刚刚获得的国内外研究报告加以扩充。本书中的部分文章较长,为了能使读者能预先了解文章全貌,编者在每篇文章的篇首列出了文章的细目,以此代替惯用的论文摘要方式。
-
地下水污染评价及其优化控制张永波,张庆保,谢文智,李粉婵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地下水污染计算中常用的数学方法及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基本上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为地下水污染的评价、预报及优化控制,地下水环境保护的规划提供了实用的数学方法,同时也为地下水环境管理、环境标准的制订,排污收费办法以及环境法规的制订提供了定量依据。本书理论介绍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实用算法及计算机软件,各章均附有大量工程实例,可作为地下水污染研究方面的一本工具书。本书可供环保、地质、煤炭、水利、城建、冶金、矿山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亦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和培训班的教学参考书。
-
地质环境系统研究孙枢主编暂缺简介...
-
环境地球化学戎秋涛,翁焕新编内容简介环境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本书除绪论外,共分八章。第一章介绍地球环境的演化和环境背景值的基础知识;第二至第五章运用地球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化学和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结合环境科学的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岩石圈表层、水体、大气和生物圈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在叙述中强调有关元素在环境中的含量、迁移、污染、富集规律和特点。第六章着重叙述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分类和若干元素在环境中的形态、性质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书中最后两章以具体实例分别介绍了环境地球化学的应用和研究方法。本书按教学要求,在叙述上力求体系清楚,理论、应用、方法并重,重视环境地球化学领域中的调查研究实例。它不仅反映了当前国内的研究状况,而且还选用了国外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蛤。本书是国内出版的第一本环境地球化学教材,除供地球化学专业使用外,也可作为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环境化学、土壤化学海洋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和参考用书。对环境科学、地质地理学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及有关院校师生也有较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