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城市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控研究吴锋,褚艳玲,姜刘志《城市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控研究:以深圳市为例》分为理论研究篇、实证分析篇两部分,共8章,系统介绍了城市灾害、城市灾害风险、城市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城市灾害风险防范对策相关理论,并以深圳市为例,开展城市灾害风险识别、评估及防范管理对策的实证研究。理论研究篇包含首章至第四章,首章主要介绍灾害和城市灾害的相关概念、分类、基本成因、特征与规律;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城市气象灾害、城市地质灾害、城市事故灾害和公共卫生灾害这四大类常见的城市灾害类型;第三章总结归纳了城市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并具体介绍了城市风灾、城市内涝灾害、城市高温灾害、城市地质灾害和城市火灾这五种典型城市灾害风险的具体评估方法及应用成效;第四章总结归纳了四大常见城市灾害风险的防范与应急管理措施,并以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美国纽约市、日本川崎市等城市为典型案例,研究这些城市应对城市灾害风险方面的具体做法。实证分析篇包含第五章至第八章,以深圳市为例,在充分总结借鉴国内外城市灾害风险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深圳市历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和生物入侵灾害等的发生情况,并对这些灾害带来的风险进行深入评估,剖析深圳城市灾害风险的总体特征及变化情况,并立足深圳实际,分别从灾害风险综合管理机制以及气象灾害、地质灾害防御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深圳城市灾害风险防控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增强深圳市城市灾害应对能力、很大限度地减少城市灾害损失提供理论依据与重要支撑。
-
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校环境类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曾鸿鹄,林华,李海翔,朱宗强,张帅普 等《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校环境类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从师资建设、专业发展、课程体系、育人方式、教学模式、课程思政、管理体制、保障机制、质量标准、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对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类专业的新工科建设工作进行了梳理,是贵校环境类专业新工科建设有益尝试的全面总结,必将示范带领新时代地方高校教育教学培优增利、提质增效、赋能增值,加快培养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总之,《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校环境类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的出版,丰富和发展了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实践,为地方高校其他学科专业开展新工科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借鉴。衷心期望更多教育工作者以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及时总结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有效做法,以创新成果带领发展、引导教改、指导实践,推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
-
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2018》资料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数据,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数据。《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2018》主要反映中国环境污染排放、治理及环境管理情况。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污染治理设施情况、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环境管理和全国辐射环境水平等。统计范围《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2018》统计范围为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工业源)、农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农业源)、生活污染源(以下简称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和移动源。工业源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行业代码为05~46的42个大类行业。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投资情况的年报范围为调查年度内施工的老工业源的污染治理项目投资,以及当年完成“三同时”环保验收的工业类建设项目环保投资。农业源包括畜禽养殖业中的大型畜禽养殖场(生猪设计年出栏量≥5000头、奶牛设计年存栏量≥500头、肉牛设计年出栏量≥1000头、蛋鸡年设计存栏量≥15万羽、肉鸡年设计出栏量≥30万羽)。生活源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的第三产业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源:生活源废气污染物排放包括农村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包括集中式污水处理单位、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处置单位、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处理)单位。移动源包括机动车污染源。环境管理反映环保系统自身能力建设、业务工作进展及成果等情况,调查范围主要包括环境信访、环境法制及环境应急情况,环境科技与标准情况,环境影响评价情况,环境监测情况,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辐射环境监测情况,环境监察执法情况等方面的内容。与《中国环境统计年报2015》相比,删减了“2、废水污染物中重点流域、沿海地区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3、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等内容。《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2018》中所有分项加和、合计值与占比数据修约均根据原始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及进位,与修约后的数据直接计算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
陕西环境气象观测与研究赵奎峰,李星敏本书系统总结了作者近年来在陕西环境气象观测与研究方面的成果。基于陕西省地面气象观测网和中国气象局秦岭气溶胶与云微物理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的气溶胶、辐射观测与研究,介绍了以西安为代表的关中地区气溶胶光学参数的反演计算方法及气溶胶光学物理特性的变化特征;阐述了边界层高度、风速、风向、逆温、湿度等气象因子在关中特殊地形的影响下,对关中地区大气污染形成的作用,边界层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过程的影响和相互作用机制;介绍了陕西省本地化静稳指数的构建方法,探讨了颗粒物污染对环境气象要素长期变化的影响。本书最后介绍了2015年以来陕西阶段性霾天气概况及其气象条件,给出了霾天气过程分析评估示例。可供大气环境、大气物理等领域的科研、教学和业务工作者阅读及参考。
-
中国低碳电力发展政策回顾与展望王志轩,张建宇,潘荔 等 著《中国低碳电力发展政策回顾与展望——中国电力减排研究2020》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与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长期合作研究项目的主要成果之一,是连续出版的第14本年度报告。按以往惯例,《中国低碳电力发展政策回顾与展望——中国电力减排研究2020》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反映新的中国电力发展概况及绿色发展情况;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以“低碳政策”为主题,在系统、全面梳理中国低碳电力发展政策的基础上,对“十四五”低碳电力发展趋势和主要任务进行展望,并提出政策建议。
-
矿区生态扰动监测与评价汪云甲 等 著《矿区生态扰动监测与评价》为作者及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4080、51174287、51574221、41874044)、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41201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B01B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109)等资助的矿区生态扰动监测与评价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矿区生态扰动监测与评价》共8章,分别为矿区生态扰动监测与评价概述、井工开采对植被-土壤生物量及碳汇扰动监测与评价、开采塌陷地土壤全氮高光谱估测与评价、煤矿区矸石山自燃监测与评价、地下煤火多源遥感监测与评价、煤矿区地表形变监测与评价、石油和地下水开采地表形变监测与评价、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
-
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编《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2019》资料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数据,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数据。《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2019》主要反映中国环境污染排放、治理及环境管理情况。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污染治理设施情况、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环境管理和全国辐射环境水平等。统计范围《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2019》统计范围为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工业源)、农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农业源)、生活污染源(以下简称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和移动源。工业源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行业代码为05~46的42个大类行业。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投资情况的年报范围为调查年度内施工的老工业源的污染治理项目投资,以及当年完成“三同时”环保验收的工业类建设项目环保投资。农业源包括畜禽养殖业中的大型畜禽养殖场(生猪设计年出栏量≥5000头、奶牛设计年存栏量≥500头、肉牛设计年出栏量≥1000头、蛋鸡年设计存栏量≥15万羽、肉鸡年设计出栏量≥30万羽)。生活源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的第三产业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源;生活源废气污染物排放包括农村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包括集中式污水处理单位、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处置单位、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处理)单位。移动源包括机动车污染源。环境管理反映环保系统自身能力建设、业务工作进展及成果等情况,调查范围主要包括环境信访、环境法制及环境应急情况,环境科技与标准情况,环境影响评价情况,环境监测情况,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辐射环境监测情况,环境监察执法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刘谟炎 著以全国目前个(暂无其他)以设区市纳入国家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的地区——江西省赣州市为研究案例,全面总结了赣州市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基本经验,重点解剖了赣州市部分县(市、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成功案例,并以江西省赣州市为研究案例作为视角,初步展现了试点成果对江西省以及全国的辐射效应。为我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机制常态化,实现综合治理试点与周边开发利用有效结合,达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效果长期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
当代生态文明理论的三大范式比较研究张连国 著本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结题课题。作者从当代生态文明学术话语之比较研究视角,在客观梳理当代西方纷杂的绿色话语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总结出当代生态文明理论的三大范式:其一,“生态主义”(Ecologism)的深生态或深绿色范式,其学术范例是“生态伦理学”;其二,“环境主义”(Environmentalism)的技术主义浅绿色改良范式,其学术范例是“环境资源经济学”;其三,“生态马克思主义”(Ecological Marxism)的红绿色的理论范式,其实践范式是“生态社会主义”。并从思想史的角度,对当代生态文明理论的三大范式及其各个流派和代表人物的思想脉络、基本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分类和比较研究,对把握当今生态文明的发展趋势,系统了解生态文明流派的基本内涵、发展脉络和代表人物,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理论与方法欧阳志云等 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理论与方法》集成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团队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也称生态产品总值,GEP)研究的成果,系统介绍了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内涵、评估方法及其在不同地理区及行政区的应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理论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介绍了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