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9年度报告王琦安,施建成 等 著全球森林覆盖状况及变化报告发布2018年30米分辨率全球森林覆盖产品及2000-2018年的森林变化产品;国际首发全球30米分辨率时序(2000-2018)火烧迹地产品;基于我国学者自主开发的反演算法生成全球植被生产力数据集以及森林火险指数(FDI)产品。并研究和分析全球森林覆盖空间分布及生产力现况、本世纪以来全球森林覆盖和生产力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因素、全球林火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及其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等。可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应对气候变化及森林的可持续管理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
-
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简明读本李春蕾 编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爱护生态环境,需要共同行动的意志和理念,也同样需要法律层面的制度保障。宪法作为我国根本法,不仅为我国环保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蕴藏于其中的宪法精神也能反哺保护实践,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共识。“生态文明”入宪,也就不单是宪法意义上的法律确认,更彰显着中华文明对于美好生活、个人发展等人类重大命题的认识和理解,指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一路向前。
-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9年度报告王琦安,施建成 等 著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9年度报告——“全球重大自然灾害及影响”专题报告是2017年该专题的延续与更新。该专题聚焦重大自然灾害过程与对生态、环境、人口、社会与经济的影响,利用国内外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系列产品,对2018-2019上半年间15个典型的干旱、洪水、热带气旋、森林火灾、与地震灾害事件的影响和恢复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评估了防灾减灾工作对不同灾害类型与事件中的作用,可为自然灾害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9年度报告王琦安,施建成 等 著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专题在连续五年开展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多年度全球农业气象条件、全球农业主产区粮油作物种植与胁迫状况、全球粮食生产形势、区域粮食供需形势、进出口形势分析与预测等多个角度剖析全球、非洲以及部分典型国家的粮食安全形势,形成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年度报告,独立客观地评估了2018-2019年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宗粮油作物生产状况与粮食安全形势。
-
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董洪进,许敏,次平,多吉江村,尼玛顿珠 著拉鲁湿地在调节拉萨市气候,吸尘防沙,美化拉萨市区环境,增加市内空气湿润程度,补充氧气,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拉萨市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拉鲁湿地保护区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吸收78.8kt CO2,产生53.7kt O2,被誉为拉萨的“大氧吧”,有“拉萨之肺”“天然氧吧”之称。此外,拉萨属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拉萨市区内除有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外,还有哲蚌寺、大昭寺、罗布林卡等历史文化古迹。所以,对该湿地的保护不但具有环境意义,而且还具有社会意义。由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独特,生物资源丰富,又位于城市内,因此在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以及旅游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开发优势。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掌握拉鲁湿地保护区的本底植物资源,并收集相应的植物照片和标本作为凭证,尤其是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这不仅是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同时也是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在政策制定和管理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科学依据和工作基础,更是我国切实履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国际公约与协定的重要体现。
-
砂石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沈渭寿等 著《砂石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全面介绍砂石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问题,系统总结砂石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方法,并选择典型砂石矿区,开展砂石矿废弃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修复和土地综合利用研究,以期为推进砂石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与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
环境微塑料概论曾永平等 著《环境微塑料概论》综合了微塑料研究领域近年来的各类学术研究成果,从环境微塑料的来源解析、分析方法、时空分布、河流输运、海洋污染,到环境微塑料与污染物/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生物效应、污染治理与管控举措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微塑料的环境赋存状态、生物累积和转化过程,以及人体暴露和健康风险,提出了微塑料的源头控制、末端处理等管控措施。
-
城市化过程与CO2排放的作用机理及效应研究王少剑 编针对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背景,本书对城市化过程与CO2排放作用机理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定量研究完成城市化过程与CO2排放作用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构建,以期为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实录.2020生态环境部 编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生态环境部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创新采用线上视频发布形式召开新闻发布会,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保障新闻发布活动的正常进行。全年共举办12场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重点工作,回应热点问题,分别围绕水污染防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核安全、大气污染防治、环境质量监测、依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环评改革、渤海攻坚战、应对气候变化、固体废物管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成就等主题,介绍相关工作,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公众了解、掌握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举措,提高了公众环境意识,为全民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实录2020》共分为3个部分:首部分,收录生态环境部黄润秋部长出席“部长通道”实录;第二部分,收录赵英民副部长、庄国泰副部长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政策吹风会实录;第三部分,收录生态环境部全年12场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希望《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实录2020》能够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生态环境新闻工作者、关心和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各界读者有所借鉴。
-
红壤坡耕地氮磷输出与控制研究赵洋毅,王克勤,宋娅丽 著《红壤坡耕地氮磷输出与控制研究》以云南红壤坡耕地试验区已有的水土保持监测站长期定位监测数据为基础,揭示了滇中松华坝水源区迤者流域和抚仙湖一级支流尖山河流域内坡耕地的面源污染物氮磷输出及平衡特征等规律,并探讨了等高反坡阶整地与施肥、生物质土壤改良剂、生态草带措施对坡耕地径流氮磷输出的控制作用和土地垦殖对集水区氮磷输出的影响,可为红壤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