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生态设计Ken Yeang 著Saving the environment from continued devastation by our built environment is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issue for our tomorrow, feeding into our post-millennial fears that this third millennium will indeed be our last. Ken Yeang reconstructs and revisions how and why our current design approach and perception of architecture must radically change if we are to ensure a sustainable future. He argues forcefully that this can only be achieved by adopting the environmentalist’s view that, aesthetics apart, regards our environment simply as an assembly of materials (mostly transported over long distances), that are transciently concentrated on to a single locality and used for living, working and leisure whose footprints affect that locality’s ecology and whose eventual disposal has to be accommodated somewhere in the biosphere. This manual offers clear instructions to designers on how to design, build and use a green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The aim is to produce and maintain ecosystem-like structures and systems whose content and outputs not only integrate benignly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but whose built form and systems function with sensitivity to the locality’s ecology as well in relation to global biospheric processes, and contribute positively to biodiversity (as opposed to reducing it). The goal is structures and systems that are low consumers of non-renewable resources, built with materials that have low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and are designed to facilitate disassembly, continuous reuse and recycling a (a cyclic process that mimics the way ecosystems recycle materials), and that at the end of their useful lives can be reintegrated seamlessly back in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Each of these aspects (and other attendant ones) is examined in detail with regards to how they influence design and planning. Ecodesign provides designers with a comprehensive set of strategies for approaching ecological design and planning combined with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 material not found elsewhere.
-
城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研究与实践李军、马克斯·多曼吴淑云 主编本书基于2019城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国际研讨会(UMWWTP2019)的专家报告和征集论文,进行梳理总结成文。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现状、专家论坛、专业文选、未来发展等,涉及国内外城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的政策标准、前沿技术、资源利用、工程案例和未来水厂等。本书可为从事城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相关研究、运维、管理等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还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
-
CINRAD/XA-SD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技术与测试维修张涛 编本书主要介绍了CINRAD/XA-SD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技术原理与测试维修方法。全书共7章,分别详细讲解了CINRAD/XA-SD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天馈系统、收发系统、标定系统、信号处理系统、监控系统、伺服系统、终端系统及配电系统的组成、信号流程、关键测试点参数和波形,故障诊断与处理方法以及典型故障诊断与处理个例等。本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可为各级雷达技术保障人员日常使用及维护提供技术指导,同时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师生教学、科研阅读参考。
-
扩展粗糙集模型及其在水质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严胡勇 封雷 王国胤 著《扩展粗糙集模型及其在水质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是笔者在国内外发表的多篇SCI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内容共分为7章:第1章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对粗糙集理论、扩展模型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以便找到理论研究的突破点;同时总结了国内外富营养化评价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这些研究的不足与前景;并给出了该书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以及论文的总体框架;第2章简单介绍了粗糙集与Petri网基础理论,作为该书的概念、研究思路的导引;第3章介绍了三原色的可视化离散化算法,在公用数据集上进行了对比实验,并应用于三峡库区大宁河多角度富营养化时空关系知识抽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4章介绍了不完备并行处理粗糙集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并且实现了香溪河2015-2016年11个监测断面的不完备富营养化数据的快速推理、评价;第5章介绍了动态粗糙集分析模型;第6章为三峡库区水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分析了经典粗糙集在动态知识处理上的不足,根据动态变化元素的数量提出了两种解决策略,并以三峡库区香溪河2005年春季两次水华期间两个监测断面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以双向多元素迁移的动态扩展粗糙集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香溪河春季两次水华前期的前兆异常,从而为水华的预报提供决策支持;第7章为结论与展望,对全书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设想与展望。
-
超大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样本赖梅东,褚艳玲 等著《超大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样本: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基于历史数据和资料,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工作及建设成效出发,系统全面地回顾了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历程,总结特色路径和建设经验,为全国及其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借鉴。全书围绕建设历程、进展成效、经验启示和未来展望四个主题,从宏观角度整体总结了我国及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历程;从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优化、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绿色宜居生活、全民共建共享六大方面,对各项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及重点实践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通过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指标数据变化情况,科学地分析和评估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全面展示了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对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提炼了深圳市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经验;基于生态环境改善、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对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未来的优化提升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意义。
-
含泪远去的海岛蓝虹著《含泪远去的海岛:碳中和的故事》是中国人民大学蓝虹教授关于碳中和的科普散文集。蓝虹教授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畲族生态环保专家,求学之路从大山到北京,从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到纽约大学,并先后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银行华盛顿总部从事生态环保工作。她很骄傲地说,她是生态环保卫士,走遍千山万水,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态家园。碳中和是生态环保非常核心的议题,蓝虹教授努力运用碳金融技术、工具和手段推动实现碳中和,并出版了有关碳金融的系列教材和专著。但正如《含泪远去的海岛:碳中和的故事》序作者——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诺贝尔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得主解振华先生所说,实现碳中和不仅需要落实在国家层面,更需要深深根植于每位公民的责任和意识之中。所以,关于碳中和的科普教育十分重要,运用生动有趣且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广大民众了解碳中和相关知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全社会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蓝虹教授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长期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的亲身经历,运用优美的文笔,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个个鲜活的碳中和故事,让我们警醒,认识到碳中和的重要性,也向我们展示了碳中和的行动,使我们对人类实现碳中和充满了希望。从“‘哭泣’的地球”到“碳中和的‘前世今生’”,再到“碳中和我们在行动”,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碳中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得碳中和这一抽象的概念变得立体生动,贴近我们的生活。作为一名畲族女教授,她对故乡山水、风土民情的深情眷恋使她拥有一种独特的情感和视角,在看待全球化的碳中和问题时多了一份情感流露和人文精神,这正是她本人和《含泪远去的海岛:碳中和的故事》的独特与难能可贵之处。
-
数据驱动的环境政策分析方法及应用杜慧滨本书是作者在环境经济与管理多学科交叉研究与教学基础上完成的。针对生态环境数据量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特点,本书提出数据驱动的环境政策评估方法体系。该套方法体系综合运用比较研究、扎根理论、机器学习、社会网络分析和准实验设计等方法,对典型环境政策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本书以大气污染防控政策为例,介绍该套方法体系在政策发展现状分析、特征识别、环境质量改善效果评估、环境—健康—经济综合效益分析及区域间协同效益分析方面的应用,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在产业转移、能源优化、信息共享和资金补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大气污染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本书提出的方法体系具有普适性和可推广性,能够广泛应用到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领域的政策评估。全书结构合理、逻辑严谨、层次清晰、文字表达深入浅出。
-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理论及实例剖析罗隽等著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是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调查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与生态环境损害情况,分析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与生态环境损害间的因果关系,评估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所致生态环境损害的范围和程度,确定生态环境恢复至基线并补偿期间损害的恢复措施,量化生态环境损害数额的过程。开展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是加大环境违法惩处力度、解决当前生态环境损害“违法容易守法难”、打破“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困局的重要方式,也为法院判决环境违法案件提供定量依据。目前,我国评估机构使用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方法不一,鉴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鉴定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难以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和司法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支撑和可靠依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理论及实例剖析》旨在综合分析实践过程中的各类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案件,梳理各类型案件的关键技术与评估难点,为完善我国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损害案件的鉴定评估方法提供参考。
-
荒漠脆弱区建群种胡杨和梭梭的生态适应性研究于秀丽,庄丽 著荒漠区以植被稀疏、大面积地表裸露为显著外貌特征,由于极端的生境条件,荒漠区的生态系统极其脆弱,易受损伤植物的生态功能修复变得非常困难和缓慢。生态系统的稳态一旦被打破,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所以保护好荒漠植物并维持荒漠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已成为全球性研究主题之一。
-
小流域淤地坝淤积过程对坝地土壤有机碳矿化作用机制+张祎,李鹏,刘晓君 著土壤侵蚀是世界上主要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之一,全球受侵蚀影响的土地面积达到1.094x10km,我国水蚀程度在轻度以上的土地面积为164.88万km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7.53%,并且主要分布在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和南方的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不仅导致土壤退化、生产力下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而且伴随着侵蚀过程发生的泥沙异位使土壤碳空间格局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全球碳循环过程。土壤碳矿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土壤碳的动态流失和替换的影响,同时土壤侵蚀作用下土壤碳的“源一汇”效应主要受限于侵蚀一运输一沉积这3个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速率。在侵蚀作用下的土壤碳循环过程研究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动态变化过程方面研究得还不够深入,存在对有机碳迁移过程中的矿化作用估算过高或过低的问题,进而导致难以准确厘定土壤侵蚀过程下的土壤碳库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