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微生物学(美)迈尔 等编著,刘和,陈坚 导读《环境微生物学:拓展篇(导读版)(原著第2版)》旨在介绍环境微生物学中重要的微生物、微生物所依赖的不同环境的特性、检测微生物及其活性的方法,还评价了微生物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位作者是亚利桑那大学的亲密合作伙伴,在环境微生物学中的研究领域各不相同,却又相辅相成。这些涉及领域广泛的研究为《环境微生物学:拓展篇(导读版)(原著第2版)》阐明重要的知识点提供了大量例证。多位撰稿人的贡献也使此书在深度和广度上具有延续性,内容上则与当下的研究前沿基本一致。根据国内读者的需要,导读版分为基础篇和拓展篇,所配光盘包含原著全部彩图。这本教材适用于环境微生物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也可以作为对这一领域感兴趣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参考书。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代群威 等编《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基础知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操作、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综合实验。结合环境工程专业自身特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力图实现学生在了解、掌握部分常用微生物实验基本操作的基础上,重点通过相关综合设计实验来达到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同时,书中补充了大量实际操作图例,使得相关内容更易被理解、消化掌握,增加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的可读性和实用性。《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环境专业、生物专业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
生态学实验与野外实习指导孙振钧 主编《生态学实验与野外实习指导》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生态学基础实验,包括生态学实验室常用仪器与使用、植被调查方法、种面积曲线群落数量特征和植被生态制图等6个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最基本的生态学实验与观察方法。第二章为有机体与环境,包括植物群落内生态因子的测定、局部气候因子观测、鱼类对温度盐度耐受性的观测和叶片的适光变态观察与植物耐阴性鉴别等4个实验和观察;第三、第四、第五章分别就种群结构、动态与种间关系、群落结构、过程与功能、生态系统食物链分析、初级生物量测定和次级生产能量转化与分析等重点介绍了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实验方法训练,强调对生态学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的结合。第六章介绍景观生态学中的尺度效应分析、景观格局定量分析以及土地适应性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等应用实验,该章实验内容与景观生态学理论教学相配套;第七章为应用生态学部分,包括污染生态学实验和生态工程实验两部分内容;第八章为野外生态学部分,介绍中国农业大学的雾灵山生态学教学基地以及野外生态学实验情况。《生态学实验与野外实习指导》附录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农田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系列实验方法等。这些实验既有基础的验证性实验,也有可作为学生课外研究的拓展性实验。本实验教材适用于高等院校生态学、环境科学、生物学、资源环境以及农林科学相关专业的师生,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
战略性环境政策的贸易效应赵连章 主编《战略性环境政策的贸易效应:理论、实证及我国的对策》是教育部200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战略性环境政策的贸易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及我国的对策研究”的最终成果,适合于从事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教学与研究人员,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与企业管理者等阅读。书中构建“差异减排模型”,对发达国家政府制定的针对消费排污的环境政策和措施的战略动机和贸易效应从理论层面进行有益的探讨,并有所创新。
-
环境学原理左玉辉 等著本书是《环境学系列丛书》之一,基于大量科学事实,围绕“两定四原理”系统阐述环境学基本理论。“两定”即环境规律的定义和环境科学的学科定位:环境规律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是独立于自然规律、技术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第五类规律;环境规律的独立性决定了环境科学的独立性。“四原理”即环境多样性原理、人与环境和谐原理、规律规则原理以及五律协同原理,是环境规律的基本内核,也是环境规律独立地位的根本。环境多样性是基础规律,人与环境和谐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核心规律,规律规则原理是环境管理的基本规律,五律协同是环境决策的核心规律。本书可供政府工作人员、科研人员和相关专业研究生参阅,也可作为环境学课程的辅助教材供相关专业学生使用,还可作为环境通识教育课程辅助教材和国民科学素质教育读物供大学生和一般读者阅读。
-
环境多样性原理梁英 等著《环境多样性原理》是《环境学系列丛书》之二,阐述环境学基本原理之一——多样性原理。环境多样性是环境的基本属性之一,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基础规律。环境多样性包括自然环境多样性、人类需求与创造多样性以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环境多样性原理》阐述了环境多样性原理的内涵;解读了物质多样、生物多样、环境过程多样、环境形态多样等自然环境多样性;人类饮食、服饰、居住和出行多样等人类需求与创造多样性;以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界面、方式、过程和效应多样等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对环境多样性这一全新命题进行了尝试性的论述。《环境多样性原理》可供政府工作人员、科研人员和相关专业研究生参阅,也可作为环境学课程的辅助教材供环境科学专业学生使用,还可作为环境通识教育课程辅助教材和国民科学素质教育读物供大学生和一般读者阅读。
-
五律协同原理柏益尧 等著《五律协同原理》是《环境学系列丛书》之五,阐述环境学基本原理之四——五律协同原理。五律协同是环境调控的核心规律。制约人类生存发展的规律包括自然规律、技术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环境规律五类,人类在实现重大目标的过程中,往往同时受到五类规律的联合作用。五律协同原理提供了五律解析和五律协同两个方法论,前者是系统分析方法,后者是系统综合方法。《五律协同原理》选取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四大领域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五律解析,探索它们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中寻求环境调控空间、调控机遇,并运用五律协同方法进行系统综合,提出了一批富有创意的见解和建议。《五律协同原理》可供政府工作人员、科研人员和相关专业研究生参阅,也可作为环境学课程的辅助教材供环境科学专业学生使用,还可作为环境通识教育课程辅助教材和国民科学素质教育读物供大学生和一般读者阅读。
-
环境生态学卢升高 主编《环境生态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分13个章节,主要对环境生态学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生物与环境、生物种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数字环保理论与实践李小文 等主编《数字环保理论与实践》是集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科宇图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在数字环保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在国内出版的首本“数字环保”专著。《数字环保理论与实践》对“数字环保”的定义、发展历程及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阐释,从核心业务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体系架构以及总体技术路线等方面对数字环保的构成体系进行了论述,提出一套完整的数字环保体系,并概要介绍了数字环保关键技术及标准规范体系。另外,《数字环保理论与实践》还从实践角度介绍了数字环保网络硬件、支撑平台、环境综合业务系统、环境监测监控体系、环境应急指挥体系建设要求及方法,并以五个典型案例展示建成效果。《数字环保理论与实践》可作为环保机构环境信息化业务工作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
东南沿海及重要经济区环境地质姜月华 等著《东南沿海及重要经济区环境地质》是研究东南沿海及重要经济区环境地质的一本专著。探讨了东南沿海地区海岸带地质环境特点、第四纪海岸带分布、侵蚀和淤积类型、变化速率及其时空变迁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了东南沿海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的分布区域、发育程度及特点,对比分析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地面沉降的差异,并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定量评估;阐述了东南沿海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危害程度与特点;总结了珠三角、闽南地区新构造运动特点,并进行了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评价;分析了东南沿海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现状、类型、特点及主要污染物来源,通过对苏锡常地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试点调查研究,讨论了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现状、组分及污染程度;总结了东南沿海重点地区土壤重金属、有机农药污染以及放射性异常现状与特点;在系统分析东南沿海地区地下水开采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对地下水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在珠三角和广西环北部湾等地新圈定了20余处后备地下水水源地,为今后找水指出了方向;采用地下水地球化学、同位素方法,对苏锡常地区的地下水年龄、流场变化、含水系统等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认识;建立了东南沿海地区地质环境信息平台。总之,该书是一份区域性与重点性、综合性与专题性、研究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并反映当前最新研究进展的集成成果,可为东南沿海及重要经济区制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地质依据。该书可供从事区域地质,水文、工程和环境地质,矿产资源调查的广大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城乡规划设计等部门相关人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