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韩伟 等主编《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以环境微生物学为基础,简要阐明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微生物相关科学以及相互的作用关系,微生物在污染控制与治理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相关的实验技术等方面内容。由于微生物学涉及学科较多、知识面较广,所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本着简明扼要的宗旨,重点阐述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本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市政工程和生物学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博士生的教学用书和研究参考资料,也可供其他从事环境事业的科技、生产和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
环境产业经济学高广阔,张永庆 著《环境产业经济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运用生产力系统论并结合产业分析等方法,阐述与环境产业持续发展方式有关的问题,探索我国环境产业发展规律,建立环境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其具体思路为“一线三面”:“一线”,即可持续发展一产业环保化一环保产业化一环保产业化运行机制一环保产业化发展政策体系,阐述环境产业的发展模式;宏观面,即从宏观环境分析环境产业的长中短期发展趋势与对策;中观面,从行业分析角度,以环境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环境产业市场、技术、信息、资本、组织、结构问题与对策,推理出环境产业集中度、规模经济与竞争优势培育措施;微观面,以市场化运作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分析中国环保企业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方向。《环境产业经济学》着重研究以下问题:(1)产业环保化。国民经济各行业实行环境成本内生化及全过程控制污染,以“低资本投入、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和高经济效益”为运作模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农业、清洁工业、环保化服务业、环保化知识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环保产业化。环保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既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过程,又是实现“天人合一”这种环保型可持续发展价值链的过程。(3)可持续发展价值链的实现模式。产业环保化是发展环保产业的前提条件,是解决环保产业发展瓶颈的根本出路。非环保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是导致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非环保产业化同样影响环保产业中不同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利于产业的环保化,更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真正实施。因此,产业环保化与环保产业化相辅相成,两者价值链的有机结合能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价值链的实现。产业环保化与环保产业化价值链由社会价值链、经济价值链和环保价值链组成。
-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杨东平 主编2009年以全球金融危机开始,以人类拯救全球变暖的哥本哈根会议挫败而结束。2009年,中国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却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形成了新的压力。在此背景下,本书用民间的视角纪录、审视和思考中国环境状况,主要以数据和事实说话。本书分为特别关注、生态保护、环境污染、政策与治理、环境与健康、城市垃圾、可持续消费等7个版块。附录中还收录了来自政府、民间组织以及国际社会的多份文件和报告,力求信息更加开放、多元。
-
环境成本内在化王玉婧 著《环境成本内在化(环境规制及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基于以上理论和现实背景,首先进行了贸易与环境冲突的理论分析,指出当前贸易活动存在的不可持续性;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贸易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和产品效应以及规制效应体现出来,贸易对环境的效应取决于几种效应综合的结果。服务贸易同样具有环境效应,而且对环境的影响比较隐蔽和复杂。针对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中突的现实,将生态学规律、热力学定理与经济系统规律结合,从贸易主体作为经济人的假设、生态环境系统供给的有限性、贸易中成本与收益衡量方法的缺失等方面揭示了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生产和贸易活动与生态学规律的冲突。《环境成本内在化(环境规制及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将生态系统和生态学规律与经济系统和经济规律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从热力学定理中获得启示,指出不断扩大的贸易活动产生熵增,如果环境阈值被打破,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因此,贸易是生态系统整体性的一种活动,贸易的发展和运行方式必须考虑环境要素和环境成本,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制约,与生态环境的整体性相平衡与协调。
-
贵阳市生态功能区划香宝 主编《贵阳市生态功能区划》在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社会经济服务功能分析基础上,以《国家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为依据,提出贵阳市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在生态功能分区基础上,参照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主体功能区域划分技术规程》。统筹考虑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进行生态功能控制性规划,从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角度,将区域划分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不同空间单元,并提出各主体功能区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方案。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
环境经济学(美)菲尔德(Field, B.C.),(美)(Field, M.K.) 著,原毅军,陈艳莹 译注《环境经济学(第5版)》是两位环境经济学资深教授巴利·C.菲尔德和玛莎·K.菲尔德多年教学的结晶。在介绍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的同时,两位作者引领读者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向我们传达了作者的环保理念:在权衡令人棘手的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时,如何使我们的行动对环境的伤害达到最小,如何在环境支出一定的情况下取得最优的效果。
-
环境地学储金宇,秦明周 主编《环境地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球科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本科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为环境、地学等相关工作者以及科研、规划、管理、决策等部门的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环境地学作为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是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以人一地系统为对象,研究其发展、组成和结构、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环境地学》的重要特点是在地学的基础上突出了环境科学的内涵与应用,以环境科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视角与观点探索地学问题,将环境科学的理念始终贯穿环境地学研究的方方面面,为解决当今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提供对策。《环境地学》内容共分为12章,主要介绍环境地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环境地学基础;全球性主要环境问题;水环境与水污染控制;土地环境及其保护;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城市环境地质;环境地球化学;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大型工程的地质环境影响与防治;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现代环境地学研究技术与方法。
-
环境化学实验迟杰,齐云,鲁逸人 编《环境化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污染物在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在介质中和介质间的迁移转化行为,对生物和生态系统产生的效应和风险,并以环境介质为主线,涉及样品采集、处理、现代仪器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引进最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力求实验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环境化学实验》适合作为各高校环境类相关专业的教材。
-
可持续创新指标体系(德)霍巴赫 编,孙磊 等译在过去一段时期,很多污染物的排放量已经显著降低。除了不同学科间的结构革新之外,环境政策的创新无疑是这一积极变化的主要推动力。《可持续创新指标体系》旨在分析德国“面向可持续创新的框架条件”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在书中,还介绍了有关危险化学品替代、污水处理、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可持续创新指标体系》可供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及决策人员阅读,也可供有关企业的负责人参考。
-
环境经济学(美)菲尔德,(美)菲尔德 革和,原毅军,陈艳莹 译《环境经济学(第5版)》是两位环境经济学资深教授巴利·C.菲尔德和玛莎·K.菲尔德多年教学的结晶。在介绍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的同时,两位作者引领读者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向我们传达了作者的环保理念:在权衡令人棘手的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时,如何使我们的行动对环境的伤害达到最小,如何在环境支出一定的情况下取得最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