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多尺度大气物理过程与大气污染朱彤,王会军,张小曳,黄建平,张朝林 著本书为“中国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与应对机制”丛书卷II,共9章。本卷报道多尺度大气物理过程与大气污染相互作用的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气溶胶等空气污染与边界层相互作用、静稳型重污染过程的大气边界层机理、气候变化对大气复合污染的影响机制、气溶胶与天气气候相互作用对冬季强霾污染影响等。同时给出了相关的论文、专利等,展示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研究范围涉及我国华北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内容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可为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在学习工作中提供参考。
-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进展报告陆军 著《中国环境规划政策绿皮书》(以下简称《绿皮书》)是一套以环境规划和环境政策为主题的系列丛书,由生态环境高端智库——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主持编撰。《绿皮书》系统总结和展示了国内相关领域新研究成果,内容涵盖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环境规划、环境政策等当前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领域,由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执笔完成。《绿皮书》注重理论研究深度与实践应用广度相结合,具有现实性、前瞻性的特点。《绿皮书》对于编制和实施生态环境规划、制定生态环境政策具有借鉴意义,对于提高生态环境决策水平、促进绿色发展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水文地质勘查与生态环境监测李军栋,李爱兵,呼东峰本书介绍了水文地质勘查与生态环境监测基本知识;重点阐述了水文地质勘查采样及生态环境地面监测技术,以适应现代水文地质勘查与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全书分为四章,包括水文地质勘查概述、水文地质勘查采样、生态环境监测概述、生态环境地面监测技术。本书突出了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在写作时尝试多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注重知识层次递进,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手册詹建文,刘武华本自然教育手册根据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编写,通过文字、照片、图表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多角度、全方位带大家走进桃红岭,了解梅花鹿,探寻桃红岭丰富的野生动植物世界。同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分门别类地普及了桃红岭关键兽类、鸟类、植物和昆虫的外形特征、生态习性和生存现状等科学知识,可作为青少年学生了解自然的科普书籍以及科普人员、自然导师、志愿者的工作指南。
-
光谱检测技术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研究李红莲,王帆本书阐述了环境污染检测研究的意义,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环境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仪器和系统,并且设计了各种进行气体及土壤监测实验的检测系统。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包括气体检测技术基本原理、气体检测系统的设计、基于可调谐激光的CO2浓度测量研究、基于超连续谱激光的CO2浓度测量研究、不确定度评定与系统性能分析,下篇包括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的介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系统的设计、LIBS光谱实验样品的制备与参数的优化、基于LIBS技术对能量阈值及光谱特性随光斑半径变化的分析、实验条件优化及定量分析、土壤元素定量分析的优化。本书可以提供给从事光谱检测的科研人员、师生、技术和管理人员等阅读和参考。
-
污染农田土壤植物修复党志等 著《污染农田土壤植物修复——边生产边修复的理念与实践》是一部关于利用经济作物玉米实现重金属和石油烃污染农田土壤边生产边修复的研究成果专著。在简要介绍了农田污染特征和相关修复技术的基础上,《污染农田土壤植物修复——边生产边修复的理念与实践》系统总结了作者及其团队针对中轻度污染农田土壤开展的修复用大生物量作物筛选、重金属/石油烃单一及复合污染修复机理、土壤中污染物的活化与增效修复技术、基于玉米的边生产边修复应用示范等方面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可为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
高温作业那些事唱斗 著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作为“服务职工的重要平台载体”,不仅能够解决户外劳动者“休息难、就餐难、如厕难”等难题,更可以成为户外劳动者工作时的精神港湾。“户外劳动关爱丛书”针对户外劳动者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方式,旨在为广大户外劳动者提供有关工作、生活、身心健康等方方面面的贴心指南,让其在服务站点休息的同时,享受阅读的乐趣,获得更多的实用小知识。 本书作为此系列丛书中的一本,针对户外劳动者的高温作业的工作环境,对其进行高温天气作业下的防护知识普及。户外劳动者以农民工为主体,包括快递员、环卫工、送餐员、协管人员、出租车司机、卡车司机等。本书针对户外劳动者群体的职业特征,从高温天气防护基础知识、高温天气作业防护、中暑的辨识与急救、防暑降温常识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知识普及,具有较强的实操性。该书属于“户外劳动者关爱丛书”中的一本,主要为各级工会建设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打造,图文结合,语言平实易懂,便于户外劳动者进入站点后阅读和学习。
-
红壤坡耕地氮磷输出与控制研究赵洋毅,王克勤,宋娅丽 著《红壤坡耕地氮磷输出与控制研究》以云南红壤坡耕地试验区已有的水土保持监测站长期定位监测数据为基础,揭示了滇中松华坝水源区迤者流域和抚仙湖一级支流尖山河流域内坡耕地的面源污染物氮磷输出及平衡特征等规律,并探讨了等高反坡阶整地与施肥、生物质土壤改良剂、生态草带措施对坡耕地径流氮磷输出的控制作用和土地垦殖对集水区氮磷输出的影响,可为红壤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钚元素在环境中的迁移分布和模拟预测刘志勇 著《钚元素在环境中的迁移分布和模拟预测》共分9章,第1章概述环境中放射性核素钚的来源;第2章介绍在地球表层的水圈、大气圈和土壤圈各圈层中钚的来源与扩散传播;第3章对长江口和苏北潮滩沉积物中钚的分布与迁移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第4章通过辽河口沉积物中钚的分析,对其沉积环境的变迁进行了阐述;第5章将渤海湾沉积物和辽河口潮滩沉积物中钚的特征进行比较;第6章是对北部湾陆海环境中钚的分布与传输特征的分析;第7章是对华南地区河流流域沉积物中钚的分析;第8章根据珠江口和南海北部沉积物中钚的分布,对区域环境中钚的传输、廓清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第9章对环境中的辐射影响模型的构建、ERICA评估模型的具体使用方法进行概括。
-
2020年生态环境创新工程百佳案例汇编中国环境报社 著本书是为2020年生态环境创新工程百佳案例汇编,体现了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全过程,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会对相关企业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国家战略的强势推动下,生态环境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涌现了一大批技术进步、科技创新的环保企业,完成了一大批工艺先进、设备精良、运行良好的创新工程,成为新时代“中国智造”“中国建造”的典型代表。为了推动生态环境工程领域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部直属中国环境报社决定组织编纂《2020年生态环境创新工程百佳案例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