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土壤修复技术与方法田胜尼本书在介绍土壤组成与性质和土壤主要污染物的基础上,研究了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和方法应用,内容力求全面、新颖、富有启发性,文字通畅,图表形象直观,可读性、学术性和可操作性强,希望能以更宽泛的视角、更多元的观点、更开放的心态不断深化对土壤修复技术应用的理解和认知,使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同时,注意吸收国内外土壤污染防治研究的新方法和研究成果,力图把知识介绍、原理阐述和实际应用案例相结合,突出重点。本书可供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为土壤修复领域、环境保护领域从业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
生态环境优化和水环境工程闫学全,田恒,谷豆豆本书简单介绍了生态环境及水环境基本知识;重点阐述了生态破坏、修复、重建,水生态监测、修复,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防治,以适应现代生态环境优化和水环境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全书分为11章,包括生态环境基础知识、流域生态修复、水生生态系统的修复、地表水环境遥感监测、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生态破坏及其修复与重建、水环境工程概述、水污染控制技术、水污染及其防治、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本书围绕生态环境优化和水环境工程编写,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广大一线从业者或相关设计研究人员学习参考。
-
湖北汉江流域环境保护研究李兆华湖北汉江流域环境保护研究——湖北湿地生态保护研究丛书
-
城市生态网络规划原理张浪 著《城市生态网络规划原理》以城市生态网络规划为主题,涵盖城市生态网络规划的理论研究、编制方法、支撑技术、实践案例等。《城市生态网络规划原理》厘清城市生态网络内涵,提炼其本体时空进化特征及规律;从规划衔接与规划编制、构建方法和构建技术方面,阐述城市生态网络规划的原理机制;总结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并梳理国内外典型生态网络规划案例;探索形成城市生态网络规划原理,以期指导城市生态空间系统规划、保护建设及管理。
-
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周琼 著《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档案、实录、会典、地方志等原始文献史料入手,系统梳理了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及其灾赈机制的发展过程,深入论述了该机制的具体内容、实施效果及社会效应等方面的问题,对清代防灾救灾机制和社会抗灾能力进行了详细探究。提出了清代荒政制度研究的创新性观点,即入主中原的清王朝不仅通过恢复、重建中国赈灾机制稳定了社会经济秩序,而且通过救济灾民的种种措施获取了民心和统治中国的政权合法性。 此外,《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还在对清前期灾赈制度的建设及其程序、灾赈人员、机构等进行综合考察的基础上,从赈前预警机制及报灾、勘灾机制的重建开始,对清政府灾赈中的审户、勘不成灾、粥赈、以工代赈、灾赈物资、民间赈济,以及赈后的蠲免、缓征及借贷等进行分析、论证,凸显出清前期救灾机制积极与消极的社会效应,强调清王朝在灾赈中通过底层认可的方式实现天下同治。
-
微藻污水处理与絮凝采收研究吕俊平微藻是指那些在显微镜下才能辨别其形态的微小植物群体,利用污水培养微藻可同时实现污水处理、营养物质的回收利用以及高附加值微藻生物质生产等多重目标,使基于微藻培养的污水处理过程具备了可持续性的优点。但是,目前微藻污水处理相关研究主要在模拟污水中进行。微藻处理实际污水的案例相对较少。此外,微藻处理污水后如何高效完成藻水分离也是该工艺大规模推广与应用所面的难题之一。鉴于此,该书重点评价了微藻用于处理常见类型污水时的能力;同时,分析了污水中重要的两类物质碳氮对污水处理性能以及藻细胞絮凝采收效率的影响。《微藻污水处理与絮凝采收研究》可供环境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
京津冀生态服务盈亏格局、空间流转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陈艳梅 等 著《京津冀生态服务盈亏格局、空间流转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生态服务与生态补偿相关理论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探索。第一,明确生态区域、风域、生态介质等新概念,阐述生态格局-过程-功能三位一体理论、地-地与人-地双耦合理论的新内涵,构建生态服务盈亏格局、空间流转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等方法体系。第二,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区,测评生态服务供需价值量盈亏格局,识别生态服务主要供体区与受体区。第三,从流域和风域视角分析研究区内生态服务供体区与受体区生态联系。第四,从生态服务供需关系与区域整体性角度提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框架和建议。《京津冀生态服务盈亏格局、空间流转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可为京津冀区域尺度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和生态环境协同共建提供理论方法与科学依据。
-
污染气象学廿一讲蔡旭晖,宋宇 著本书介绍了大气中与污染扩散有关的不同尺度气象学内容。本书从气象学基础出发,综合边界层气象学、微气象学、大气湍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扩散和沉积等过程与规律,大气扩散理论以及大气扩散的定量化描述方法。特别要说明的是,本书编排体例方面有两点特色,一是正文中夹有一些线框,以标记课堂中顺便提出的问题、注意点、或是附加扩展的内容;二是页眉标记了书名所称“廿一讲”的各讲位置。本书可供大气环境和应用气象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参考。
-
和谐共生程艳本书是浙江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程艳副教授的一本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理论专著,书稿从人与自然、实践与自然、资本主义制度与自然三方面解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考察我国传统生态思想、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分阶段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以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实践为案例分析研究我国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状况,找出尚存的问题和不足,总结成功的经验,探索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
大灾变露西•琼斯 著,高天羽 译地震、洪水、海啸、飓风和火山,这些灾难都来自赋予我们星球生命的力量。地震给予我们自然的泉水,火山造就肥沃的土地。只有当这些力量超过我们的承受限度时,它们才成为灾难。总体来看,这些自然事件塑造了我们的城市和城里的建筑,并影响了我们思考、感受、斗争和团结的方式。一部自然灾害的历史,就是一部我们自身的历史。 在书中,露西·琼斯博士对于一些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提供了耳目一新的看法,这些灾难的“余波”直至今天我们仍在感受。琼斯探讨了公元 1世纪庞贝的火山喷发,回顾了 1862 年的加州洪水,考察了 2004 年的印度洋海啸及2017年的美国飓风等,由此揭示了全球化在发扬人性、治愈伤痛方面的潜能。 当危险地区的人口增长、整个世界的温度上升,自然灾害的冲击将变得前所未有。《大灾变》不仅是一部关于历史或科学的著作,还是对行动的号召。天灾注定发生,但人祸可以避免。在这本活力充沛、研究详尽的著作里,琼斯博士献上了对我们过去的观察,并让我们做好准备,以应对未来的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