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国际ESG投资政策法规与实践俞建拖,李文 著当前,将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因子纳入投资分析和决策的ESG投资已经成为全球性潮流。ESG投资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未来,中国要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2035年现代化目标都需要更进一步的转型和改革,而兼顾社会和环境影响的ESG政策框架有助于加速这一进程。本书分析了全球18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经济体在践行ESG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面的做法,总结了主要经济体的ESG政策法规及其相关实践,以期为中国制定和完善ESG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
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系列研究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亚和北非地区以及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区域之一,绿色“一带一路”的建设为我国与共建国家提供了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新途径,我国应进一步发挥自身在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农业减灾、可再生能源、绿色低碳城市发展、水资源管理、气候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实现合作共赢,推动绿色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
-
水资源与城市供水安全王琳,王丽,黄绪达 著《水资源与城市供水安全》针对供水安全设计调查方法与调查问卷,对山东省利用黄河水的城市供水安全情况进行了调查,形成了调查情况分析。开发了饮用水供应链水质关键控制因子(KCFs)筛选系统,利用该系统对不同供水形式进行了水源地与供应链的风险评估,既有黄河引水渠的风险评估、水源地风险评估,也有含海水淡化水的供应系统的风险评估,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风险管控提供了技术参考。
-
中国碳市场成熟度评价易兰,李朝鹏,杨历 著《中国碳市场成熟度评价》对欧盟、美国、韩国等国际典型碳市场发展历程进行了案例分析,在对中国七大试点碳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就中国试点碳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构建了由43个细化子指标构成的碳市场发育成熟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七大试点的发育成熟度与环境监管政策进行了客观评价。这是该领域内第一部经过调研对中国七大试点进行系统论述的专著。
-
迈向碳达峰、碳中和杨越,陈玲,薛澜 著本书旨在用社会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系统解读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实现路径和治理行动。书稿共分三篇,第一篇讨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包括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和当前形势、各国的碳达峰、碳中和实践,以及中国在这方面作出的庄严承诺。第二篇讨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介绍了多种可行路径,并从能源体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对此作了具体的论述。第三篇则重点讨论具体行动,包括科技创新、利用金融工具、全球合作、城市治理与规划、公民教育和全民行动等。
-
村镇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模式吴伟祥 等 著《村镇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模式》从我国垃圾分类的背景和总体趋势出发,从生活垃圾产生特性、分类投放模式、分类处理体系以及经济性角度阐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特性;对村镇地区现有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与设施运行情况展开综合评估,通过分析各项工艺优势以及瓶颈问题,明确各项技术适用范围。《村镇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模式》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特征及分类体系特性;对村镇地区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的典型案例调研分析;通过总结归纳,探明共性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后续实现村镇易腐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
建筑室内环境污染预防与控制冀志江 著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材料与环境关系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专业性和通俗性,能够解释大家关心的装饰装修污染和室内环境问题,对室内设计师和建筑工程师的相关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对普通百姓认识和预防室内空气污染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冀志江教授作为生态环境功能建材领域的继承与开拓者,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为依托,组建国内第一支相关研究团队,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环境功能建材行业,形成建筑材料独立的学科方向。本书内容对冀志江教授20多年来的相关专业研究有一定的反映。 该书不失为一本了解建筑室内环境与建筑材料关系、传播室内环境污染预防和改善知识的好读物。
-
垃圾战争吴建升 著垃圾分类其实是人类与自己的一场战争,但20年来我们却没能战胜自己。谁污染谁付费,是公认的垃圾分类密码,我们却没有用它芝麻开门。中国垃圾分类究竟路在何方?作者以轻松、诙谐的笔调,讲述了垃圾分类发展简史,并以集结当年新闻报道的方式,原汁原味再现了深圳重启垃圾分类后的曲折历程,试图从历史视角和宇宙苍生的维度,去探索垃圾分类与人类和地球命运的关系,寻找垃圾分类的密码。
-
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政策与管理许端阳 等 著《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政策与管理》重点针对我国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政策需求与体制机制障碍,在对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概念、内涵、特征、分类、路径等进行梳理界定的基础上,综合利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案例分析以及定量研究等方法,重点针对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科技政策、金融税收政策以及水土资源管理制度等进行系统分析并从国家、省(区)、地市(园区)三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政策与管理》还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促进荒漠化治理和生态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并从促进创新要素供需结合的角度提出了荒漠化治理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大数据平台设计理念、框架与方案,旨在为不同层面的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促进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政策提供参考,为积极发展沙区生态产业、推动沙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支撑。
-
不同类型干旱的时空变异性研究李毅 等 著《不同类型干旱的时空变异性研究》系统介绍降水量偏差校正和参考作物腾发量估算方法对我国不同地区多站点干旱评估的影响。基于小波分析、经验模态分解、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和多重分形等方法研究了气象、水文和农业等不同类型干旱(以干旱指数反映)的时空变异规律,结合谷歌地球引擎和遥感大数据进行干旱监测,探讨干旱的发生机制,并结合耦合模式比较项目第5阶段的多种气候模式,预测未来不同时期和不同气候情景下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演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