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建筑室内环境污染预防与控制冀志江 著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材料与环境关系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专业性和通俗性,能够解释大家关心的装饰装修污染和室内环境问题,对室内设计师和建筑工程师的相关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对普通百姓认识和预防室内空气污染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冀志江教授作为生态环境功能建材领域的继承与开拓者,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为依托,组建国内第一支相关研究团队,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环境功能建材行业,形成建筑材料独立的学科方向。本书内容对冀志江教授20多年来的相关专业研究有一定的反映。 该书不失为一本了解建筑室内环境与建筑材料关系、传播室内环境污染预防和改善知识的好读物。
-
垃圾战争吴建升 著垃圾分类其实是人类与自己的一场战争,但20年来我们却没能战胜自己。谁污染谁付费,是公认的垃圾分类密码,我们却没有用它芝麻开门。中国垃圾分类究竟路在何方?作者以轻松、诙谐的笔调,讲述了垃圾分类发展简史,并以集结当年新闻报道的方式,原汁原味再现了深圳重启垃圾分类后的曲折历程,试图从历史视角和宇宙苍生的维度,去探索垃圾分类与人类和地球命运的关系,寻找垃圾分类的密码。
-
土地利用的水生态效应与流域空间管理江源 等 著《土地利用的水生态影响与流域空间管理》研究了流域土地利用对河流水质、水生境和水生生物的影响,探讨了河流水生态对流域土地利用的响应机制,提出了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格局、改善流域水生态健康状态的水陆一体化管理思路和途径。《土地利用的水生态影响与流域空间管理》提出的“基于土地利用的河岸带生态与环境质量评估”“面向应用的土地利用水生态影响简易快速评估”,以及相关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方法等,是能够有效服务于河岸带和流域空间管控的实用性技术。
-
军事生态环境保护军事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 编为更好地帮助全军官兵充分认清军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基本现状、发展趋势及使命任务,激励官兵积极投身建设美丽军营实践,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保护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了“军事环境保护丛书”。这套丛书是“中国区域环境保护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军事环境科学研究》《军事环境保护管理》《军事环境污染防治》《军事生态环境保护》四个分册。丛书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我军在环境与生态保护研究、污染防治、区域生态恢复、生态营区建设管理、环境保护法制机制建立、监管体制完善、支援地方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军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的发展历程和重大举措,系统总结了军队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科普性。
-
城镇水务行业智慧水务调研分析报告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著本报告以大量调研数据为基础,多角度综合分析了智慧水务发展的现状。《城镇水务行业智慧水务调研分析报告(2020年)》共分7章,第1章为宏观环境,总体介绍了智慧水务背景情况,包括智慧水务发展概述、发展环境、相关产业链和关键技术;第2~6章为调研分析,分别从政府及政策、水务企业、科技公司、行业人才培养等几个维度,分析了政策层面、企业需求、科技产品、高校教学方面与智慧水务相关的现状水平、发展需求及目标;第7章为典型案例,收录了截至2020年年底部分业内典型案例,为智慧水务建设提供参考。全书具有翔实的数据,从政府、水务企业、科技公司和高校多角度来全面分析智慧水务行业现状,为读者提供相对客观和全面的视角,对行业管理、企业决策及相关教学研究等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可供主管水务领域工作的各级政府部门,相关规划、设计方面的科研人员和企业管理工作者学习参考。
-
军事环境保护管理军事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 编为更好地帮助全军官兵充分认清军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基本现状、发展趋势及使命任务,激励官兵积极投身建设美丽军营实践,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保护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了“军事环境保护丛书”。“军事环境保护丛书”这套丛书是“中国区域环境保护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军事环境科学研究》《军事环境保护管理》《军事环境污染防治》《军事生态环境保护》四个分册。“军事环境保护丛书”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我军在环境与生态保护研究、污染防治、区域生态恢复、生态营区建设管理、环境保护法制机制建立、监管体制完善、支援地方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军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的发展历程和重大举措,系统总结了军队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科普性。掩卷长思,任重道远。衷心祝愿军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者在新的历史起点再立新功,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强军梦做出更大贡献!
-
河流遥感帕特里斯E.卡尔博诺 著长期以来,在遥感专业人员的眼中河流通常是作为线(有时是网或者面)出现并进行处理的;在环境、水文等河流科学研究人员的眼中,河流则是一个复杂的立体系统,其内部结构及其动态过程更受到关注。早期遥感影像分辨率较低,主要应用于流域宏观尺度研究,微观尺度的河流科学研究,通常借助地面观测手段获取数据。遥感科学和河流科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自独立发展,尺度上的不一致是两者早期未能有效结合的重要原因。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空间、高光谱分辨率成像技术日益成熟,遥感数据对河流微观特征的表征能力逐步增长。同时,河流科学家对河流尺度上的生物、非生物的自然过程和流域尺度上集水区与河流系统的交互作用更加关注。近二十年来,河流遥感技术及应用相关研究和文献数量出现快速增长。可以说,河流遥感是遥感科学和河流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交叉与融合。近年来,我国水生态环境管理逐步从水质目标管理向水质、生境和生物为一体的水生态环境综合质量目标管理转变,河流生态修复等应用需求对遥感技术的需求也日显迫切。尽管国内已有大量相关研究出现,但是,目前为止,国内尚无系统介绍河流遥感技术的专业书籍。《河流遥感:科学与管理》系统介绍了天、空、地基传感器获取的遥感、照片、视频等不同类型数据在河流水体、生境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并对河流遥感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充分探讨。翻译该书,可以为从事河流生态环境、水文地貌、地理等科学问题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
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2019编 著,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编委会,委会 编2016年以来,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开展了《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的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了两本《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从内容上看,《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中既有理论探讨,也有数据分析,还有实践案例;从覆盖范围来讲,《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中包括了对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文明状况的概括和分析;在指标体系的建立上,《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力求创建符合西部地区特点的全新指标评价体系。课题组编制《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开展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状况、态势、成果和经验的调查、评价和研究,为决策者、研究者和广大一线工作者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这也是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履行推进西部生态文明建设职责的一项具体举措。课题组在编制《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2019》的过程中,从建立体现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这一目标定位出发,研究了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要求和路径选择上的普遍性与独特性,通过进一步细化、落实,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探索构建能反映纵向动态变化和横向空间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以区域综述和专题报告等形式,集中反映并分析了西部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文明发展状况,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做了重点分析。
-
典型地区居民金属环境总暴露量及贡献比手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著《典型地区居民金属环境总暴露量及贡献比手册(铜、锌、镍、铁、铝、矾、硒、锰、银、钡)》共8章。第1章是编制说明,介绍了编制《典型地区居民金属环境总暴露量及贡献比手册(铜、锌、镍、铁、铝、矾、硒、锰、银、钡)》的背景和目的、工作过程、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等。第2-8章是《典型地区居民金属环境总暴露量及贡献比手册(铜、锌、镍、铁、铝、矾、硒、锰、银、钡)》的主体内容,其中第2~5章为各介质暴露量和贡献比,包括空气、饮用水、土壤、膳食;第6-8章为各途径暴露量和贡献比,包括经消化道、经呼吸道和经皮肤接触。对于各介质和途径暴露量和贡献比,均先介绍其定义及计算方法,表中列出了样本量(N)、算术均值(Mean)、标准差(Std),以及百分位数值(P5、P25、P50、P75、P95)。《典型地区居民金属环境总暴露量及贡献比手册(铜、锌、镍、铁、铝、矾、硒、锰、银、钡)》旨在为相关科研和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
生鲜食用农产品物流环境适应性及品质控制机制陈昆松 著《生鲜食用农产品物流环境适应性及品质控制机制》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生鲜食用农产品物流环境适应性及品质控制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以特色果蔬、水产品和粮食等为对象,贮藏物流过程品质控制为核心,贮藏物流微环境调控为手段,重点研究品质的动态代谢机理及腐败劣变的生物学机制,探索产后品质调控新路径。《生鲜食用农产品物流环境适应性及品质控制机制》共8章,在分析国内外研究背景的基础上,主要从果蔬成熟衰老与品质变化的生物学基础、果蔬采后品质劣变的环境应答及其调控、粮食与水产品产后品质劣变的环境应答及其调控、粮食和果蔬真菌病害发生机制与控制途径、超级冷链和蓄冷传热与生鲜食用农产品品质劣变控制等5个方面介绍相关研究进展,并对生鲜食用农产品贮藏物流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