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十二讲王延寿,陆安静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垃圾分类是新时尚,垃圾之战的是非曲直,生活垃圾分类势在必行,生活垃圾分类方法解析,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理论构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宣传教育,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体制机制,节约、利用是最好的分类,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国际视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国内试点,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最终出路,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突破创新。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资源等专业的公共课及相关选修课教材,也可作为社会读物。
-
河源江河录陈春林本书记述了河源境内江河湖泊(主要是东江水系)自然概貌、乡土风物、人文风情以及江岸重要市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普及河源乡土文化。同时介绍为了保护一江清水和青山翠岭的各项保护措施,显示了河源河流治理的突出成就以及江河湖泊给河源带来的生态文明成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河源市正在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保护好了一方青山、一湖绿水,就保住了河源未来更好更优的发展潜力,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牢固的生态屏障。
-
地下水污染防治监测方法及标准物质李昆《地下水污染防治监测方法及标准物质》以地下水污染防治为目标,汇编了近10年来国家层面有关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相关规划及实施方案;从各指标理化性质人手,以各指标检测条件及仪器设备为依据,梳理了GB/T14848-2017中的20项感官性状指标及一般化学指标、39项常规指标及93项全指标相关标准监测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标准物质体系;以共存实验为验证方式,提出了相应的混合标准物质配制方案并进行验证,极大程度上保证了方案的可操作性。《地下水污染防治监测方法及标准物质》相关成果可为我国地下水检测工作提供便利并提高检测效率。《地下水污染防治监测方法及标准物质》可供从事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地下水水质监测人员及相关涉水实验室管理者阅读参考。
-
攻坚生态环境部2020年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取得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面对重大风险挑战时无比坚强的领导力,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2020年,生态环境部“两微”(@生态环境部)发稿近万篇,第一时间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点滴进程,为网友了解新的生态环境信息提供了重要渠道。《攻坚——@生态环境部在2020》整理收录了近500篇@生态环境部发文,带领读者回顾了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举措,涵盖了解读前沿生态环境政策、讲述中国生态环保故事等内容。这些信息客观反映了全国生态环保人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奋斗历程,也展现了社会各界携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场景。
-
清洁生产理论、方法与案例分析牛启桂本书分为三编共14章,涵盖了清洁生产的原理、实施清洁生产的方法以及具体的清洁生产案例,另附相关编写规范,前两编每章后有相应思考题。编者根据清洁生产的思路,以解决污染问题的五个层次入手,将实施清洁生产的七个工具—清洁生产审核、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标志、ISO14000、绿色包装及环境会计展开论述并附案例分析。重点阐述了清洁生产审核的实施方法及实施案例中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本书包含了绿色大学、清洁生产实验、清洁生产信息获取渠道及近十年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技术
-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管理方法研究鲁仕宝,魏明华,赵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环境管理模式,是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的关键。通过明确流域内相关主体的权、责、利,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资金供求矛盾。《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管理方法研究》研究流域水污染补偿总量的确定方法,针对不同的区域范围建立域间水污染经济补偿标准的计算模式,构建流域水污染经济补偿实现体系,提出补偿方法与构建流域补偿机制等相关政策建议。《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管理方法研究》综合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比较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从流域水生态补偿理论介绍出发,引出具体的生态补偿标准及模式阐述,通过归纳现有生态补偿的方式及途径可找到目前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尚未构建起统一、完善、成熟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地方政府开展生态补偿的内在动力不足,外在制度保障不充分等。《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管理方法研究》在实证分析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新安江、辽河流域、太湖等地区进行流域水污染损失赔偿计算,针对不同案例的实证研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进而比较国内外水污染补偿的特点和工作重点,总结并提出完善的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建议。
-
长江口杭州湾水环境影响研究徐贵泉,夏雪瑾在广泛收集整理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水文总站、上海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的水文水质和污染源监测数据资料基础上,本书调查分析了长江口杭州湾水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实验研究了其水环境中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的相应关键水质参数;建立了河口海洋水动力水质基础调查数据库以及二维、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系统研究了长江来水、黄浦江出水和沿江海其他支流排水量质变化及沿江海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升级改造尾水排放对长江口杭州湾水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协同治理和综合保护对策、措施及建议。本书对从事河口海洋水污染系统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修复保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的科研、规划、设计及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作为水务(利)、海洋、生态环境等部门及相关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的研究参考。
-
沿江型城市工业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研究陈名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全局的重大战略。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丰富、航运交通便利,产业结构较完整,经济相对发达,但也存在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水环境污染较严重、水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沿江型城市工业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研究》基于系统耦合视角,运用“机理(mechanism)-测度(measurement)-效果(effect)-优化(optimization)”(MMEO)的范式,对沿江型城市工业经济与水资源环境间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以南京市为例,提出工业经济与水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关系的优化路径。《沿江型城市工业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研究》可为管理科学研究提供方法借鉴,也可为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环境保护利用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沿江型城市工业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研究》可供管理科学、应用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阅读参考。
-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气象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研究李良福,林勇《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气象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研究》是作者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气象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研究”(2019ZDIANXM07)的科研成果,结合重庆市气象局12年蓝天保卫战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污染防治野外科学试验的实践经验,参考、借鉴、吸收四川、上海、北京、天津等部分省(市、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实践成果和有关大气物理、大气化学、云雾微物理学、高分子化学、人工影响天气工程技术、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文献资料编著而成。《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气象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研究》共分六章和一个附录,分别对气象工作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重要性、紧迫性、可行性,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及其气象工作的相关理论基础,不利气象条件下的大气污染形成机理研究、大气污染风险管理及其对策措施研究、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污染防治实践与思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可供气象部门从事大气污染防治、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工作的气象管理人员、理论研究人员、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同时也可供生态环境部门和其他经济行业从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
-
京津冀城市灰霾污染的数据挖掘与分析郑林昌,付加锋,高庆先,段世江 等本书利用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对采集的京津冀城市灰霾数据进行了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1)海量数据的采集和多尺度数据的兼容。实现了长期站点小时监测数据的采集,实现了监测数据(小时尺度)、经济相关数据(年、季度、月度尺度)的兼容,站点数据、市区数据以及城市数据的兼容。(2)多层面展示灰霾特征。从站点、城市、区域的对比和小时、日均、月度的对比,多层面分析城市灰霾特征及其变化。(3)多方法挖掘灰霾关系。结合分类、关联、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挖掘站点与站点、城市与城市间的灰霾空间关系,以及灰霾与其它污染物之间的关系。(4)动态和静态角度探索灰霾的形成。基于“人地关系”协调的视角,分析灰霾、灰霾污染形成的背后“推手”,从静态、灰霾分布特征等角度分析地形地貌、人文活动对灰霾的影响,从动态、灰霾浓度值变化角度分析气象要素以及人文活动对灰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