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中国黄河中上游流域自然资源图集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本图集根据“宜居黄河科学愿景”,构想从地球系统科学观出发,以安全黄河、绿色黄河、生态黄河、和谐黄河、智慧黄河5部分内容为链条,开展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编制了55张图:从工程地质学入手,研究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及其灾害效应,以保障地质安全需求,构建安全黄河体系;从水文地质学入手,研究黄河流域水循环过程及其水土环境变化效应,构建绿色黄河体系;从环境地质学入手,研究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演化规律及其生态屏障效应,构建生态黄河体系;从资源地质学入手,研究黄河流域资源开发与人地协调的发展模式,构建和谐黄河;从地球信息科学入手,集成黄河流域地学大数据平台,构建智慧黄河体系。
-
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系列研究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国信国际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亚和北非地区以及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区域之一,绿色“一带一路”的建设为我国与共建国家提供了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新途径,我国应进一步发挥自身在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农业减灾、可再生能源、绿色低碳城市发展、水资源管理、气候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实现合作共赢,推动绿色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
-
ISO 14001&ISO 45001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陈珊\n 《ISO 14001&ISO 45001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第三版)介绍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实施的意义,以《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2016/ISO 14001:2015)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45001—2020/ISO 45001:2018)标准为基础,阐述了对术语和定义以及标准条款的理解,介绍了环境因素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评价方法,并以大量示例说明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与方法。 \n \n \n \n \n
-
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拓展海洋发展空间研究曹忠祥本书密切跟踪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海洋经济发展形势新变化, 结合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全面推进及沿海地区加快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 尝试从区域协调发展视角探析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问题。研究重点聚焦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基于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历程的评析, 深刻认识海洋发展战略地位变化的区域发展动因, 揭示新形势下海洋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提出海洋发展空间拓展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二, 围绕国土、产业、开放三个主要空间维度, 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 \n研究提出拓展海洋发展空间的主要方向、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 第三, 顺应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从夯实区域协调发展和海洋发展空间拓展的资源环境基础视角, 深入分析海陆资源环境系统相互关系及其当前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提出海陆生态环境一体化统筹治理的重点任务, 并重点就渤海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第四, 突出科技和制度创新对海洋发展空间拓展的动力支撑作用, 研究提出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制度创新供给的重点任务和举措。作为一项拓展性研究, 本研究成果是在笔者多年来完成的陆海统筹、海洋开发、海洋经济发展等方面相关研究基础上形成的, 是对以往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深化。 \n
-
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文化研究李才文,姜英,文妙霞 编本书从系统分析生态文化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出发,从挖掘地名生态文化、生产领域生态文化、生活领域生态文化、信仰和宗教中的生态文化、文学艺术中的生态文化、手工艺中的生态文化、思想领域的生态文化、自然保护地中的生态文化入手,分析不同生态文化的特征及现实意义,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新时代生态文化体系,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本研究旨在为今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
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研究面向公众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组21世纪以来,通过政府层面的政策推动、学术层面的深入研究和社会层面的多路推进,我国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公众的生态文明素养,保障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多项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认同度较高,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也普遍存在行动上缺乏自觉、知行分离的现象。以此问题为导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相关同志申请“面向公众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研究”课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技术司予以立项支持。课题组全面梳理生态文明教育产生的时代背景、实践情况和概念内涵,总结分析生态文明教育的传统模式,并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提出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由重知离身向知、情、行结合的具身转向。在此研究基础上,课题组又结合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等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特殊优势,对基层林草机构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情况开展调查研究。综合以上研究成果集成此书,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
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自20世纪80年代设立首批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我国各类产业园区发展迅速,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的重要平台,也成为工业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广布全国的产业园区作为生产要素集中配置的核心区域,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这些以生产为导向的产业园区也是解决区域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突破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源头预防体系的主体之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影响评价全链条管理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实验章,骅,何品晶本书是与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配套的课程实验教材,共29个实验,包括性质分析、预处理、生物处理、热化学处理、固化与稳定化、土地处理与处置等通用技术,以及危险废物、电子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废物等分类利用技术的实验,并介绍了固体废物实验特征性的采样、制样规范、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和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市政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实验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及从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
螺旋气动雾化控尘技术理论基础与应用研究荆德吉,张天本书中集中展示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粉尘治理创新研究团队,以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经过数年的研究,在螺旋气动雾化降尘技术理论基础、应用及工程建设方面的丰硕成果。本书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室相似性实验、现场工业性实验等方法,对螺旋气动雾化控尘及其相关联合技术展开了大量研究。
-
农产品生产加工中砷的迁移与控制王锋,何振艳,顾丰颖本书从砷的基本性质、赋存形式和危害入手,阐述了农产品中砷的来源、分析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分析了谷物、食用菌、新鲜果蔬、水产品、中草药、香辛料中砷的加工迁移与消减控制措施,针对易累积砷的稻米籽粒分析了抛光、清洗、浸泡、蒸煮、发酵、添加剂辅助等加工工艺对砷的去除效果,列举了食用菌的干燥、微波、油炸等工艺对砷的去除效果;根据农产品对象的不同阐述了不同的工艺控制效果,提出了要强化农产品生产环境的砷污染风险管控和生产消费过程中农产品砷的风险评估;系统总结了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砷的迁移及含量的控制措施,旨在为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以及科研创新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