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饮用水嗅味问题杨敏等 著饮用水嗅味每一个人都能直接感受到,是供水管理中*受关注的一项指标。然而,饮用水中嗅味物质的含量通常在纳克/升的水平,从成百上千的共存物中识别出关键致嗅物质并选择性地予以去除存在极大的挑战。《饮用水嗅味问题:来源与控制》重点展示著者团队长期以来在饮用水嗅味识别表征、嗅味来源、产嗅藻及其环境行为、嗅味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一次系统总结。《饮用水嗅味问题:来源与控制》不仅涉及饮用水嗅味的基础理论,也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些典型嗅味事件及工程案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20暂缺作者《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20》以“高质量城市”为主题,从城市安全、公正、健康、便利、韧性、可持续等方面出发,向读者介绍2019-2020年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技术、方法以及实践进展。篇近期新进展,主要综述了2019年度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靠前动态、政策指引、学术支持、技术发展、实践探索与发展趋势。第二篇认识与思考,主要探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观念转型,高质量城市转型背景下城市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趋势和新使命。第三篇方法与技术,通过梳理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理论、目标、模式、结果等系统全面地总结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已有和创新的方法与经验。第四篇实践与探索,通过持续跟踪生态城区示范项目,对2019-2020年低碳生态城市的重点建设实践案例进行介绍与反思。第五篇中国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优地指数)报告(2020),继续延续特色,进行持续性研究,展示十年中国城市生态宜居指数背景与研究进展。本书是从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及管理人员的推荐参考书。
-
臭氧污染与健康宋伟民 著空气污染是当今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臭氧作为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愈演愈烈。本书分别对臭氧污染的主要健康问题,臭氧层破坏及其健康影响,臭氧的形成、监测与暴露,臭氧对健康影响的研究方法,臭氧污染的毒作用研究,臭氧污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臭氧与其他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 室内臭氧污染与健康危害,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的质量标准,臭氧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探讨了这些研究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
园区工业废弃物资源化价值流研究金友良,曾辉祥 著《园区工业废弃物资源化价值流研究》以园区工业废弃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废弃物资源化中的价值流转及补偿问题。首先,以会计学的货币计量和成本流转核算等理论为基础,吸收废弃物循环利用中的物质流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生命周期分析的原理与方法,构建园区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物质流与价值流一体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依据园区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不同模式,从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及园区集中处理三个层面分别进行价值核算及影响因素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价值补偿方案;最后,引入具体的综合工业园区,研究其主要产业链中的废弃物物质及能源集成价值流。
-
大气污染来源识别与测量技术原理朱彤,贺克斌,张朝林 著中国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与应对机制 丛书卷I,共13章。本卷报道大气污染来源识别与测量技术原理的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目前研究较少但很重要的各种污染源排放清单,如挥发性有机物、船舶多污染物、生物质燃烧等排放清单,以及大气颗粒物的物理化学参数的新测量技术原理。各章节从研究背景、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案、主要进展与成果方面展开该研究的具体内容,也介绍了研究相关项目资助的发表论文,可为该领域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参考。
-
产业转移视角下京津冀协同碳减排机制研究赵剑峰 著京津冀地区要实现2030年前碳峰值及2060年碳中和目标,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实现协同减排。“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引致的产业转移会给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带来变化。《产业转移视角下京津冀协同碳减排机制研究》构建了产业转移视角下京津冀协同碳减排分析框架:对京津冀产业转移引致的碳转移方向与规模进行测度;定量化揭示产业转移与碳排放的互动关联性;运用哈肯模型对京津冀协同碳减排的驱动因素及演化机理进行分析:对政府协同碳减排策略选择进行演化博弈分析及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从理论上加强对区域协同碳减排机制的阐释。提出建立京津冀协同碳减排机制的实现条件、可行路径与政策建议,助推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注重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弥补了相关学术研究的不足,具有一定创新性。
-
渭河流域河流栖息地完整性与生态基流响应机制杨涛 著《渭河流域河流栖息地完整性与生态基流响应机制》面向水环境改善、水生态恢复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多目标优化,以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风险管理为理论基础,对渭河流域典型水系河流的栖息地完整性进行评估,在阐明河流栖息地完整性及其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以恢复河流栖息地完整性为目标的生态基流计算模型、揭示河流生态基流与栖息地完整性恢复的相互关系和不同时空尺度下生态基流的变化规律,使流域水资源管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效结合,将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以期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河流生态完整性恢复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
瑞典综合环境许可制度及相关环境管理制度邹世英 著《瑞典综合环境许可制度及相关环境管理制度》为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共同编写,分为瑞典综合环境许可制度和其他相关的环境管理制度两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瑞典排污许可制度的产生背景和历史发展、瑞典环境许可相关的法律法规、机构设置以及环境许可证申请程序、技术基础、监测及案例研究,以及瑞典环境税费、排污权交易等,有助于我国的生态环境管理人员和排污许可制度研究人员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欧盟排污许可制度,对于我国的排污许可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危险废物鉴别与检测熊天庆,邵孝峰,熊新宇,张诗萍 著本书共六章,详细阐述了危险废物的定义、特性、分类、鉴别标准、鉴别方法以及危险废物成分和含量的检测方法。对于危险废物管理机构、科研单位以及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单位都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本书亦可供危险废物研究人员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
大气复合污染的关键化学过程朱彤,贺泓,曹军骥,张朝林 著本书为“中国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与应对机制”丛书卷III上册,共11章。本卷报道了大气复合污染的关键化学过程的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大气氧化性的定量表征与化学机理开发,大气HONO垂直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其环境影响,新粒子生成和增长机制及其环境影响,液相氧化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等。研究范围广泛,涉及长三角、珠三角及我国华北地区等。本卷中各章节以研究背景、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案、主要进展与成果四个模块展开,研究讨论部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阐述观点及结论。数据丰富、内容详实、层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