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
湖北省林业有害生物名录罗治建 著收录了湖北省有害昆虫的真实面貌共计500余条,是湖北省记录有害昆虫的有影响力的著作。使用者可通过书中检索快捷找到有害昆虫的具体种类,分布情况,乃至生物学特征和防治方法等。此书在有害昆虫鉴别和防治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指导性,是湖北省林业保护工作者,林业经营公司与广大林农的应用工具书。具体包括介绍了茶树芽叶咀食性害虫、茶树吸汁性害虫、茶树枝干与茶籽钻蛀性害虫、地下害虫等百余种茶树害虫的分布、危害和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虫情预测、生态控制与无公害防治。
-
黄河三角洲柽柳生理生态与抚育技术夏江宝 等 著黄河三角洲次生盐渍化是限制农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黄河三角洲柽柳生理生态特征与抚育提升技术》针对黄河三角洲水盐变化对柽柳生长影响的程度、过程与机制这一科学问题,以滨海盐碱地柽柳低效林的植被恢复与生态功能改善为目标,综合运用水盐运移、植物生理生态监测技术与理论分析方法,重点开展水盐在地下水—土壤—柽柳体内的迁移特征及其协同影响柽柳生理生态过程的研究。《黄河三角洲柽柳生理生态特征与抚育提升技术》主要明晰了滨海盐碱地柽柳林的退化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了地下水-土壤-柽柳系统的水盐运移过程及作用机制,探明了柽柳生理生态特征对盐旱胁迫的响应规律,明确了柽柳幼苗生长适宜的地下水水位及其矿化度条件,阐明了不同密度柽柳林的生长动态及其改良土壤效应,研发了滨海盐碱地柽柳防护林建设及低效林抚育提升技术,可为滨海盐碱地柽柳林的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山核桃林地土壤生态过程与调控吴家森,黄坚钦,张勇 著山核桃是我国特有的优质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天然分布于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区。《山核桃林地土壤生态过程及调控》以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化为主线,重点阐述了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土壤有机碳与经营年限、土壤肥力与林地转化、土壤质量与生草栽培、土壤养分流失与施肥、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与人为经营、土壤管理与果实品质等内容,旨在为山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
进境木材中常见害虫鉴定彩色图谱李天宝,黄萍 编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国际贸易稳步增长、人员往来日趋频繁、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新常态,外来物种入侵途径更趋多样化,主要包括自然入侵、无意引入、有意引入三大类,具体则是通过进境货物、运输工具、集装箱、包装材料、旅客携带、国际邮包等途径传播扩散。外来林木害虫入侵的途径主要是人为引入,人为引入又分为无意引入和有意引入。无意引入是非常经常发生的、占比非常大的途径,是指在开展涉外活动时,无意识地携带和传入外来物种,或者在检查中,因为掌握的知识有盲区、不丰富,导致没有识别出来。在目前所知的外来入侵植物害虫里,除了少数几种是从边境自然传入的外,绝大多数都是无意引入的,非常主要的入侵途径是通过进口木材、进境货物木质包装材料携带的无意引入,如松材线虫就是随木质包装材料传入的,红火蚁等是因当初并未列入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而传入的,也时常会有旅客携带或国际快递夹带林木害虫活体的情况发生。目前我国是全球木材进口大国和第二大木材消耗国,近年来全国年木材平均消耗量超过6亿立方米,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超过55%依赖进口。森林病虫害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1980年以来,全国每年发生森林病虫害的面积均在1亿亩以上,林木生长量减少约1000万立方米,因受害严重而枯死的森林面积约500万亩,约占每年造林保存面积的12.5%。同时,外来入侵物种通过竞争或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排挤本地物种的生存,抑制其他物种生物生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和林业建设构成了极大威胁。
-
软籽石榴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图谱冯玉增,吕慧娟,王运钢,代红兵 著《软籽石榴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图谱》共分为11部分,系统介绍了我国石榴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优质石榴栽培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国内优良软籽石榴品种、优质石榴标准化生产栽培的果园建立、苗本繁殖、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保花保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抗灾保护、贮藏保鲜与果品加工等技术。《软籽石榴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图谱》内容全面实用,技术先进科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合从事石榴种植的广大果农及农技推广工作者阅读,亦可供农林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
特色林木资源化研究及其潜在价值分析彭万喜,岳肖晨,李依阳 等 著本书以豫西山区的山茱萸、灵宝杜鹃和七叶树三种特色林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豫西特色林木潜在价值的发现与挖掘,探索三种特色林木高附加值资源化潜在途径,旨在有效提高森林林木有效利用率,促进豫西山区经济发展。同时,为豫西山区林木的全资源化利用、林木产业可持续发展、河南山区农村经济振兴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本书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针对性,可供从事林木资源化及价值分析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林业工程、生态工程、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师生查阅。
-
碳交易背景下森林碳汇理论与案例分析研究程传鹏 著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温室气体被排放到大气层中,全球气候变暖等气候问题已经对人类的生存与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与责任。在此背景下,碳交易的理念被提出,并逐渐成为缓解资源环境问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市场机制,给21世纪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格局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是非常大的碳储备源,能够以比较低的成本实现减缓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总量的目标。因此,森林碳汇交易将成为未来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鉴于此,《碳交易背景下森林碳汇理论与案例分析研究》以碳交易为背景,首先对森林碳汇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其次对我国一些森林碳汇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对碳交易背景下森林碳汇的理论与实践展开具体探究。《碳交易背景下森林碳汇理论与案例分析研究》一共分为七章。首章是绪论,首先对碳交易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产生与发展进行了阐述,其次对碳交易的本质与优缺点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对我国开展碳交易的意义及我国碳交易市场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第二章是碳交易的制度分析,首先对碳交易的制度特征与制度框架、制度主体关系与交易模式进行了具体介绍,其次对世界碳交易市场制度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我国碳交易制度展开具体分析。第三章是森林碳汇的理论概述,首先对森林碳汇的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效应进行具体论述,其次分析了我国森林碳汇的发展现状。第四章是森林碳汇的计量监测,首先对森林碳汇的计量与分类、森林土壤有机碳计量进行简单的阐述,其次具体介绍了我国森林碳汇的计量与监测、我国森林碳汇量与碳汇经济价值测算。第五章是森林碳汇的价格研究,具体包括森林碳汇服务商品的价格形成、森林碳汇服务商品的价格影响因素、森林碳汇价值的确定方法、森林碳汇亡交易价格的确定四个方面的内容。第六章是森林碳汇建设与集体林权改革的协调发展,从理论关联、政策兼容、经营管理三个角度,对森林碳汇建设与集体林权改革的协调发展进行了探讨。第七章是我国森林碳汇的案例分析,以河南、广东、吉林三个省份的森林碳汇为例,对我国的森林碳汇实践进行了具体分析。
-
斯特兰德尼斯血管疾病超声诊断学[美] 罗伯特·尤金·齐勒,[美] 大卫·李·道森 著,刘勇 译《斯特兰德尼斯血管疾病超声诊断学》是当今国际上在血管超声检查与诊断领域中的具 权威性、影响性、实用性、先进性的专业巨作。继斯特兰德尼斯医生于1990年撰写该书第1版 面世以来,现已是第5次再版,该书为学习者提供三个领域的理论知识:①患者和疾病的状态; ②物理和仪器;③检查方案和解释标准。因此,它深受广大学者的欢迎并已成为超声专业医师 和心血管医生的案头必备之书。2017年,当刘勇教授在美国第一次看到该书时就爱不释手,并 怀着强烈的事业感和责任感下决心翻译该书,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介绍和引进给国内同人。如 今该书的中文版即将问世,真是可喜、可贺、可敬!衷心感谢刘勇教授的团队为此付出的辛勤 汗水和所展现的智慧与才华。疾病的诊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普遍性孕育着特殊性, 特殊性滋生于普遍性。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少一些主观性、多 一些客观性,要根据每位患者具体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诊疗策略。然而要想完成上述工作, 超声检查是临床上的最好帮手和必选手段。超声检查是一种可以移动、可以反复应用、成本较低、 便于普及应用且不受场地及环境限制和影响的无创检查方法,它可以向临床医生提供血管解剖 形态、特点和血流动力学的信息(包括流速、流量、压力),同时还可以对病变性质、病变程 度、病变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更加令人叫绝的是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使我看到了更美好的前景。 对于这样好的临床帮手,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关注它、器重它、学习它和依赖它。该书确实是一 本好书,因此我乐意为其作序并向大家推荐。此时,北京城已秋意甚浓,但我已看到了中国血 管超声诊治技术的发展春意盎然,尽管还羽翼待丰,相信在广大同人的辛勤耕耘下,万紫千红 的时刻必将到来。 前言本书的第1版由斯特兰德尼斯医生在1990年出版,本书介绍了他诊断和随访血管疾病的方 法,强调了血管超声在临床解剖学和生理学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2017年在书展上看到本书的 第5版,当时便被其精美的图片、丰富的内容所深深吸引,购买后秉烛夜读,深深地被作者的 精彩编排和人文思想所折服,当时便萌生了将其翻译成中文与国内同道共享的强烈愿望。本书 的作者都是美国临床一线的血管外科医生和超声技师,国外的血管外科医生在获得执照之前必 须同时获得超声诊断的认证证书,工作后要负责复核由血管超声技师超声检查的内容,并签署 超声报告。因此,他们的诊断是建立在临床症状和体征上的,所关心的内容与治疗及预后密切 相关,这对超声的诊断流程和观察内容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且重点强调诊疗过程中的沟通技巧 和人文关怀。当时正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录制“STEP by STEP血管超声系列课”,课程中采用了一种 全新的模式,站在血管外科医生的角度去设计和讲授课程,取得了不错的评价。为了保证本书 的翻译质量,特别邀请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文晓蓉团队、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张峰团队 和澳大利亚刘高瑞医生作为核心翻译伙伴,以期将原作者的精髓有效的传递。同时特别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福先教授为本书作序。张 福先教授是本人从事血管外科超声的领路人,2001年被张福先教授派到中山大学第一医院参加 全国首届下肢静脉疾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当时许多新颖的静脉外科理念和治疗方法让本人耳 目一新,并发觉目前的超声理念已经远远落后于血管外科的要求。回到医院后,在张福先教授 的指引下,不断深入手术室观察患者的手术过程,对照其他影像学进行超声诊断,与血管外科 医生交流新进展、新术式及并发症,同时定期参加血管外科的会议和沙龙,了解血管外科发展 的新动向。斗转星移,多年的打磨使本人和血管外科医生之间达成了默契,虽然诊断还时有玼瑕, 但赢得了血管外科医生的信任。风湿免疫科、消化内科、介入科的血管相关疾病也逐渐得到深 入认识,对淋巴管疾病也有了深刻的理解,超声造影、血管介入等新技术也循序渐进地开展起来, 学科发展进入成长的快行道。在此,对张福先教授表示最真挚的谢意!
-
华南森林树冠图谱孙中宇,杨龙,吴林芳 著本书可以为无人机影像的物种鉴定和识别提供基本信息和参考,适用于生态、林业和园林行业从业者及无人机航拍爱好者。物种识别是无人机遥感在生态学中的重要应用。通过无人机携带可见光相机,可以获取森林冠层优势物种的树冠影像,进而提取目标森林的物种种类、物候期以及生长状态等信息。对于一些人力难以到达的林区,无人机获取的影像对我们认知和了解森林动态尤为重要。但目前为止,我们对树冠正摄角度的形态特征仍缺乏了解,难以从影像上精确辨识树种。鉴于此,本书收集了华南地区主要生态恢复树种树冠的正摄影像,并对影像特征进行归纳和描述,以供生态学、林业和园林业从业者和研究者做目视解译之用,同时为物种的自动识别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
源启中国古岳 著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这个时代人与自然关系日趋和谐的光辉典范。保护,是国家公园永恒的主题,从深层次上讲,国家公园可以被看作是国家整体的一个象征,它承载着全民族的灵魂、希望以及恒久的家园理想,为之书写立传,就是为永远的绿水青山立传。作者通过大散文的表现形式讲述三江源国家公园从最初轮廓形成到诞生的全过程,以及设立国家公园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