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
横断山杜鹃范眸天 编横断山地区是杜鹃花的分布和起源中心,种类繁多,物种多样性丰富,该地区的杜鹃花种数占全国的41%。西方植物猎人在19世纪曾来此采集杜鹃花种质资源,许多种类在西方园林界仍占据重要地位,英国园林就有“无杜鹃不花园”之说。但这一区域山高谷深、难以到达;至今许多野生种未被开发利用。本书精选了这一区域野生杜鹃景观及百余种野生杜鹃花及部分种内多样性照片展示给读者,并对杜鹃花的植物学、园艺学及在这一区域的采集史进行介绍,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科学性强。对了解我国杜鹃花资源,进行杜鹃花育种及普及杜鹃花知识有积极意义。
-
中国茶全书王德安,周长树 编2008年,《茶全书》构思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2009-2015年,本人对茶的有关著作,中央及地方对茶行业相关文件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2015年5月,项目在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立项,经过整3年时间,项目团队对全国18个产茶省的茶区调研和组织工作,得到了各地人民政府、农业农村局、供销社、茶产业办和茶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与肯定,并基本完成了《茶全书》的组织结构和框架设计。2017年6月,在中国林业出版社领导的指导下,由王德安、段植林、李顺等商议,定名为《中国茶全书》。2020年3月,《中国茶全书》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中国茶全书》定位为大型公益性著作,各卷册内容由基层组织编写,相关资料都来源于地方多渠道的调研和组织。本套全书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大型的茶类主题的集体著作。《中国茶全书》体系设定为总卷、省卷、地市卷等系列,预计出版180卷左右,计划历时20年,在2030年前完成。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将茶产业推动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我们将为之不懈努力。
-
亚热带森林木质残体分解研究胡振宏本书是亚热带森林木质残体分解影响机制研究成果的集成。本书主要涉及亚热带森林木质残体分解特征,二氧化碳释放特征,分解过程中养分元素释放特征,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分解调控机制,气候变化对木质残体分解的影响,木质残体分解对土壤碳、氮、磷等大量元素的影响及生态代谢理论在木质残体分解研究中的应用等内容。
-
常见贸易濒危木材识别图鉴殷亚方等《常见贸易濒危木材识别图鉴》包括26种常见于国际贸易和可能涉及走私的濒危木材,通过简明文字和典型特征图片,分别对每个物种的树木分类、树木分布、树木形态特征、木材主要特征、木材鉴别要点、木制品类型、保护级别等进行了介绍,并列出了与其主要相似木材的区别要点。
-
灌木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徐文婷,谢宗强,张国斌本方法学在传统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方法学的基础上,提供了灌木造林碳计量方法,增加了灌木产品碳库,提供了可供项目参与方选择的新的基线情景识别和额外性论证程序。灌木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是开发灌木碳汇造林的主要标准,是项目审定、核查、注册、签发减排量的重要依据,可为从业人员开发灌木造林碳汇项目时查阅并参照使用,也可为社会各界人土关注、了解灌木碳汇项目开发技术和管理要求提供参考。
-
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王力荣对我国桃产业进行了全面梳理,内容包括栽培历史、产业发展、种质资源、区域布局、生产各技术环节、产后增值等板块,总结了现有成果、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介绍了世界先进理论、技术和实践,对桃栽培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指导意见。
-
枣树设施丰产栽培技术杨飞、杨延青 主编枣树是我国原产的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悠久,现栽培面积3000多万亩,产量900多万吨。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发展,枣树栽培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极大地拓展了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枣树设施栽培也是枣产业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结果。本书详述了枣树设施栽培概况、枣树特性及品种、枣树栽培设施规划与建设、枣树设施栽培管理技术、枣树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贮运等内容,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典型图片等,直观形象地反映了枣树设施栽培的管理方法。本书以实用技术为主,对于指导枣农操作和专业合作社开展枣树现代化设施栽培具有实际意义,可供广大枣农、枣树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人员以及农林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
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姜中武对我国樱桃产业进行了全面梳理,内容包括栽培历史、产业发展、种质资源、区域布局、生产各技术环节、产后增值等板块,总结了现有成果、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介绍了世界先进理论、技术和实践,对樱桃栽培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指导意见。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早期史胡宗刚本书是“中国近世生物学机构与人物丛书”之一。中国近代植物学宗师胡先?在开展植物学研究事业同时,其中还包括木材学研究。1928年静生生物调查所成立,胡先?任植物部主任,嘱人采集木材标本并予以研究,1931年设立木材研究室,由唐?主持。1934年唐?赴美留学,获博士学位,1939年回国在重庆创建由中央工业试验所与静生生物调查所合办之木材试验室,未久该室迁四川乐山大佛寺之姚庄,1944年易名为木材试验馆,1950年被中央林垦部接收,1952年并入中央林业研究所,迁至北京,后演变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该馆在乐山十二年,尤其在抗日战争艰难条件下,仍然开展了中国西南森林资源、木材市场调查,木材物理、力学、防腐等试验,木材构造研究,培养一代木材学家如王恺、何天相、屠鸿远、柯病凡、成俊卿、何定华、喻诚鸿等。本书主要依据档案史料,首次将唐?开辟木材试验馆及前后历史发展,调研梳理历史档案文献,勾稽出较为清晰完整的历史脉络。此外,并阐明其对年轻木材学家之培养过程,并对同时期其他机构木材学研究予以记述。本书是中国生物学史研究首席专家胡宗刚先生“中国近世生物学机构与人物丛书”第9种。
-
森林康养植物李杰辉本书从森林康养产业从业者与服务对象需求的维度出发,对为森林康养植物资源的功能应用作科普性介绍。本书上篇为概论,主要包括森林康养植物涵义、作用机理、功能、类型、筛选原则、构建模式、适宜人群、场景应用等内容。下篇为功能应用,主要通过彩色图文形式,对222种常见森林康养植物的基本属性、康养功能、场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引证梳理和应用探究。本书可以帮助森林康养产业从业者与服务对象认识了解森林康养植物,也能为广大植物爱好者、林业和园林工作者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读者提供多一种不同视角的阅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