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
走进林业叶世森,廖建国本教材系统介绍森林对人类与环境的影响、林业的发生与发展、智慧林业科学技术发展、森林文化内涵与主要形式、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等,强调科学性、通俗性、思想性、文化性,集森林生态知识传播、林业科学技术普及、森林文化情怀培养于一体。本教材由森林与人类、森林生态、森林资源管理、森林健康、森林碳汇、智慧林业、森林文化、林业与生态文明8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为一个专题,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在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结合当前我国林业行业与生态建设的情况,遊选一些典型案例,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氛围中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及人文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尊重森林、保护森林的意识,致力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
麦积古树名木任俞新本书系古树保护类图书,无意识导向问题。全书按照 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 二级古树300-499年, 三级古树100-299年,对麦积古树名木进行了统计、挂牌、拍照,并对这些古树名木的树高、胸围进行了测量登记。这些古树名木是在人类历史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且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的树木。有些古树名木,因为是历 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所以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
-
广东云勇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图鉴苏木荣 等 编近年来,云勇林场在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的大力支持下,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对林场范围内的植物资源开展了详细调查,共记录了维管植物780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156科503属,包括石松类和蕨类植物22科29属44种,裸子植物6科9属13种,被子植物128科465属72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金毛狗、桫椤、水蕨、福建观音座莲、巴戟天等5种。本书科的系统排列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按秦仁昌系统(1978年),裸子植物按郑万均系统(1979年),被子植物按哈钦松系统(1973年)。科内属种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书中植物信息主要包括植物种的学名、中文名、所属科属名、形态特征、分布、用途、云勇分布等信息。
-
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宗亦臣,郑勇奇,郭文英 编本书内容包括槐种质资源描述简表、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槐种质资源数据标准、槐种质资源数据质星控制规范、槐种质资源数据采集表、槐种质资源利用情况报告格式以及槐种质资源利用情况登记表等内容。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规定了槐种质资源的描述符及其规范标准,以便对槐种质资源进行标准化整理和数字化表达。数据标准规定了各描述符的字段名称、类型、长度、小数位、代码等。数据采集全国中的质量控制内容和质量控制方法都做了详细规定。
-
功能导向型刺槐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编制与应用毕华兴林分密度控制图是林分密度决策中的重要工具。传统的林分密度控制图多以蓄积量为生产管理目标进行编制,后来逐步扩展到多元化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和应用。然而,目前对黄土高原地区以水土保持功能为导向的刺槐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 本书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残塬沟壑区刺槐和油松林水源涵养及土壤保持功能提升技术”“黄土残塬沟壑区水土保持型景观优化与特色林产业技术及示范”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与功能耦合机理研究”的资助下,依托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研究设施以及多年的积淀成果,以山西省吉县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学、林学、水土保持学、水文学、森林经理学、测树学和土壤学等传统科学的理论以及现代化手段和方法,通过对刺槐林生长特征及规律进行分析,构建了刺槐林生长模型;通过对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及其他主要功能指标进行分析与筛选,创新性地编制了功能导向型刺槐林林分密度控制图,并进行应用。本书旨在实现该区林分质量的精准提升,改善和提升区域生态主导功能,为新时代绿色生态构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本书可应用于研究区乃至整个黄土高原刺槐林生长和功能的预估、林分经营管理、定向调控和资源清查等方面。本书可供生态学、林学、水土保持学等专业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
银川市古树名木与重点保护树木资源苏东岩 杨晓艳 编古树名木是公共资源,也是大自然和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需要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的理念和氛围,让古树名木展现盎然生机。书稿旨在宣传介绍银川市古树名木和重点保护树木的现状和保护情况,力求增强人民群众对自然文化遗产特别是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共建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为银川市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做出新贡献。书稿以文字和照片的形式记录了银川市三区两一市古树、古树群、名木和重点保护树木,并进行了分类整理和编撰,对其数量、种类、分布、生长状况、社会意义等做了系统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区域和生长状态的树木做了小结,借鉴成功案例的政策、策略、措施和方法等,提出了我市古树名木和重点保护树木的基本对策。本书适合从事生态保护、风景园林、历史研究、区域发展以及国土绿化整治等领域的管理、科研、工程技术和管理单位及生产一线人员参考。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早期史胡宗刚本书是“中国近世生物学机构与人物丛书”之一。中国近代植物学宗师胡先?在开展植物学研究事业同时,其中还包括木材学研究。1928年静生生物调查所成立,胡先?任植物部主任,嘱人采集木材标本并予以研究,1931年设立木材研究室,由唐?主持。1934年唐?赴美留学,获博士学位,1939年回国在重庆创建由中央工业试验所与静生生物调查所合办之木材试验室,未久该室迁四川乐山大佛寺之姚庄,1944年易名为木材试验馆,1950年被中央林垦部接收,1952年并入中央林业研究所,迁至北京,后演变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该馆在乐山十二年,尤其在抗日战争艰难条件下,仍然开展了中国西南森林资源、木材市场调查,木材物理、力学、防腐等试验,木材构造研究,培养一代木材学家如王恺、何天相、屠鸿远、柯病凡、成俊卿、何定华、喻诚鸿等。本书主要依据档案史料,首次将唐?开辟木材试验馆及前后历史发展,调研梳理历史档案文献,勾稽出较为清晰完整的历史脉络。此外,并阐明其对年轻木材学家之培养过程,并对同时期其他机构木材学研究予以记述。本书是中国生物学史研究首席专家胡宗刚先生“中国近世生物学机构与人物丛书”第9种。
-
秦州古树名木刘太平本书是介绍天水市秦州区境内古树名木资源的资料性图书。天水市秦州区植物资源丰富,树种种类繁多,尤其是古树名木数量仅次于扬州列全国第二,本书收录了有代表性的古树名木200余株,对每株古树名木的树龄、树高、冠幅、古树历史或名木来历、古树位置作了简要说明,每株古树名木配有1至2幅全景照片或特写照片,展示古树名木整体特征。书稿图文并茂、内容翔实,集资料性、普及性为一体,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专业性和可读性,是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资料图书。
-
荒漠化防治看中国卢琦,崔桂鹏 编新时代荒漠化防治工作中,科技要前移,发挥好科技的发动机、加速器、助推剂的作用。全书厘清了荒漠化防治和荒漠保护科技领域的各项概念、数据、理念,技术、模式、相关政策法规和战略规划,介绍了荒漠生态系统演变的自然规律、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并以典型案例形式介绍了中国荒漠化防治的鲜活成果。
-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校园观赏植物宋墩福,杨治国 著本教材是根据观赏植物的特点,依植物的主要观赏部位干、果、花、形、叶等进行分类介绍,其中每类植物又以《中国植物志》的分类顺序依次编排。书中收集的观赏植物全部为校园栽培或野生的植物,除少部分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会到受季节影响外,均可在校园中找到。本教材中的观赏植物涵盖105科298属309种(或变种、栽培品种),每种植物附有科属及学名,分别从生物学特征、生态习性、分布、观赏价值及应用4个方面做简要介绍,并配有2~3幅图片(含校园实景图),便于读者进一步查阅、比对、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