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
煤炭迹地近自然生态修复技术张成梁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原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西北干旱荒漠区煤炭基地生态安全保障技术”、“采煤迹地地形与新土体近自然构建技术研究(2017YFCO504404)”课题,历经近4年的潜心研究,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考核指标,于2021年9月18日顺利通过绩效评价。本书是对该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究成果的总结。书中内容涵盖煤炭迹地特别是自燃煤矸石山的地形近自然构建技术,以自燃防控、废弃物利用为目的的人工土体构建技术,天然降水高效利用技术,人工土体自然培肥技术,以煤矸石自燃防控为目的、构建稳定植被为目标的煤矸石山土水肥一体化生态修复技术。成果包括研制了煤矿区的近自然地形设计与构建方法,开发出了用于高危作业场所的挖掘机无人驾驶操控系统,设计了研究煤矸石自燃监测预警的方法,发现了煤矸石发生自燃的特点,提出了“积木式”煤矸石堆储技术,集成了煤矸石山灭火、土体、节水、培肥等系列技术。
-
吐鲁番红枣标准体系刘丽媛 著《吐鲁番红枣体系标准》内容比较全面,系统的反映了吐鲁番红枣产业发展对标准的需求;整个体系结构合理,内容充实可靠,系统完整,技术先进,能够指导果农和企业提高红枣产品质量水平。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创新性,对吐鲁番红枣产业提质增效、加快红枣产业化标准进程、提高红枣产业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驻马店林木种质资源邵明丽邵红琼 著在全市林业系统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普查准备、组织动员、专业培训、外业调查、内业整理、资源评价、收集保存等一系列环节工作的开展,历时四年,于2020年完成了全市林木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并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摸清了全市的林木种质资源数量及分布状况;二是厘清了本市的古树名木资源;三是查清了全市的林木良种资源;四是查清了本市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并提高了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五是对收集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六是基本查清了野生树种的数量及分布。普查结果显示,全市现有木本植物91科289属971种、563个品种。为使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大限度地发挥其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我们对驻马店市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结果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总结,编著了《驻马店林木种质资源》。《驻马店林木种质资源》共分13章:第一章对驻马店市的地形地貌、水文水系、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进行介绍;第二章为林木种质资源概况;第三章、第四章按“属”介绍针叶类树种、阔叶类用材树种;第五章介绍园林绿化树种;第六章、第七章介绍经济林树种;第八章介绍竹类;第九章介绍藤本类;第十章介绍已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林木品种;第十一章对珍稀濒危树种、古树名木做了详细的介绍;第十二章是林木种质资源综合分析、保存、管理建议;第十三章为驻马店市林木种质资源名录。《驻马店林木种质资源》可供林业行政部门管理者及林业基层工作者参考使用。
-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高效培育技术张泽宁 著本书依据40多年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引进与良种基地建设、高效防衰造林、控盐造林、嫁接红松技术,尤其是针对干旱缺水、风蚀沙埋、土壤贫瘠、盐碱危害等环境胁迫以及人工林早衰危险,积极倡导合理稀植,采用良种壮苗、铺设沙障、大坑换土、适当深栽、浇水覆膜、套篓防护、混交造林、树穴喷醋等措施,在改善林地环境条件、提高造林效果、加速郁闭成林等方面取得卓越成效,将樟子松、红松成功引种到毛乌素沙地,并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樟子松人工林高效培育技术体系。本书以专题研究和技术介绍结合方式撰写,可供沙区、旱区森林培育等相关研究人员以及林业院校师生和林业科技推广工作者参考。
-
兰州古树名木黄蓉,吴永华 编《兰州古树名木》分为古树篇、名木篇、古树群篇及附录四个部分。“古树篇”收录102株年代久远、树形奇特、有历史故事以及稀少树种的单株古树,“名木篇”收录14株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名木;“古树群篇”收录2处面积较大、古树株数较多的古树群;“附录”为兰州市第五次普查的古树、名木和古树群名录。书中详细记录了每棵古树名木的树种名称、树龄、位置、整体风貌、局部特征、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等资料。
-
青钱柳洑香香, 尚旭岚, 方升佐 编著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系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因果似铜钱和叶具甜味又名“摇钱树”和“甜茶树”。青钱柳主要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的江西、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广东、重庆、河南、陕西、甘肃、云南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多生于海拔420~2500m的山区、溪谷、林缘、林内或石灰岩山地。青钱柳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是集药用、保健、材用和观赏等多种价值于一身的珍贵树种,特别是其叶片总提物、各活性部位及化合物单体在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和抗炎等方面所具备的药理活性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多功能珍贵树种,现有的青钱柳资源主要是天然林,不仅数量少,而且多零星分布于深山老林和一些自然保护区中,大大影响了青钱柳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进程。为了促进青钱柳天然林种质资源的保护,加快人工林资源的培育与开发利用是实现青钱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壮苗是发展青钱柳人工林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受其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花期不遇、种子具深休眠、无性繁殖很困难等),生产实践中掌握青钱柳苗木繁育技术的人员缺乏。南京林业大学自2000年开始进行青钱柳研究,目前已形成了青钱柳资源培育和开发利用等学科融合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特别是南京林业大学青钱柳团队通过努力,于2013年成功将青钱柳叶加入国家新资源食品目录(批准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第4号),为其食用生产和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该书是作者对近20年来在青钱柳育苗技术领域研究的系统总结。《青钱柳/苗谱丛书》共分3个部分,在介绍青钱柳价值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了青钱柳壮苗培育(包括播种育苗技术、嫁接育苗技术、容器育苗技术、苗木移植和管护技术)、苗木质量标准和苗木出圃等关键技术环节:同时,还介绍了部分青钱柳育苗示范苗圃(基地)及相关育苗专家,具有很强的生产应用价值。
-
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模式研究李娴 著本专著在国家公园及自然教育相关国内外研究梳理基础之上,从产品的角度,在美国、加拿大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成功实践,以及目前我国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产品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大熊猫及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资源特色,结合不同类型游客自然教育需求问卷调查特征分析,针对中小学生、大众游客、当地社区居民、特殊专项游客四个不同的受众,构建“核心价值一产品载体一外围周边”三个层次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开发体系。拟通过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模式研究,塑造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宣传保护大熊猫的知识,有效科学地提升青少年及当地社区居民、广大游客、专业特殊人群的自然教育,增强素质教育。
-
拯救植物熊猫张华,邹爱 著,林上海,买凯乐 编本书讲述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的发现、保护、宣传的过程和故事,银杉繁育的方法,银杉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技术的研究过程和成果,银杉在未来园林绿化、康养景观中的应用和展望。著作具有一定的科普可读性,也有科学研究的严谨性,面向的读者群相对宽泛。
-
四倍体刺槐关键抗性机制研究孟凡娟本书作者均长期从事植物逆境生理方面的研究,尤其对林木逆境生理有着深入的研究。本书以饲料型四倍体刺槐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多倍体木本植物四倍体刺槐的抗性机制进行研究,如组织培养、抗盐基因表达及蛋白质变化特征等,汇集了作者关于四倍体刺槐在组培技术及抗性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
-
俯身躬耕潜心育人黄国华在教学与改革的同步作用下,老师们持续总结,不断凝练,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改革思路、路径与成效等撰写成一篇篇教改论文,积极投稿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 教育教学论文征集活动。其中97篇论文脱颖而出,本书选取其中52篇围绕一流课程和通识教育的论文成为本论文集的主要来源,充分体现了老师们在教学领域俯身躬耕的辛勤劳作,潜心育人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