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
北京农学院校友访谈录马俊云 编本书以北农毕业生的视角娓娓道来,记录了整整100位校友深挚隽永的情怀与难以忘却的经历。那是他们与北京农学院结缘的浓浓师生情、深深同窗情、长长校园情,那是他们带着这份烙印于生命的情怀走向未来的奋斗历程与人生感悟。本书分为“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企业创业”“投身公益”“求学深造”五个板块,每个板块均按照校友入学时间先后排序,从中既可一览校友的人生履历,也可一窥学校办学的发展轨迹。
-
Biome-BGC模型参数优化及东北森林碳通量估算研究梅晓丹 著本书以东北森林为研究对象,借助3S技术,采用数据同化方法,将通量数据、遥感数据、MT-CLIM模型和Biome-BGC模型相融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Biome-BGC模型参数优化及东北森林碳通量估算研究。书中内容来源于实证性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旨在为生态过程模型的参数识别和优化提供一种实例和思路,以实现通量-遥感-生态模型的综合应用,为我国森林增汇政策制定和干旱防灾减灾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本书为学术著作,全书融合了相关数据与模型,并进行验证,估算了2000-2015年间不同时间尺度的东北森林生态系统的碳通量估算结果,分析了东北森林碳通量时空特征以及干旱对东北森林碳源/汇的影响。
-
新疆第三次综合科学考察工作指导手册刘永萍,何苗 编(新疆第三次综合科学考察工作指导手册(林业草原部分)》由新疆第三次综合科学考察预研究项目组共同编写完成,本书的出版受到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基础资料整理与数据汇交平台构建”(编号:2019FY100201)的资助。手册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森林资源调查及评价指标规范”,由石河子大学、新疆林业规划院、新疆林业科学院完成;第二部分为“草地资源调查及评价指标规范”,由新疆林业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完成;第三部分为“湿地资源调查及评价指标规范”,由新疆林业科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完成;第四部分为“自然保护地及国家公园调查及评价指标规范”,由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新疆林业科学院完成;第五部分为“荒漠化沙化调查及评价指标规范”,由新疆大学、新疆林业规划院、新疆林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完成;第六部分为“林草碳储量计算及评估指标规范”,由新疆林业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大学完成;第七部分为“林草产业调查及评价指标规范”,由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完成。
-
种苗培育学实验实习指导王晓丽 编本书以培养具备苗圃建设及树木种苗生产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林业人才为目标,结合我国西南和东南地区林木种苗培育工作的现状和具体情况,强化了基本知识和技能与具区域特色的树种苗木培育案例的融合。本教材共12个综合性实验实习项目,内容包括苗的建立与耕作、林木种子生产、播种育苗、营养繁殖育苗、设施育苗,苗木移植和苗木出圃7个方面。本教材可作为全国林业院校林学专业本科生职业能力提升的教材,也可作为森林培育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森林培育方向)“树木种苗学”实验实习课程的教材。
-
贺兰山林木种质资源李小伟,王继飞,李静尧 编本书稿是宁夏贺兰山林木种质资源调查项目的成果,共收录了贺兰山野生木本植物39科45属141种,全书共分5章。主要介绍了贺兰山的地形地貌、水系、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及森林景观,野生木本植物区系,野生木本种质资源分类、分布及用途,还介绍了6种木本珍稀濒危植物分布、种群数量和濒危状况以及保育措施。本书稿能为宁夏贺兰山林业建设规划、造林树种与品种的选择、林木良种的推广、野生树种的开发,以及珍稀濒危树种的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
灌木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徐文婷,谢宗强,张国斌本方法学在传统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方法学的基础上,提供了灌木造林碳计量方法,增加了灌木产品碳库,提供了可供项目参与方选择的新的基线情景识别和额外性论证程序。灌木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是开发灌木碳汇造林的主要标准,是项目审定、核查、注册、签发减排量的重要依据,可为从业人员开发灌木造林碳汇项目时查阅并参照使用,也可为社会各界人土关注、了解灌木碳汇项目开发技术和管理要求提供参考。
-
宁夏草地资源图集谢高地,蒋齐本研究基于遥感调查、野外样方调查、文献调研、模型拟合等方法,利用文献、样方调查、遥感影像、气象监测等多源数据,在人机交互遥感解译基础上,通过野外样点调研和遥感解译标定的方法,识别宁夏草地资源分布;利用风速、降雨、平均气温、气压等气象数据及统计数据、地形地貌、土壤性质及文献数据等,依据风蚀模型、改进土壤流失方程、水量平衡模型及价值转换模型等生态服务模型,确定了宁夏草地生态系统在内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固碳释氧等主要生态服务实物量与价值量,以期为宁夏草地资源保护、利用及草地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提供科学数据支撑。本图集包括生态本底概况、草地资源格局、生态服务演变三部分内容。
-
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王力荣对我国桃产业进行了全面梳理,内容包括栽培历史、产业发展、种质资源、区域布局、生产各技术环节、产后增值等板块,总结了现有成果、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介绍了世界先进理论、技术和实践,对桃栽培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指导意见。
-
中国山苍子汪阳东 等本书首次详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特有天然芳香植物——山苍子育种及其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与研究进展。本书分为12章,包括樟科木姜子属芳香植物资源介绍,山苍子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收集、遗传改良、育苗技术、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以及山苍子基因组图谱构建与樟科植物进化、花发育机制、性别分化机制、精油合成分子机制、遗传转化体系构建等内容。
-
木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气味特性研究沈隽,王启繁,沈熙为 著《木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气味特性研究》提出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VOCs)的概念,建立了木材VOCs、VVOCs及气味的检测、分析和评价方法。针对所选择的南北方试验树种木材,鉴定得到了主要气味活性化合物,完善了低分子量化合物对气味的贡献,并实现了木材气味特征图谱和轮廓图谱的表达及气味活性化合物溯源。在揭示木材异味产生根源的同时,从降低室内环境VOCs、VVOCs及异味释放出发,探索了含水率、环境因素和涂饰工艺的影响,得出了优化工艺及参数。依据国内外相关标准,通过数学建模与Qt计算机技术开发出人工智能软件,实现了不同应用场景下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的健康等级快速评定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