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
-
甘薯育种学陆漱韵,刘庆昌,李惟基编著《甘薯育种学》是中国农业出版社组织出版的《主要农作物育种学》系列书之一。编者于1992年底拟定了编写提纲,之后几次征求盛家廉研究员和叶彦复研究员的意见,进行修改,1993年10月分工并着手编写,1996年9月定稿。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用作物,在世界粮食生产中总产排列第七位。世界上甘薯人工杂交育种工作最早开始于20世纪初期,40—5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开。几十年来,世界各甘薯种植国家特别是中国、日本、美国等,不论在新品种选育上,还是在育种理论和方法上都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一部全面系统地总结甘薯育种成果和经验的专著,只是在少数论著、教材中作为一小部分内容进行论述。这种状况同甘薯育种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在世界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很不相适应,也不利于甘薯育种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将分散在各种刊物、论文集、论著中的大量甘薯育种及有关研究成果汇集起来,并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是一项重要而且艰巨的工作。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编者在各自的育种和研究实践基础上,并利用多年来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的机会,广泛征集了各有关文献资料;同时又进一步广泛查阅了1996年5月前出版的国内外书刊中的各有关报道。初稿写成后,又进行了反复修改和补充,力求使本书能较全面系统地总结国内外甘薯育种的成就和经验,有重点地显示我国甘薯育种的主要成就,较深入地论述甘薯育种的原理和方法,较全面准确地介绍国内外甘薯育种的新动向。本书共分十三章。第一、二章由刘庆昌和陆漱韵合写,第三、六、七、十和十三章由陆漱韵编写,第五、九和十二章由刘庆昌编写,第四、八和十一章由李惟基编写。第一章概述了国内外甘薯生产与育种的成就和展望。考虑到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甘薯育种学》专著以及甘薯作物本身的特点,第二章以较大篇幅论述了甘薯的起源和进化、甘薯组植物的分类和染色体组构造、甘薯组植物的交配不亲和性、甘薯的花器构造和开花生理以及甘薯的块根形成和膨大规律。在之后各章对有关的甘薯育种学基础研究也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第三章重点介绍了甘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创新和利用等。目前甘薯育种主要采用三大途径,分别在第四到第六章中论述。甘薯品种间杂交育种是国内外使用最普遍、成效最显著的一种途径,第四章依次论述了品种间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的创新和选配方法、杂交方式、诱导开花和结实以及实生系世代的选择等问题;甘薯种间杂交育种是60年代以来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较大成效的一种途径,第五章着重论述了甘薯近缘野生种的特性及利用途径,并就通过这一途径所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甘薯诱变育种的历史虽较长,但目前成效不显著,故在第六章仅作了简单介绍和评价。通过各育种途径获得的新变异、新材料都要经过一系列的选择和试验过程才能成为新品种,因此第七章就甘薯育种程序与试验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甘薯育种具有多种目标,今后不仅要注重产量性状的选育,更应注重品质性状的改良;日益严重的病虫害和恶劣环境的胁迫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越来越大。为此,从第八章开始,分别就这些主要育种目标性状的选育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论述。第八章论述了产量性状的遗传、高产品种的选育、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以及不同类型品种产量性状的选育。第九章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各种不同用途类型品种的品质育种目标,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第十章概述了世界范围主要病虫害的分布,抗性的类型、遗传、鉴定方法以及选育途径。由于世界各国一直未将耐逆性作为甘薯的主要育种目标,目前有关文献资料很少,因此第十一章主要介绍了各种耐逆性的鉴定方法,而对耐逆性育种途径仅作了简要说明。生物工程对甘薯改良的巨大潜力,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所以安排了生物工程一章,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甘薯生物工程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操作程序以及生物工程对甘薯改良的作用。育成的优良品种,需要通过品种鉴定和审定,还需要加速繁育,才能在生产上推广种植,这些内容安排在本书最后一章。另外,编写本书所参考和引用的主要文献正。
-
水稻高产栽培问答周天生等编著水稻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科技兴农”深入人心,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高迫,迫切需要科学种植水稻的技术。为了满足广大农民的要求,作者把长期从事水稻高产栽培教学、科研、实践的经验,编写成本书。书中从通俗易懂的语方,比较系统地解答水稻生长发育特性及最新的高产栽培技术,使农民看得懂、用得上,收效大。本书针对水稻生产中所出现的问题,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编写。内容分成10部分,即水稻生长发育、水稻育身、合理密植、稻田土壤改良、水稻施肥、稻作诊断、病虫害防治、杂交水稻、再生稻、陆稻、直播稻和稻田化学除草、水稻增产新技术等,共261题。本书可供广大农民阅读,也可供农技人员、农业院校、职业中学师生参考。
-
红薯加工实用技术颜兴平编著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资源丰富的红薯各种加工实用技术,内容包括红薯淀粉的提取技术、红薯粉丝(条)的生产工艺、红薯糖果糕点小食品的制作、红薯酿酒、调味品的生产以及红薯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等技术。其中对各地近年来涌现的先进经验,例如精白红薯淀粉、粉丝的生产原理及关键技术等,进行了全面阐述,重点突出,通俗易懂。该书作为红薯综合加工利用较系统、较全面的一本专业书,特别适合从事红薯加工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家庭作坊的技术人员以及广大农民阅读,也可作为职业中学、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有关人员的参考资料。
-
农村实用技术手册周辛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发展如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民素质如何,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提高农民素质,关键的一条是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科学技术应用水平。每一个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志,都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科教兴农方面争取有所作为。
-
无论是谁都能掌握的水稻栽培技术(日)山口正笃本书介绍的是稳妥型水稻栽培技术,通过在水稻生长前期培育幼苗,使人们不必为水稻发生倒伏而担心,可以放心地、积极地追施穗肥,培育秋季生长旺盛,稻米品质优良的水稻。尤其通过利用平放育秧、LP肥料等省力方法,无论是谁都能轻松地从事水稻栽培。这种方法不仅适合兼业农民、妇女从事水稻栽培,而且更适合工作繁忙的从事综合性经营的农民、希望简化作业的从事大规模经营的农民使用。
-
庭院药材栽培新技术任全进,田培云,方寅编著在中华民族5000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发展史中,中草药的采集,加工、栽培、利用和古老的中医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珠联璧合,成为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杂奇葩。中医中草药的开发,一直和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和丰富了中草药的资源,在除病健身和美化、净化环境中,开发利用了中草药资源。本书介绍了一部分中草药的庭院栽培的采收、加工与销售。
-
棉花育种学潘家驹主编内容提要本书是“主要农作物育种学”系列书之一,中华农业科教基金资助图书。全书共13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3章),主要阐述我国棉花品种工作概况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棉花育种工作密切相关的棉花性状遗传、种质资源及育种基础知识。第二部分(4~9章),是本书的主体部分,论述不同目标育种的基础理论与育种方法。第三部分(10~12章),介绍棉花育种的特殊手段,包括杂种优势利用、雄性不育性的利用,以及生物科学高新技术,如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第四部分(13章),阐述了棉花良种繁育的有关问题。本书引用了大量新颖材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广大棉花科技工作者不可多得的一本棉花育种专著。片断:但是,这两个棉种的纤维粗短,不适合机械纺织的要求。19世纪70年代,由于适应纺织工业兴起的要求,开始从美国引种高产、优质、适于机器纺织的陆地棉(G.hirsutum)品种。曾经先后引进脱字棉(Trice)、爱字棉(Acala)、隆字棉(Lones-tar)、金字棉(King)、德字棉(Delfose)、斯字棉(Stonevile)、珂字棉(Coker)、岱字棉(Deltapine)等数十个品种种植。金字棉在辽河流域棉区、斯字棉在黄河流域棉区、德字棉在长江流域棉区表现较好,增产比较明显。但是,由于缺乏良种繁育制度,品种混杂退化现象十分严重。另外,引进品种时,由于缺乏严格的病、虫害检疫制度,随着引种带来了棉花的枯萎病(Fusariumoxysporium)和黄萎病(Verticilliumdahliae)。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于1950年开始有计划地引入岱字棉15、斯字棉2B、斯字棉5A等品种,取代了以往种植的亚洲棉和退化陆地棉,并设立棉花良种管理区,继而设立各省及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确定推广地区,相对集中繁殖,并逐渐向各所在棉区推广。由于实行良种繁育制度,加强棉花品种防杂保纯工作,岱字棉15推广遍及长江、黄河流域各主要棉区,种植时间长达30余年之久。另外,还从前苏联引进108φ、KK1543、C3173等品种,主要在新疆部分地区种植。进入60年代以后,我国陆续培育了水平较高、更适宜于我国的耕作种植制度的品种,在各棉区逐渐取代了国外引进品种,棉花品种不断依靠从国外引进的历史从此结束了。5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棉区已进行六次大规模的品种更换,每次更换,都使产量有较大幅度提高,纤维品质也有一定改进。第一次换种(1950~1955)主要以引进的陆地棉品种取代长期种植的亚洲棉和退化陆地棉。根据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试种结果,斯字棉在黄河流域、岱字棉在长江流域推广,这两个品种的种植面积占当时推广良种面积的80%以上。从前苏联引进的C3173品种在新疆种植。以后历次换种都是扩大引进良种的面积,逐步以更适宜的自育良种取代引进品种。推广抗病、优质丰产的棉花新品种,使产量、抗性和品质不断有所提高和改进。自50年代起,我国开始重视棉花育种工作,40年间取得重大成就。据孙济中(1996)介绍,我国自行育成推广面积百万公顷以上的棉花品种51个,10万~100万hm2的129个。50年代到60年代,较多地采用在原有推广品种中进行系统选育的方法,从原有品种群体的变异中进行选择,而以提高产量和纤维长度为主要目标,育成一些高产良种,如洞庭1号、沪棉204、徐州209、徐州142、徐州1818、中棉所3号等。进入70年代,较多地采用品种间杂交育种,育成一些高产品种,如鲁棉1号、泗棉2号、鄂沙28等,虽然丰产性好,但纤维品质,尤其强度不能适合纺织工业的要求,已逐渐被以后育成的丰产、质优的品种如徐州514、豫棉1号、冀棉8号、鲁棉6号、鄂荆92、鄂荆1号、泗棉3号等品种所取代。随着我国棉区枯、黄萎病的发生和蔓延,开展了棉花抗病育种工作。50年代选出了我国第一个枯萎病抗源52-128,及耐黄萎病品种辽棉1号。60年代先后育成了陕棉4号、陕1155、中棉所9号及86-1等抗病品种。到了80年代育成了兼抗枯、黄萎病、高产、早熟中等纤维品质的中棉所12及兼抗、丰产、中上等纤维品质的86-6、冀棉14等品种。我国在棉花抗病育种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适应粮棉两熟的需要,在黄淮棉区及部分长江流域棉区育成适合麦棉套种的夏播早熟短季棉品种,如中棉所10号,晋棉6号、鄂565、中棉所14等。70年代初开展了低酚棉品种选育,现已育成中棉所13、豫棉2号、湘棉11及新陆中1号等品种。自70年代以来,在新疆建立了我国的长绒棉基地,育成了军海1号、新海3号、新海5号等品种。本书前言前言随着我国纺织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棉花科技工作者面临新的任务和要求,广大棉农迫切要求产量、品质、抗性、熟期等能达到一定标准的新品种,棉花育种工作者则要求既能提供一定基础理论,又能结合当前生物科技迅猛发展新形势的育种及良种繁育的理论和方法。针对这样的新形势,我们在中国农业出版社有关同志的热情支持下,发挥集体力量,完成了这本书的初稿。本书共13章,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包含3章:第一章,我国棉花品种工作现状及前瞻;第二章,棉花育种的种质资源;第三章,棉花育种的遗传学基础。这一部分阐述我国棉花品种工作概况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棉花育种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棉花性状遗传和种质资源。这部分还概括地介绍了从事棉花育种工作必需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包括6章:第四章,产量育种;第五章,品质育种;第六章,棉花枯黄萎病抗病育种;第七章,低酚棉育种;第八章,短季棉育种;第九章,抗虫育种。这一部分阐述不同目标育种的基础理论与具体方法,是本书的主体部分,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撰写。第三部分包括3章:第十章,远缘杂交育种;第十一章,杂种优势利用;第十二章,高新技术育种。这一部分包括棉花育种的特殊手段。尤其棉花杂种优势利用,雄性不育性的利用,日益受到重视;随着世纪之交生物科学高新科技的发展,像基因工程、分子标记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成为生物科技发展的一个新热点,棉花育种工作上迫切需要有关的新知识和技术。在这部分的有关章节中尽可能作了简要的介绍。第四部分只包含1章,即第十三章,良种繁育。品种育成以后,种性的保持与提高,尽可能延长品种使用的年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一问题,从棉花的生物学特性来看,尤其有迫切的需要。本章就有关问题作了概述。上述各章的撰写,尽可能收集较新颖的材料,达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要求,为广大棉花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但编写者学识与经验有限,书中讹误与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广大读者如能不吝赐教,随时提出修改意见,是编者竭诚欢迎和期望的。本书初稿完成后,承浙江农业大学季道藩教授热情支持,认真审核,并逐章提出了修改意见,使许多讹误和不妥之处得以及时更正,我们表示十分诚挚和由衷的感激之情。国内前此已有不少有关棉花遗传育种的书籍出版,珠玉在先,给本书编者以极大的帮助。此外,本书内容中,引用了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已毕业的研究生蒯本科、王学德、胡保民、张海洋、冯义军、王谧、郭小平、李卫华、毛新平、肖松华、陈予和等同志的部分研究结果;南京农业大学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的闵留芳、周兆华、刘康、朱协飞、孙敬、易成新及社会学专业的朱玉琴等同志对本书的编写也都给以极大的关注与帮助,充分发挥了集体力量,才有此初步成果,并此致意不尽!潘家驹1997年8月
-
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李毓椿 编著地膜玉米不论在正常气候的年份或在不良气候的年份,都能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是提高广西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地膜覆盖以使有效积温增加(200-300℃),且具有反光作用,能增强光照强度。因此可充分利用光和热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使同一品种的农作物的适用范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推进500米,由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相对延伸500-1000米,从而使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大,有力地发挥了土地生产的潜力。
-
立体农业致富90例杨木成编著本书1994年10月第一次出版时,共收集广西以及先进省区的农民群众在水田、旱地、蔗地、菜地、果林桑地、水域、庭院等七个方面,应用立体农业模式增产增收的60个范例,深受广大农民读者欢迎。1996年,广西知识工程办公室把它推荐为“农村好读物”,并列为1997年春广西区科委、广西区文化厅、广西电视台等在广西电视台现场直播的“广西农村科普知识竞赛”的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适应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应广大农民读者的要求,作者最近对本书内容作了修订,立体农业范例由初版的60例增至90例。全书着重突出应用效果和做法要点,每个实例配有模式应用示意图。本书内容新颖,文字简明,图文并茂,可操作性强,可供农民群众、基层干部、农中师生、农技人员等阅读。
-
小麦三高栽培实用技术马永良,吕润海,郭玉海编著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小麦是人们食用的主要细粮作物。小麦子粒中含有人类所必需的多种营养物质,而且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在我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全国各省的平原、山区都有小麦种植。解放后,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小麦单产迅速提高,但由于自然环境、气候、土质及经济等条件不同,各地小麦栽培技术和产量水平有很大差异。许多地区小麦亩产量一直徘徊在200~300千克的中低产水平。而高产地区的亩产已达400千克以上,也不乏有大面积500千克的高产田涌现。对各地的高产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后发现,有相当部分的高产田是通过大量增加物质投入来实现的,缺乏科学性,造成很大浪费,经济效益不高,出现高产低效的现象。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高产是不能持续发展的。为此,在国家“七五”、“八五”计划期间,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科研工作,提出了许多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小麦生产新技术。笔者总结各地经验,结合自己的科研和生产实践,编写了这本《小麦三高栽培实用技术》。本书简述了小麦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分析了小麦各器官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详细介绍了小麦合理肥水促控、土壤培肥、节水栽培、晚播小麦丰产栽培技术、间套复种高效技术措施。此外,还对盐碱地改造及盐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和小麦病虫草害防除技术做了详细介绍。在文字上力求通俗易懂,技术上尽量切合生产实际。本书适合广大农民和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