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
-
麻类生物工程进展李宗道编著暂缺简介...
-
芦荟熊佑清,姚利编著片断:第一章芦荟的起源、分布、历史与发展芦荟Aloe,为阿拉伯语alloch演变而来。中文名芦荟其意为“芦”是黑的意思,“荟”是聚集之意,从芦荟叶子切口处滴落下来的苦液是黄褐色,接触空气氧化则成黑色,又凝固一体,故称为“芦荟”。见《本草原始》。芦荟(Aloe)起源并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占有世界90%的芦荟品种;埃及、加拿群岛、阿拉伯等亦有原产分布。第一节古代芦荟芦荟从什么年代起源?人类又是从何时开始认识,并且应用它的?恐怕难以考证了。但是,芦荟最早应用起因,是芦荟原产地非洲人,因常穿的衣服少而单薄,经常有创伤,蚊虫叮咬,因此当地非洲人就用芦荟治疗创伤等外伤疾病,治疗效果很好而不留伤痕。还用芦荟来拌家畜饲料,治疗动物疾病,效果也很好。到了公元前20~30世纪,在古埃及民间处方中,已有记载芦荟被当地居民当做外伤、泻剂、安眠药、苦味剂、眼药等治疗疾病的药草来用。在埃及金字塔所发现的《EbersPapyrus》《耶比鲁斯、巴比路斯》莎纸草医学一书,就是历史上最早的芦荟记载的见证。此书目前藏于德国莱比锡大学。《耶比鲁斯、巴比路斯》一书被认为在公元前1550年写成出版。因此,从有据可考证的记载来看,人类应用芦荟有3600多年的历史,而实际应用的时间,可能还早些?!据《耶比鲁斯、巴比路斯》书上的记载,芦荟当时就和番红花(Cocussativus)、龙胆(Gentianascabra)、鸦片(罂粟P.som-nifemm)等药用植物同时被应用。在古希腊文化时代,公元前四世纪,被称之为医学之父的稀波克拉迪斯(Hippocrate)把芦荟用在临床治疗上,作为缓泄剂使用,并著立医学书上。据说,在公元前333年,马其顿帝王亚历山大皇帝首先占领了芦荟原产地索克拉岛。他利用那里的芦荟来治疗伤兵,当时受伤而化脓的伤兵,使用芦荟治疗后,很快获得痊愈,并再度参战。并且,在不习惯他国饮食时,用芦荟作为饮料来调节服用,此后,亚历山大大帝继续东征时,下令士兵携带大量芦荟备用于战场上,接着征服了阿富汗、印度西北部肥沃的三角地带,在公元前324年凯旋回巴比伦。最后,亚历山大皇帝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传说芦荟立下了巨大的功劳。本书前言前言据文献记载,芦荟这种植物从古埃及民间最原始、最直接地外用于治疗创伤、烫伤到今天,科学不断地发现芦荟的有效成分和生理活性,特别是发现了芦荟提取物对癌症的有效治疗,从而使芦荟的研究开发进入辉煌的新时代。至今已有3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研究发展芦荟最快时期得益于“二战事件”的惊人发现,已引起美、日等许多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从而开展对芦荟这种“神秘植物”全面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开发生产出许多芦荟产品,并形成芦荟产业化、商品化的生产。在这种国际芦荟热的影响和国外芦荟产品进入我国市场的背景下,我国的芦荟研究、开发、应用在近几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似乎也出现了一股“芦荟热”,遍及全国各地,大力发展芦荟种植与产品研究开发,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我国在芦荟研究、开发水平上,不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技术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还缺少对芦荟的感性与理性知识的了解方面,从事芦荟研究、开发的科研机构、企业、个人在芦荟基础研究、繁殖、栽培、管理、产品加工、产品质量、生产工艺等诸多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我国芦荟产业的研究与发展、普及与应用,笔者将近几年来的研究、考察结合所查阅的大量文献,编撰了《芦荟》一书。全书共分九章,三十二节。从芦荟的起源、分布、历史与发展;芦荟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芦荟栽培的设备与条件;芦荟的繁殖、栽培、育种技术与方法;芦荟的物理性状、化学组成与药理作用;芦荟的采收、加工提取、原汁稳定技术与方法;芦荟应用与常见治病实例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尤其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中,在国内外文献中尚未报导。1.在芦荟染色体核型研究方面,通过对其研究,揭示了芦荟开花不结实或结实率极低的原因。2.对斑纹芦荟(中国芦荟、元江芦荟A.veraL.vaLchinensis(Haw.)Berger)通过实地的考察、论证、分析了其起源、自然分布的问题。提出库拉索芦荟(A.veraL.)可能是由于在我国云南红河河谷流域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与自然生态、气候历史变迁相互作用形成产生的变异新品种——斑纹芦荟的解释。3.对几种药用芦荟:库拉索芦荟(A.veraL.)、斑纹芦荟(A.VeraL.VaLchinensis(HaW.)Berger)、树芦荟(A.arborescensMill.)、皂质芦荟(A.saponaria(Ait)Haw.)、好望角芦荟(A.feroxMill.)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评价,得出了库拉索芦荟和斑纹芦荟的开发应用价值不论是在化妆品、保健食品、还是在医药品等方面都不亚于树芦荟,在某些方面还优于树芦荟的应用价值。4.对我国芦荟栽培区域按气候带划分,提出了不同气候带栽培芦荟的条件与措施。还比较分析了云南元江与南非开普敦的气候条件,提出了以云南红河河谷元江流域为我国芦荟栽培的最佳地区的建议。5.在芦荟品种选择上,提出了以我国元江芦荟品种作为我国当家种植品种,适当发展库拉索芦荟、树芦荟、皂质芦荟、好望角芦荟等。对芦荟繁殖、栽培、育种以及提高芦荟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总结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的技术与方法。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北京润华功能化学品研究所贾季澄教授、原云南玉溪科委主任郑吉光先生、云南元江科委主任祁家柱先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顾淑荣研究员等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致谢。由于知识水平及条件所限,加之一些个人认识及观点的提出,书中难免出现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和同行朋友们提出批评及宝贵意见,共同探讨,以达到促进我国芦荟产业的研究、开发之目的。熊佑清1998年4月于北京
-
稻田化学除草技术曹明坤,曹淑华编著暂缺简介...
-
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栽培技术熊继文编《农民“黄金屋”丛书》(贵州部分)是从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原《千乡万村书库》精选并修订而成的,修订时注重立足于我国南方或云贵高原地区,面向全国,以适应广大读者的需求。在技术的推广上强调“新”,不是把过去的技术照搬过来,而是利用最新资料、最新成果,使广大农民尽快适应日新月异的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在项目选择上,立足于经济适用、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对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项目进行了淘汰,有针对性地选择了适合农村经济发展、适应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些项目,以适应城市生活发展需要的原料生产等。在作者选择上,选取那些专业知识过硬,成果丰硕,信息灵敏,目光敏锐,在生产第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现代农业专家。本着让农民买得起、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原则,定价低廉,薄本简装,简明实用,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必将使农民读者从中得到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和具体的技术指导,尽快地走上致富之路,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黄俊明编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靠改革开放,靠党的方针政策。同时,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技成果的广泛运用,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多年的实践表明,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村稳则大局稳,农民富则全国富。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必须走依靠科技进步之路,从传统农业开发、生产和经营模式向现代高科技农业开发、生产和经营模式转化,逐步实现农业科技革命。《农民“黄金屋”丛》(贵州部分)是贵州科技出版社与上海科学变及出版社为贯彻国家开发西部、东西联动的发展战略,迎接中国加入WTO后给出版业带来的挑战而联合出版的。《农民“黄金层”丛书》(贵州部分)是从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原《千乡万村书库》精选并修订而成的,修订时注重立足于我国南方或云贵高原地区,面向全国,以适应广大读者的需要。在技术的推广上强调“新”,不是把过去的技术照搬过来,而是利用最新资料、最新成果,使广大农民尽快适应日新月异的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在项目选择上,立足于经济适用、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对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项目进行了淘汰,有针对性地选择了适合农村经济发展、适应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些项目,以及适应城市生活发展需要的原料生产等。在作者选择上,选取那些专业知识过硬,成果丰硕,信息灵敏,目光敏锐,在生产第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现代农业专家。本着民买得起、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原则,定价低廉,薄本简装,简明实用,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必将使农民读者从中得到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和具体的技术指导,尽快地走上致富之路,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
小麦族生物系统学颜济,杨俊良编著暂缺简介...
-
利用野生稻杂交选育高产优质水稻良种的研究宋东海著暂缺简介...
-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问答张孟臣等编著暂缺简介...
-
抗虫棉栽培新技术王洪江,朱克响编著暂缺简介...
-
农作物后补助新品种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等编内容简介本书由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将获得“九五”期间第二次后补助的96个新品种简介汇编而成,内容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麦、谷子、棉花、大豆、油菜、花生、甘薯、马铃薯、甜菜、白菜、甘蓝、黄瓜、橡胶等16种主要农作物,还编入了较成熟的品种栽培规程。本书可供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和种子经营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