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
-
名特蔬菜159种病虫害防治郑建秋等编著为了满足特种蔬菜安全生产需要,作者在总结整理多年工作技术成果基础上,针对特种蔬菜的主要病虫防治问题编写了本书,希望通过本书向广大农民朋友推荐多种特种蔬菜病虫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或措施,使广大农民朋友无公害综合控制病虫的意识不断增强,逐步改变单一依赖农药防治病虫的不良做法,进一步推进特种蔬菜的无公害生产。本书为农民朋友推荐一些简便、实用的病虫防治技术,借助本书可较准确有效地防治蔬菜病虫,减少生产损失,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为方便读者使用,本书为主要特种蔬菜病虫增附田间彩色照片120多幅,兼顾部分中、基层技术人员参考应用,在特种蔬菜病虫发生特点和规律方面也作了尽可能详细的介绍。考虑到未来我国蔬菜产品的出口和新世纪人们对蔬菜的质量要求,针对某一病虫本书还介绍了多方面非农药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或方法,希望农民朋友因地制宜选用。书中推荐的多种农药和使用技术基本都符合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的质量标准,希望准确应用,确保消费者身心健康。
-
家庭花卉诊所刘振宇主编《家庭花卉诊所》几乎涵盖了家庭花卉养护中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不仅仅限于花卉病虫害),由结果到原因,作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同时针对居室特点,对药剂的选择、配制进行了说明,体现了绿色环保意识。
-
常用中草药识别与应用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天人之际的非常对话安德明著农事禳灾是传统农业社会对付各种农业自然灾害的信仰活 动。本书以中国农业灾害史和传 统农耕文化为大的背景,把作为非常事件的农事禳灾与日常生活 相结合,以生动翔实的资料,全面 系统地展示了甘肃天水地区农事 禳灾习俗的全貌及其在整个文化系统中的位置,同时结合古文献 及其他地区的民俗志资料,深入探讨了农事禳灾的性质、结构和 功能。作者指出,以地方神崇拜为中心的基本观念、神灵系统、仪式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组织,构成了农事禳灾的基本体系;这一习 俗对人们心理的慰藉以及对社会 秩序的调节等基本功能,则是使 它长期持续存在的一个现实原 因。
-
看图诊治蔬菜病虫害苏家烈等编本书以彩图配文字讲述的形式,介绍了蔬菜主要病虫害的诊断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及防治药物使用剂量及施用技术。
-
看图诊治食用菌病虫害王波编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中介绍了制种、培养料栽培以及贮藏加工中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各论中介绍了13种主要食用菌上常见的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方法。
-
麦田杂草化学防除涂鹤龄编著涂鹤龄先生是我国麦田杂草防除研究的资深专家。本书中汇集了我国麦田杂草的种类、危害和分布区系、麦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化学除草的最新成果。对麦田恶性杂草、区域性恶性杂草、分布较广危害较重的32种杂草作了较详细叙述(发生、消长规律、危害特点和危害性),重点介绍了当前除草剂31种,它们的作用特点、使用技术、混用、环境条件对药效、药害的影响及注意事项。该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科普读物。可供基层农技人员、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阅读使用,也可供农业部门的管理干部和农业学校师生参考。
-
褐飞虱研究与防治程遐年等编褐飞虱是亚洲地区一种远距离迁飞性水稻害虫,也是中国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广大稻区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严重威胁水稻生长,造成稻谷产量大幅度降低,致使国民经济蒙受严重损失。全书共分12章,主要介绍褐飞虱的研究概况、褐飞虱的地理分布和为害、褐飞虱的分类地位及开态特征、褐飞虱的种群生物学特性,褐飞虱迁飞规律的研究、褐飞虱大发生的种群特征,褐飞虱大发生与稻田生物群落、褐飞虱再猖獗的生理生态因素、褐飞虱发生系统的混沌特征性及分形性质、褐飞虱的预测预报、褐飞虱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褐飞虱灾害研究的复杂性理论框架等。本书全面、系统地概述了国内外有关褐飞虱研究与防治领域的最新进展、系统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其理论和方法的论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重点突出,实例典型,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指导意义。可供从事褐飞虱及昆虫学、生态学研究与应用的科技工作者、农业管理人员、大学生、研究生学习参考。
-
大豆田花生田苜蓿田杂草化学防除黄春艳等编本书是由中国植保学会杂草学分会组织全国有关专家编写的科普丛书之一。本书叙述了大豆田、花生田、苜蓿田杂草种类、发生规律以及选用除草剂的品种,包括它的中文通用名称和其它名称、防除对象、使用技术、使用方法和注重事项。书后附有本书所用的除草剂名称对照;防除杂草可选用的除草剂一览表以及主要杂草中文名称和拉丁名称对照。本书可供基层农技人员和有文化的农民阅读,也可作为农村职业中学师生学习查阅参考。
-
农药与环境安全国际会议论文集江树人 主编鉴于化学农药的使用和环境安全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为了配合北京市的绿色奥运战略,北京农药学会决定于2003年10月在中国北京举行“农药与环境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的论文集收集了来自国内外近40个单位的论文80余篇,论文的内容涉及农药与环境安全、农药合成、分析、毒理、抗性、应用等诸多领域,其中不乏一些优秀论文。特别可喜的是这些论文的主要作者中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农药科学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