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
-
杀菌剂毒理与应用技术段海明 著《**剂毒理与应用技术》主要介绍了**剂毒理学和防治谱概述、常见作物病害的危害症状与**剂选择、常见作物病害致病菌归类与**剂选择、化学**剂的复配原则和测定方法、化学**剂复配成功案例、生物**剂的筛选测定方法、生物**剂复配成功案例等内容。《**剂毒理与应用技术》还阐述了**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防治对象、防治时间、用药水平以及食品安全等)及解决方案。《**剂毒理与应用技术》可作为植物保护学和农学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供职业农民学习参考。
-
植物检疫原理与方法徐文兴,王英超《植物检疫原理与方法》主要介绍植物检疫原理与方法,共13章,内容涵盖绪论,植物检疫的生物学基础及现场检验,检疫常用的现代检验技术的原理与方法,植物检疫性病原物(菌物、原核生物、病毒、类病毒和线虫)、杂草及寄生性种子植物、转基因植物、植物害虫等的检疫原理与方法,以及植物检疫监管、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除害处理原理与方法等内容。《植物检疫原理与方法》侧重从具体方法的应用角度进行编写,增加了较为详细的操作步骤和相关原理阐述,全面概括传统生理生化、生物学、血清学和现代分子技术等检验检疫应用技术,对比其优缺点和发展的内在关联,系统阐述当前海关应用的检验检疫原理与方法。《植物检疫原理与方法》涵盖大部分有害生物种类和植物检疫方法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覆盖面广。
-
二点委夜蛾董志平 等二点委夜蛾是我国首次发现为害夏玉米幼苗的重大新害虫。《二点委夜蛾》对该虫的分布与危害、形态学特征、生物学习性、生态适应性、人工饲养技术、生活史、天敌种类、分子生物学研究、预测预报、防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作者对二点委夜蛾的研究思路、研究过程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
食用昆虫豆天蛾资源利用和产业化暂缺作者《食用昆虫豆天蛾资源利用和产业化》内容包括食用昆虫多样性与开发利用、食用昆虫的营养价值分析、豆天蛾的生理特性及卵期寄生性天敌、豆天蛾对大豆的危害及防治、豆天蛾营养价值分析及评价、豆天蛾的人工养殖、豆天蛾的食用及开发现状、有关豆天蛾的逸闻趣事等。
-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实训甘丽萍《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实训》由基础实验篇、综合实训篇两部分组成,前者首先安排了植物病原的基础识别项目,选取了一些大众化的蔬菜、果树和观赏植物上发生的典型病害、主要昆虫进行识别学习;后者主要为基础实训,包括植物病害标本及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病虫害的调查与统计、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以及植物病害诊断基本操作技术中的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等训练,能满足大部分园艺专业学生的实验参考需求。因此本教材主要供大中专园艺专业(特别是综合类高校)教学、成人教育教学使用,也可供相关生产管理人员参考。
-
农村农药污染及防治王罗春,白力,时鹏辉,蒋路漫,赵由才本书主要介绍了农药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农村农药污染特点和危害;农村农药污染的预防,农药的科学选择和合理使用、病虫害的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农药控制释放技术、种植制度与耕作技术优化和农药废弃物的管理;农村农药污染的治理,农药污染过程阻断技术、农药污染生态修复技术、农药残留物的物理吸附富集、农药残留物的化学分解和农药残留物的微生物降解。
-
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蝇类史丽,胡金贵,杨定 等本书是一本较为系统地描述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自然保护区蝇类昆虫的图书。该书包括昆虫纲双翅目环裂亚目花蝇科(5属7种)、秆蝇科(6属7种)、缟蝇科(4属12种)、叶蝇科(2属4种)、头蝇科(5属6种)、蚤蝇科(8属23种)、沼蝇科(5属12种)、蚜蝇科(28属56种)、寄蝇科(26属37种)昆虫共9科89属164种。包括1中国新记录属,5新种,9中国新记录种,5内蒙古新记录种。书中提供了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分布记录、观察标本信息、分类检索表和部分特征图片。该书可供从事动物学、自然保护区、农林牧业、生物多样性等方向相关学科科技人员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
植物土传病害与生物防治研究进展王琦,李洪连,马平 著本书共收集了100多篇全国第十届植物土传病害与生物防治学术研讨会研究论文、简报、摘要和综述。内容涉及植物土传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线虫病害和病毒病害,植物病害生防菌的筛选、生防机理、研究及应用技术,生物防治与其他防治技术的结合应用等方面,反映了我国植物工作者近年在植物土传病害与生物防治领域的研究进展。
-
桃病虫害绿色防控彩色图谱张保常,王艳辉,贾峰勇《桃病虫害绿色防控彩色图谱/果园病虫害防控一本通》内容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桃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害虫及生理性病害的症状识别、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下篇为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主要介绍了农业防控技术、生态调控技术、理化诱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农药使用技术等,附有桃病虫害常用农药等内容。
-
蚜虫生态防治策略研究周海波 著本书系统介绍了农田生物多样性对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的机理、农田栖境管理与生物防治的关系,并针对蚜虫生态防治策略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包括作物生物多样性对蚜虫及其自然天敌的生态调控作用及实验室蚜虫行为机理研究,同时针对植物源挥发性信号化学物质(如E-β-法尼烯、顺-3-己烯醇、大蒜提取物等)生态作用,研究它们对蚜虫及其自然天敌种群动态变化,评估田间释放对蚜的调控效果。该研究为蚜虫生态调控,如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Push-Pull综合治理等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也有利于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农残,提高作物品质,响应国家到2020年实现农药化肥用量零增长的目标,促进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书适用于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从事蚜虫防治研究的科研人员、技术推广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