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农艺学)
-
萌动的种子吕小明 王欢 等本书对我国种业情况进行了 、多角度的思考和分类归纳,既有对种业基本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也有对现状问题的洞察分析,还有对发展趋势的预测判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全书划分为8个专题,包括种业市场、种子资源开发与保护、种业投资、种业开放、生物育种、疫情影响、主要农作物、思考建议。本书内容丰富、视角新颖、文字简练易懂、案例丰富,内容既贴近企业和市场,又贴近生活。本书可作为希望了解种业人士的入门和科普读物,也可作为种业管理、种子企业以及相关专业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
-
园林植物识别向民,黄安本书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荣获“全国 教材二等奖”,是“十二五”职业教育 规划教材,是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园林绿化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学校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按照“理实一体化”“做中学、做中教”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在 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书的编写依照项目—任务体例,共分7个项目13个任务。项目1主要介绍植物的细胞、组织及器官的基本结构、形态和功能,项目2主要介绍园林植物分类,项目3到项目7按乔木、灌木、藤本、草本和蕨类植物分别介绍了309种常用园林植物的识别要点、习性、分布和园林用途。内容简明扼要,知识点清晰。全书彩色印刷,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实用性,便于学生识别植物,提高学习效率。本书配套丰富的辅教辅学资源,按照书后“郑重声明”中的提示,登录网站可获取相关教学资源。本书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园林绿化/园林技术专业,也可作为园林行业培训教材及在职职工学习用书。
-
国兰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国兰》共分5章,主要是生产概述、效益分析、关键技术、兰花鉴赏和典型实例,分别介绍了起源与分布、生长形态、浙江省兰花产业现状、经济价值、三大效益、种类和品种、繁殖技术、栽培技术、促花技术、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控、赏兰标准、辨形花鉴赏、奇花鉴赏、叶艺鉴赏和部分农业企业典型介绍等内容。该丛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广大农业企业种养基地管理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家庭农场成员和农村种植大户。其编撰人员都是各产业一线专家,编撰内容科学、准确、到位、实用。
-
植物保护装备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植物保护装备》共分6章,分别是电动喷雾器、担架式机动喷雾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遥控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单旋翼遥控飞行喷雾机、多旋翼遥控飞行喷雾机,每章均介绍了该类机械的结构原理、操作技术、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知识。该丛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广大农业企业种养基地管理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家庭农场成员和农村种植大户。该书的体例不仅采纳了专家团队的意见,还与众多读者作了广泛的探讨,并得到充分肯定、高度赞扬。其编撰人员都是各产业一线专家,编撰内容科学、准确、到位、实用。
-
农桑本务杜新豪 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编暂缺简介...
-
云南茶树遗传资源卷 叁刘本英,包云秀,陈春林茶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创新团队的科技人员在长期研究成果积累的基础上,特别是“十三五”以来茶树资源研究 成果,编撰成了专著《云南茶树遗传资源卷·叁》。该书涵盖了2008年以来通过人工杂交筛选获得的重要茶树遗传资源306份,从形态特征、生物特性和生化成分等方面图文并茂地详细描述了这些珍贵茶树种质资源,本书兼顾学术性和实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合从事茶学科研工作者阅读,也可作为广大茶叶爱好者参考用书。
-
土壤动物群落对不同管理方式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响应研究周利军,张淑花本书以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农田防护林的不同结构位置、农田及防护林区域不同化肥处理方式、农田及防护林区域不同农药处理方式等多种管理方式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点进行分析,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方式的响应。本书可供从事土壤动物群落学、土壤环境生态学、农林生态系统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研究的相关学者、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农业、林业及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
作物产量预报方法研究进展及其在甘肃省的实践应用王静,方锋,贾建英农业问题和粮食安全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之一,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农作物生长和产量信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条件。开展农作物生长监测与产量预测研究,可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急需的、实时的农情信息,提高农业生产宏观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书系统介绍了当前 外作物生长监测和产量预测的统计学和动力学方法,以及实现这些方法的主要技术手段,并详细梳理了利用这些方法开展作物生长监测和产量预测的 外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方法,开展了甘肃省主要作物的生长发育监测和产量预测研究。本书可供农业、生态、气象、环境等方面从事科研和业务的专业人员以及政府部门决策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相关学科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
现代农业气象预报与服务杨再强,张雪松农业气象预报与服务是气象为现代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的基本前提和有效形式之一。本教材作为高等学校应用气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资源,被列为江苏省首批“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点规划教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三百工程”项目建设教材。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本教材以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结合我国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的发展和需要,重点归纳了农业气象预报种类和方法,阐明了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农田水分预报、病虫害气象条件等级预报、农作物生育期及产量预报的原理及方法,总结了农业气象情报和气象服务内容及业务流程,论述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精细化气候区划的主要原理、步骤及方法,选编了农业气象预报及服务案例。通过系统学习,能够使学生熟悉现代气象业务中农业气象情报预报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流程,并具备一定的分析与解决农业气象问题的能力。广大学生通过学习,将对现代农业气象预报预测工作及开展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性有深入认识,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有利于学生入职后快速开展相关业务工作及角色转变。本书也可以为从事气象、农林、水文、生态等相关业务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
农业保险科技进化论单鹏本书对于农业保险科技的轮廓描述是比较形象的,包括“作为农业保险科技基础方法和工具的大数据技术”“承载农业保险作业的移动互联技术”“实现农业风险管理智能化的物联网技术”“触达农业保险科技应用‘ 一公里’的人工智能技术”,“智能交易与信息共享 方案的区块链技术”“帮助保险公司实现轻资产运营的云计算技术”“搭建空天地一体化集成式应用平台的3S空间信息技术”等。这些技术要服务实现农业保险作业的精准性、定价的科学性、服务的智能化、流程的数字化,为此需要建立有弹性和健全的应用体系架构,其基本轮廓应该涵盖IT实现层、数据资源层、系统平台层、应用场景层、服务触达层。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农业与保险两种科技、两种数据的关系与融合应用问题,对农业保险科技应用分析,必须从农业科技与金融科技两种维度去解构,整合处理好两者的数据、技术、业务资源,恰恰是农业保险科技的特殊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