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
-
大漠甘露夏日本书结合钱学森先生沙产业理论,立足内蒙古沙漠面积大,水资源不平衡的生产实际,形成了较有成效的沙产业发展实践。全书分为钱学森论沙产业、钱学森沙产业理论探索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钱学森沙产业相关论述和书信,提出了相关主题。第二部分又对沙产业理论、沙产业建设和内蒙古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总体来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著作。可作为沙产业发展的重要参考,也可作为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重要资料。
-
中国畜禽种业发展报告2022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全国畜牧总站 著《中国畜禽种业发展报告2022》是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与全国畜牧总站联合编写的工具用书,本书包括生猪篇、蛋鸡篇、肉鸡篇、奶牛篇、肉牛篇、肉羊篇、肉鸭篇,涉及我国畜禽种业发展现状、畜禽品种遗传改良进展、种畜禽场供种情况、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畜禽品种管理等内容。《中国畜禽种业发展报告2022》是我国畜禽种业发展的重要参考,对于总结梳理2021年畜禽种业发展成果,促进现代畜禽种业发展有重要意义。适合畜禽行业及相关人员阅读。
-
石元春全集·黄淮海平原水盐运动卷石元春 著为治理黄淮海平原的旱涝盐碱,我们国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组织过一次多学科、跨领域,持续达30年的大规模国家科技攻关战役。旱涝盐碱治理的核心是对区域水盐运动的调节,《石元春全集·黄淮海平原水盐运动卷》是作者及其团队长达20年研究的系统总结。《石元春全集·黄淮海平原水盐运动卷》从黄淮海平原水盐运动特点、调节模式、监测预报技术到“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盐运动理论”的提出,具有科学和技术上的基础性特点,对认识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国家学生饮用奶与营养改善计划年度报告林巧 等 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营养是健康的基石,是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的根本条件。乳品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食物。科学食用乳品可以保障儿童生长发育、减少儿童营养不良、预防慢性疾病发生。推广饮奶成为世界各国改善儿童营养健康的重要抓手。我国于2000年实施了“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这对改善我国儿童营养健康水平,促进奶业振兴和健康中国起到了积极作用。本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十年的发展历程和实施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对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中的特点、具体措施和突出经验进行了总结,梳理了中央、相关部委、行业协会与地方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列举了在营养改善计划中突出的经典案例与媒体报道,并检索了相关学术论文与报告。本书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对政府部门、相关部委、行业协会、企业以及相关工作人员都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为我国下一步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研究与评价实践吴永常 等著暂缺简介...
-
加氧-增氧灌溉技术创新与理论探索雷宏军,张振华,潘红卫 等加氧/增氧灌溉是节水灌溉领域新兴起的一项水肥气耦合技术。《加氧/增氧灌溉技术创新与理论探索》总结了研究者近年来在加氧/增氧灌溉领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涵盖了加氧/增氧灌溉原理及装备研发、加氧/增氧灌溉水气传输特性及优化、加氧/增氧灌溉土壤湿润体内水氧变化特性、加氧/增氧灌溉对作物根际环境改善效应、加氧/增氧灌溉作物生理生长特性、加氧/增氧灌溉增产提质机理以及加氧/增氧灌溉主要温室气体产排效应等方面。
-
播厥百谷杜新豪 著以五谷为代表的作物历来是传统农学研究的主体,早在农史滥觞时期,乾嘉学派的程瑶田与刘宝楠等人就对农作物的名实进行过考证,最早提出“古农学”一词的高润生在《尔雅谷名考》中也对《尔雅》中涉及的农作物名实进行了辨析。农史学科诞生之初,作物史研究也是老一批农史前辈用力最多的一个领域,万国鼎对传统五谷历史及其变化的钩沉、天野元之助对作物起源及其栽培的考证、辛树帜对果树分类与技术史的研究、游修龄对稻作史的钻研以及叶静渊关于蔬菜史的探索都是这一时期作物史研究的杰出代表。本论文集尝试以中国历史上的作物为主题,通过对某些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抑或中途引进的、先前不被人所重视的作物进行系统文献搜集与实际田野调查,分析其传入的具体时间、分布规模的扩展或萎缩、兴衰的主要动力、种植技术的变迁及其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厘清作物系统的转变所引起的农业调整以及社会变革,尝试进行传统作物史与社会文化史之间的跨学科研究,一方面通过作物的生物属性来审视其社会属性,另一方面通过作物所引起的社会变革来重新思考物品、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
农业废弃物好氧发酵技术与智能控制设备研究李季等《农业废弃物好氧发酵技术与智能控制设备研究》围绕农业废弃物好氧发酵,重点介绍了碳氮转化、快速发酵、智能一体化设备、有害物质控制、高值功能环保产品等关键技术及产品研究进展,包括好氧发酵过程中碳氮转化和微生物学机制,好氧发酵原料配方及工艺优化,高温和低温堆肥微生物菌系构建,堆肥智能传感器筛选与改进,基于物联网一体化的好氧发酵智能自控技术,好氧发酵过程中有害物质(重金属、抗生素、病原菌等)的动态变化、影响机制及控制技术,好氧发酵一体化在线监测与智能型设备(立式、卧式及槽式堆肥反应器)研制,好氧发酵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及农业废弃物好氧发酵技术示范与工程化应用。
-
黄河三角洲生态护岸和生境替代修复技术夏江宝,屈凡柱,陆兆华 等 著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是我国暖温带完整、广阔、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同时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增长快的地区之一、海陆变迁及海—陆生态过程活跃的地区之一。黄河三角洲滨海区域是作为开展海陆交互作用科学研究的前沿地带。由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区域人类开发活动加剧,黄河三角洲生态和环境面临着区域河口海岸侵蚀加剧、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其生境独特性、生态环境脆弱性也日益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对黄河三角洲开展生态护岸和生境替代修复技术研究,将能为该区自然生态系统的保育和修复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力的决策支撑。《黄河三角洲生态护岸和生境替代修复技术》基于黄河三角洲河岸与生态系统生态问题的现状,介绍了生境改善生态修复技术、护岸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受损水体生境修复的功能化多级纳米复合材料研发、河口海岸生态护岸梯级结构设计、栖息地重建效果模拟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该书的出版发行将丰富黄河三角洲的生态护岸和生境替代修复技术的成果,并为黄河三角洲乃至全国其他河口三角洲的生态系统的管理、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
东北地区种植结构调整机制及农业政策研究张晶 著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以水稻、玉米、大豆生产为主,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4,粮食商品量占全国近13,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不同品种间农业支持政策差异,自2015年以来,东北地区旱地改种水田明显(“旱改水”),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自然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本书从农户视角解析“旱改水”的驱动原因,厘清作用机理,并从农业政策因素测度“旱改水”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的影响,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