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
-
现代蔬菜生产技术高俊杰 刘中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蔬菜种植种类繁多、种植茬口、栽培方式、病虫害等科学生产技术各有不同。为系统总结我国区域蔬菜科学种植技术及其在不同区域上的广泛应用,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创新团队、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团队组织全国各省市科研院校专家力量,在围绕蔬菜新旧功能转换及充分吸收国内外蔬菜栽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各区域主栽蔬菜技术进行凝练,编著此书。本书涵盖7个地区31个省级行政区的主栽蔬菜生产技术,共一百余篇,对各蔬菜的品种选择、播种育苗、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书旨在不断提高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向,适合科研单位研究人员及基层农技人员使用,可使其了解我国各地蔬菜栽培状况,并可为不同地区的蔬菜生产提供新思路,为科技扶贫及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助力蔬菜产业高速度增产和高质量发展。
-
烟田土壤及生态系统碳输入与碳平衡高林,申国明,王瑞 著yancao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yancao是适应性较广的叶用经济作物,在所有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农业区域,yancao几乎都可以生长。我国植烟土壤广泛分布于平原、丘陵和山区,分布面积较广,从北纬60°到南纬45°的广阔范围里都有其分布。目前,国内外关于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变化、农田土壤呼吸和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在玉米、水稻、小麦等农田生态系统,有关烟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本书首次针对烟田土壤及生态系统碳输入与碳平衡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农田生态系统碳源与碳汇研究概况;第二章 烤烟生产系统养分平衡与碳素物质流分析;第三章 烟田土壤碳矿化特征与碳排放;第四章烟田土壤碳库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第五章 烤烟采收期烟田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第六章 烤烟生长期烟田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本书内容可供农业科技人员及农业生态系统碳源汇效应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
重金属镉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研究乔冬梅 等 著本书介绍了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修复理论与技术研究的有关成果。全书分8章,第1章概括介绍了我国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现状、特点与成因以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第2章介绍了土壤中重金属镉的污染特性;第3章介绍了基于水培试验的镉植物修复机理研究;第4章介绍了水培条件外源有机酸对黑麦草修复镉污染的诱导机制;第5章介绍了基于土培试验的镉污染植物修复机理;第6章介绍了土培条件外源有机酸对黑麦草修复镉污染的诱导机制;第7章介绍了外源有机酸对油菜修复镉污染的诱导机理;第8章介绍了外源有机酸诱导的油葵修复镉污染特征研究。
-
农业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孙修东,谢锦平 编本教材是在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设施农业与装备(农业物联网技术)专业自编教材多轮应用基础上编写的基于“农非贯通、理实一体化”的专业综合实训教材。教材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力求课程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教学的适用性,降低理论难度,突出农业物联网工程的实际应用。本教材是一线工程师和一线教师在总结多年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开发实践、教学经验和课程改革经验基础上编写的,是根据典型农业物联网应用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流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组织编写的实训教程。依托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研究及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一体化的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建设,对接上海“三农”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依托“双主体”校企合作平台,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上海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合作平台共同编写本教材。教材共分为理论篇、实践篇和进阶篇3个篇章,各篇章概要。
-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两个端点刘文勇 著习近平总书记对小农户的经营问题,指出“经营自家承包耕地的普通农户毕竟仍占大多数,这个情况在相当长时间内还难以根本改变”,“我国小农生产有几千年的历史,‘大国小农’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小规模家庭经营是农业的本源性制度。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的小农生产方式,是我国农业发展需要长期面对的现实”,“还要看到,小农生产在传承农耕文明、稳定农业生产、解决农民就业增收、促进社会和谐等各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两个端点》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的刘文勇副研究员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的张悦等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实地调查、访问和问卷收集等形式,合力著作,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路径和结果预测等入手,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提出了具有重要性和参考性的研究建议。
-
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年度工作报告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 编为了及时反映我国农业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状况,总结交流省级以上农业科研单位工作进展和科研成果,以各单位在过去一年的基础信息分析和最新成果凝练为重点,根据科技部提供的地市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年度统计数据和全国省级以上农(牧、垦)业科学院征集的资料,整理编撰了全国农业科研单位2019年度工作报告。本报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数据汇总分析,主要反映全国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人员、经费、课题、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论文与专利、研究与开发活动、对外科技服务情况等数据,并附相应的图表。第二部分为省级以上农科院年度工作报告,由省级以上农业科研单位提供,主要反映省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的基本情况和年度科研工作取得的成效。本报告为各级农业主管部门以及广大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研究、分析和掌握科研机构的工作成效提供翔实资料和依据,为深化科研单位体制改革、提升农业科研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
气候智慧型农业技术画册王久臣,莫广刚,王全辉,刘荣志本画册以“固碳减排、稳粮增收”为宗旨,阐述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来龙去脉、固碳系列智慧技术、减排系列智慧技术、适应系列智慧技术、装备系列智慧技术五大板块重点阐释了22项关键技术,将对我国农业农村系统广大干部和群众全面了解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模式,促进气候智慧型农业在实践中创新应用产生积极作用。
-
华夏名渠王孔庚 著襄阳长渠、木渠原为楚国农用灌溉渠道,因战国时期秦将白起引水攻鄢而闻名于世。《华夏名渠:襄阳长渠-木渠历史考证》查阅海量史料,并组织现场调研取证,结合历史发展、水利技术演变和秦楚鄢郢之战时的军事水平,推论曰:古渠由孙叔敖修建并用于其封地的灌溉,而非其后公元前279年白起率秦军攻鄢而修建。虽然论述证据链不能完全闭合,但推理严谨,多与历史关键节点相合,可信度很高。《华夏名渠:襄阳长渠-木渠历史考证》分为“从长渠申遗说起”、“长渠简介”、“长渠历史考证”、“古木渠历史考证”、“长渠、木渠并联成网”、“对长、木二渠发展规划的建议”等几部分。《华夏名渠:襄阳长渠-木渠历史考证》文字优美,激情飞扬,充满浩然正气和浓烈的故乡情结,可读性极强。
-
农业科学数据管护理论与实证研究满芮,高飞 著智慧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智慧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学数据的支撑。 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选题和研究背景; 第二章梳理了科学数据管理政策与法规,解读了生命周期理论,阐述了科学数据管护实践的问题,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了科学数据研究与应用现状;第三章从数据获取与使用、政策法规、科学数据日常管理、科研人员意识构建等方面,对调研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的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解析了科学数据生命周期,调研了数据管理模型,借鉴英国数据管理中心DCC模型研究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管护;第五章构建了基于生命周期的嵌入式农业科学数据全流程管护模型;第六章验证了基于生命周期的农业科学数据全流程管护模型,并提出数据管护的建议。第七章建立健全科学数据管护的指导意见,提出科学数据管护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研究陈楠 著本书以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基于吉林省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吉林省内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综合测评家庭农场发展的环境条件、发展水平和潜力,描述分析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呈现出的产业与区域差异,依据社会经济条件、思想文化观念所导致的农民合作化各主体的行为取向,从内外两个层面分析农民合作社建立和发展的现实条件、动力因素,探索农民合作社发展的规律和路径,最终提出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总体思路与原则,以及推进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有助于决策者从宏观政策层面把握家庭农场发展的总体格局与先后次序,明确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家庭农场培育的主要路径和着力点,并针对其发展水平的具体指标情况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倾向性的农业经济政策。探索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规律,提出相应的路径与模式选择,有利于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扶持政策,采取更加合理的调控策略,从而发挥更直接的动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