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
-
亏缺灌溉的生物学机理王耀生 著本书主要聚焦在局部根区灌溉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物学机制,从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和作物根系吸收能力两方面,论述局部根区灌溉产生的根区土壤干湿交替过程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并提高微生物反应底物浓度的有效性,使有机氮的矿化提高了25%,同时根系向地上部分的养分吸收增加了30%,从而使作物氮素营养吸收增加了16%的氮素吸收机制。定量研究并解决了为什么局部根区灌溉产生的土壤干湿交替过程能促进作物氮素吸收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机理。局部根区灌溉通过两个路径调控水分利用效率,路径一是局部根区灌溉增强叶片气孔的优化调控,这主要是通过化学信号和水力信号等来实现;路径二是增强植株氮素营养吸收和优化氮素在冠层的分配对水分利用产生影响,通过以上两个途径,局部根区灌溉可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本书还介绍了利用作物体内13C稳定同位素技术(δ13C)指示局部根区灌溉在长时间尺度上优化调控叶片气孔的气体交换过程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使用无机和有机MN示踪技术追踪土壤中氮素的转化过程和氮素的吸收利用。除此之外,本书还探索了不同灌溉方式对碳固定和磷素转化与吸收的影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CO2浓度提高情境下,亏缺和局部根区灌溉对作物品质提升的影响机理。
-
西北地区玉米长势遥感监测常庆瑞,刘秀英 著遥感技术是精确获取农田环境和农作物长势信息的现代手段。《西北地区玉米长势遥感监测》针对西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依据田间试验,将试验观测数据与光谱仪辐射数据和地面高光谱影像相结合,进行玉米叶片和植株的长势高光谱遥感监测,及其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的高光谱监测。主要内容包括:玉米长势遥感监测实验设计与数据测定、处理方法,玉米长势及其高光谱特性分析,叶片花青素、叶绿素,植株生物量和含水量的高光谱遥感监测,玉米种植区土壤含水量、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高光谱监测。
-
科学灌溉与合理施肥200题梁飞,孙霞,王春霞 编“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分和养分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子,也是当前容易调控的两大技术因子。作物生长离不开水肥,水肥对于作物生长同等重要,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和施肥是一项系统工程,交叉学科多,涉及工程、农艺、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目前水肥一体化市场是由两个主体在推动,灌溉企业和肥料企业对水肥一体化的理解和应用很少在同一个频道,难以支撑这一技术的发展。为了讲好水肥融合的故事,讲好科学灌溉与合理施肥的故事,为了让灌溉人与肥料结合,让土肥人懂得灌溉,我们组织了一批从事节水灌溉、合理施肥与水肥一体化的专业团队和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各方面的资料并结合参编人员自身的经验,用深入浅出的文字,编写了本书。全书共分六章,包括灌溉的意义和作用、科学灌溉技术、施肥的意义和作用、合理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及灌溉与施肥综合。本书将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系统梳理了与科学灌溉、合理施肥相关的知识。本书适合灌溉企业、肥料企业、农业技术推广、园林园艺、经济林业等部门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及种植户阅读,也可供高等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消费指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著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发展是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新“三品一标”)的重要实现途径,是促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消费指南(第二卷)》收录2020年公布的部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由于受版面限制,第二卷优选收录了831个产品中的400个名特优新农产品,包括水果、蔬菜、茶叶、粮、油、食用菌、中药材、肉、蛋、奶、鱼及初加工品等,将不同产品的收获期按季节顺序排列,全面介绍每个产品的主要产地、品质特征、环境优势、收获(出栏、捕捞等)时间、推荐贮藏保鲜和食用方法以及市场销售采购信息等,并配以精美图片。
-
冷湖与热岛刘文翰 著本书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与环境条件、循环经济、人口老龄化、以及国际局势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对我国城市化下半程所产生的影响,预测未来我国人口与经济活动将向一线城市和环境适宜地区大规模聚集的总体趋势,进而有可能形成不同于以往工业化时期发达国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格局。本书尽力摒弃所谓学术性语言,以一种通俗的聊天方式和显而易见的事实,通过简单的推演和论述,得出一些看似出人意料却又合乎逻辑的结论,以期与规划及相关领域的人们探讨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
精准作业装备技术文集赵春江,杜小鸿 编智慧农业已成为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精准作业装备和农业智能化信息技术是支撑智慧农业的关键技术。2019年在北京举办了“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精准作业装备技术”,与会嘉宾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德国、法国、英国、丹麦、以色列、希腊、西班牙12个国家,与会专家围绕“加强合作交流,促进创新发展”的主题分别进行了主题报告和学术讨论。全书涵盖了精准农业与农业机器人、农业人工智能、农业物联网与动植物表型、大数据与农业信息服务等主题的学术论文及院士专家报告。本书是中国工程院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系列丛书之一,是一本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论著,可供智慧农业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阅。
-
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与典型事例胡小荣,高爱农,魏利青,方沩 编在此次普查与收集行动中,发现和鉴定出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这些优异资源已经或将继续在当地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其中陕西省‘红皮核桃’、四川省‘梯田红米’和‘得荣树椒’及‘二季早’大蒜等部分地方特色种质资源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18年度或2019年度“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中,奋战在资源保护一线的领导、专家、技术人员以及普通群众认真负责和积极参与,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他们为国家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和一份坚守,值得宣传和学习。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专利分析报告赵静娟 等 著农业废弃物是一种放错位置的资源,其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氮、磷、钾等植物营养元素,可生化性良好,通过资源化处理,不仅能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同时也能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有效治理农业面源环境污染,还可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美化农村生态景观、提升农民生活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书对近年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专利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报告,以期指导实践。
-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与优化管理刘红梅,杨殿林,王慧,张海芳,李刚 ... 著《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与优化管理》共12章:第1章绪论,介绍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外源氮添加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放牧和利用方式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章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第3章氮添加对贝加尔针茅和羊草光合特征的影响,从植物生理生态学角度阐述氮添加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第4章氮添加对草原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比较分析了不同氮添加水平下,草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特征、草原增温潜势;第5章氮添加对草原土壤碳氮转化特征的影响,比较分析了不同氮添加水平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碳库管理指数和碳氮转化的响应特征;第6章氮添加对草原主要植物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从草原主要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和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分析对氮添加的响应;第7章氮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比较分析了不同氮添加水平对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多样性的变化,以及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特征,土壤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特征变化,从土壤微生物学角度分析土壤碳氮积累、转化特征与微生物群落变化之间的耦合关系;第8~10章从草原主要植物叶片性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变化分析对养分添加和不同利用方式的响应;第11章呼伦贝尔草地基况变化与管理建议;第12章主要结论与展望。《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与优化管理》可供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农业相关领域的科研、管理和生产人员参考。
-
Conservation tillage and nutrient management武雪萍 等著暂缺简介...